第1章 要让孩子吃点苦
A+ A-

  

  任何人的人生不会都是顺境,更多的是逆境,孩子也不例外,因此,孩子能不能吃苦会在更大程度上决定孩子人生的成败。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让孩子具备惊人的潜力,教孩子发挥它,孩子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走出逆境,成就生命的辉煌。要知道,一切的成功都源自强韧的吃苦精神。

一、正确了解吃苦教育

  痛苦能够毁灭人,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毁灭。创造就需苦难,苦难是上帝的礼物。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德国)贝多芬

  很长时间以来,父母或老师都把能吃苦看作孩子必备的优秀品格,孩子吃苦的经历也被看作是他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一课。“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一个真理,但是,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今天的孩子已经变得特别“金贵娇气”了,养成了懒惰的恶习,再也吃不得苦了。

  其实,不只是中小学生不能吃苦,就是有“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也害怕吃苦。据报载,南方某在校研究生成立了一个“清洁工作室”,雇了几个搞清洁的阿姨利用业余时间有偿替大学生们打扫宿舍。工作室自从开业以来,生意异常红火。听到这个消息,很多大学生都非常高兴,甚至欢呼雀跃。

  出现这些现象和问题,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最关键的一点还在于,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出了偏差。很多父母既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有用之才,又希望孩子不被“风吹日晒”。对社会、学校和家庭来说,已经为孩子提供了相当完备的学习条件,但遗憾的是,在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方面,还是一个空白。

  相比之下,东方的日本和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

  

  日本:“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这是父母教育孩子座右铭。很多日本的中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外出劳动赚钱,勤工俭学的大学生也非常普遍。他们在饭店做服务生,在商店做售货员,做家庭教师等工作来赚学费。日本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灌输一种思想:“不能给他人添麻烦。”全家人一起外出旅行时,孩子不论多么小,都要背上一个小背包。日本父母这样解释说:“那是他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

  美国:南部一些州立学校特别规定:“学生不带一分钱,必须独立谋生一星期才能予以毕业。”以这种吃苦训练来培养学生独立生存能力,条件看似非常苛刻,但学生们却受益匪浅。而且,父母也对这项活动全力支持。

  德国:父母从不为孩子包办代替做事。相关法律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承担一些义务劳动,比如,给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更是在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加拿大:为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和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父母都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独立生活。一位父亲让上小学的孩子每天早上到各家去送报纸。看着孩子兴致十足地分发报纸,那位父亲很自豪地说:“为了分报纸,孩子很早就得起床,无论刮风下雨都是如此,他从来都没有耽误过。”

  瑞士:父母也非常重视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不让孩子成为无能的人。比如,女孩到十六七岁时,也就是中学刚毕业,就要到有教养的人家里当一年的女佣,上午帮工,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锻炼劳动能力、吃苦精神;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两个语言区:德语区和法语区,所以一个语言区的女孩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区的人家当佣人。

  ……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父母应该懂得,吃苦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益,因为这是在磨练孩子的意志,提高他的生活能力,是他人生最为宝贵的财富。

  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不仅要“劳其筋骨”,更要“苦其心志”,今天的父母应该把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纳入家庭教育的规划。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吃苦教育的观点、态度和情感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父母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一个只知道享受的父亲或母亲绝培养不出一个能吃苦的孩子。

  不可否认,今天的物质生活正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也出现许多新问题,其中,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就是新问题之一。现在,很多人对吃苦教育不以为然,以为是没必要的多此一举。当然,这也在情理之中,物质生活好了,如果再让孩子吃父辈的苦,那提高生活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所以,今天的父母,一定要了解吃苦教育的内涵,从而重视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

  

1. 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

  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自觉吃苦精神。其实,无论今天的物质生活有多么大的改变,父母不都能忽视对孩子的吃苦教育,这是家庭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吃苦教育对孩子的意志力有的影响最直接。

  家庭教育的对象是孩子,父母只有采取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让教育发挥出巨大的内在力量。孩子只有懂得吃苦,他才能从心底深处感受到每一粒米的来之不易,才能懂得勤俭节约,更好地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为父母,都可以感受到,今天的孩子变得聪明了,但是,他一遇到困难就会束手无策,甚至会自暴自弃,特别是在遭遇失败的时候,他就越发显得脆弱,越发怀疑自己,没有勇气面对。其实,这就是今天家庭教育中缺失吃苦教育所造成的,也就是父母在对孩子人格的培养过程中,忽视了对他的吃苦教育,孩子缺少意志力的历练。这就是说,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吃苦方面的教育,就是对孩子吃苦精神的历练过程。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学会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吃苦教育,这就是在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孩子一旦具备了这种精神,他就可以勇敢面对困难,就有勇气迎接突如其来的各种挑战,从而让自己敢于吃苦,敢于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

  

2. 增强孩子挑战自我的能力

  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就是逐步培养他挑战自我的能力。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每个人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明显。所以,家庭教育有一个迫切的问题,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要让孩子在面对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学会竞争。

  父母要知道,实际上,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的历练就是对培养他适应挑战的能力。日本著名剧作家山本有三曾说:“年轻时没尝过苦水的人,不能成长。我把‘辛苦’当作我的老师。”可见,吃苦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让孩子有能力挑战自我。

  今天的竞争非常激烈,也很残酷,弱者并不会得到它的同情,只有敢于挑战的人才会有生活的空间。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吃苦教育实际上也是让孩子用于面对未来挑战的一种教育。

  对大多数父母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为孩子创造更加优越的生活环境,让他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更好一些。但是,父母千万不能因为给予孩子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而忽视历练他的吃苦精神。

  

3. 让孩子体会感恩的教育

  对孩子吃苦的教育,就是让他体会感恩的教育。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一定会有期望,都期望孩子对父母的教育有所回报。遗憾的是,今天的教育却让孩子不知道感恩,不会主动去体会感恩。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教育结果呢?当然,父母不能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而是应该反省自己的教育行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缺少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这是影响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最直接的一种因素。

  其实,现在有很多孩子不知道父母的工作是什么,也不知道父母的收入是多少,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在孩子的心里,他认为这是应该的,父母就是有让孩子吃好、穿好、用好的义务。而许多做父母的也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身体健康就行,所以往往是任劳任怨。因此,孩子根本就不知道父母的辛苦。

  有教育专家建议,一方面,父母应该有意识地把自己的工作情况、收入情况等告诉孩子,要讲得具体、有针对性,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对家庭的付出,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劳作,感受到钱的来之不易;另一方面也让孩子适当吃一些苦,以此让孩子明白幸福的家庭生活需要全家人共同的努力,也让他珍惜幸福的家庭生活。当孩子明白了这些以后,就会从心底里对父母产生一种感激和敬重之情,进而懂得感恩。

  父母应该认识到,对孩子的吃苦教育过程,就是让孩子学会认识劳动果实的过程,当孩子在接受吃苦教育时,他从内心就会对物质和事物的价值与来龙去脉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从而让孩子真正学会感恩。

  

4. 教孩子更好地做人

  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就是教孩子更好地做人。实际上,吃苦教育正是对孩子进行的一种做人教育。也就是说,当孩子学会吃苦的时候,他就会真正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和艰辛,就会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就会自觉地去努力生活和学习,真正能够感恩父母,为社会作出贡献。

  当然,父母也应该认识一点,教孩子学会做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是,也要知道,对孩子的吃苦教育就恰恰是历练他做人的一个过程!这正如北宋著名文学家张载所说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父母应该知道,孩子的真正的智慧必须在吃苦的经验中获取,孩子每吃一次苦,就会克服一次困难,智慧就向他走近了一步。孩子吃的苦越多,克服的困难也就越多,他的意志力也就越发坚忍不拔,也就越懂得如何更好地做人。

  面对今天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孩子只有学会做人,才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所以,父母一定要让孩子上好吃苦教育这一课,这对他的成长帮助极大,父母一定不能忽视,更不要低估它的力量。一句话,吃苦教育将会直接影响着孩子更好地做人!

二、让孩子吃点苦很必要

  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迎着困难前进,这也是我们革命青年成长的必经之路。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

——(中国)雷锋

  今天,大多数孩子没有吃苦的精神,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较差,一遇到困难就畏缩不前,经不起挫折磨难,经受不住压力。所以,很多国家都很注重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给孩子创设一个相对真实的艰苦的环境,让他去磨练自己,克服困难,战胜自我。

  但是,现在的中国父母却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点苦,经受一点点磨难。在生活和学习上,孩子遇到一点点困难,父母就心疼得不得了,赶紧替他排除。送孩子上学,接孩子放学,中间还要给孩子送点吃的喝的。孩子做完作业,父母替他收拾整理,甚至还帮他洗脸、穿衣服。总之,父母就是怕孩子被风吹,被雨淋,怕他饿着热着冻着!就像在温室里养花一样,从不让他经风雨,接受社会的洗礼和锻炼。

  让孩子吃点苦很有必要。试想,父母今天的做法能让孩子修好吃苦这门课程吗?如果修不好的话,他又怎么能参与社会竞争呢?要知道,社会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而更多的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孩子如果没有吃苦的精神和能力,他是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

  19世纪俄国著名文学家屠格涅夫曾说:“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能吃苦的人,一切的不幸都可以忍受,天下没有跳不出去的困境。”美籍意大利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恩里科·费米也说:“要从小把自己锻炼得身强力壮,能吃苦耐劳,不要娇滴滴的,到大自然里去远走高攀吧!”可见,要想让孩子在社会立足,就一定要让他吃苦。

  杰奎琳的第一任丈夫是美国总统肯尼迪,第二任丈夫是世界船王奥纳西斯。尽管杰奎琳扬名天下,家财万贯,但她仍不能容忍儿子约翰日后成为一个无所事事的花花公子,她决定要把儿子打造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为此,在约翰11岁的时候,杰奎琳就把他送到了英国一个岛屿上的“勇敢者营地”去接受训练。在那里,约翰学会了爬山,还学会了驾驶独木舟和帆船,这些都锻炼他刚毅果断的独立人格。

  在约翰13岁时,杰奎琳又送他到美国东北部缅因州的一个孤岛上去学习独立生活的技能。这种技能训练非常艰苦,在20天的训练中,不给食物只给一加仑水、两盒火柴和一本在野外如何谋生的书。训练过后,约翰的自立能力又提高了很大一截。两年后,当约翰15岁时,杰奎琳再送他到非洲肯尼亚的荒野里自求生存。

  当约翰中学放暑假时,杰奎琳还把儿子送去参加“国家户外学校”为期70天的训练。随后,她又送约翰参加和平队赴危地马拉从事地震救灾工作,以此来更进一步强化约翰的独当一面的能力。

  应该说,约翰自幼就是一个羞怯、自卑、依附性强、优柔寡断的孩子,但正是在他母亲杰奎琳的锤炼孩子独立人格的教育观念下,他成长为一位理智节制、积极向上、自信潇洒而又圆通练达的青年。

  在布朗大学毕业后,约翰先在印度工作了一段时间。3年后,他入读纽约大学法律系。后来,约翰顺利成为曼哈顿一名检察官,在打赢6场官司之后毅然辞职。1995年9月,约翰成功创办《乔治》杂志,任董事长。

  

  很多父母并没有杰奎琳那么富有,但他们却异常舍得让孩子过早地“享受生活”,几乎可以答应孩子的任何要求。但是,孩子却无论如何也不肯吃苦:在学习上不肯下功夫,在生活上不能自理也不愿意自理。

  今天的父母可能并没有让孩子接受独立生活技能训练的想法,但即使有的话,想想孩子会同意吗?孩子不同意,父母可能就会妥协,这种妥协带给孩子的将是什么?是每一位父母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他会变成一个好吃懒做、依赖性强的孩子。看看杰奎琳的教子之道,想想孩子未来的发展,自己是否也应该改变一下教育孩子的方式了呢?

  所以,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吃点苦,让他体验一下生活的磨难,这是为了磨砺他的坚强意志,陶冶他的高尚情操,丰富他的人生阅历。当然,这种吃苦教育更有利于培养他的自立能力,锤炼他的独立人格。

  不可否认,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材。但是,要想让让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父母的思想境界是第一位的,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吃点苦就心疼。父母要知道,吃苦是孩子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加油站,所以,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孩子不是私有财产。要想让孩子踏上人生的光明大道,就让孩子吃点苦吧!

  

1. 孩子肯吃苦才能成功

  孩子只有肯吃苦,他才能成功,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正如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说:“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原因,而是以我们对外界原因的态度为转移,一个吃苦耐劳惯了的人就不可能不幸。”

  今天的孩子所面临的是一个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是社会普遍的现象,所有的人都将站在竞争的第一线,每个人都要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

  只要孩子肯吃苦,他就在吃苦的同时锤炼了自己的意志,培养了自己的毅力;只有孩子能够吃苦,他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得胜利。事实证明,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经历了千辛万苦的。

  中国希望集团总裁刘永好在谈及自己成功的原因时这样说:“就两个字——吃苦。我在20岁以前的经历,感受最深的就是吃苦教育,这是人生最大教育。有人说他读过MBA(工商管理硕士),念过博士,但是,假如没有吃过苦,人生就不算完整。从某种意义上说,吃苦的历程绝不亚于读MBA和博士学位。这些苦难,给了我信念、力量,同时也赋予了我雄视天下困难和坎坷的毅力和勇气。”

  如果父母真心爱自己的孩子,那么,在教育孩子上,就一定注意学习发达国家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要敢于让孩子去吃苦。孩子学会吃苦,他就会受益一生,父母也可以放心一生。

2. 要舍得让孩子吃苦

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父母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要舍得让孩子吃苦。其实,那些成功的强者都是磨练出来的,也就是吃苦教育。

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也与“吃苦教育”分不开。4岁的时候,邓亚萍每天要捡上万个球。年龄再稍大一点,她的家人对她就更为严格,她的父亲邓大松在球台上画上一个点,规定邓亚萍的每个球都要落在这点上……这简直就是折磨。但是,邓亚萍挺了过来,历尽艰辛后终于成为世界冠军。

  如果当初没有邓大松近似残酷的训练,会有今天的邓亚萍吗?如果当初邓大松怜爱女儿,不舍得让孩子吃苦,那世界乒坛还会出现这样一位奇才吗?天下父母谁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只有为孩子准备好一切才是爱吗?当然不是。只有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孩子才能学会独立,他才能学会生存,才能自立于社会。

  不能吃苦的民族是孱弱无力的民族,害怕吃苦的孩子是没有希望的孩子。为了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父母应该“狠”下心来,加强对孩子的吃苦教育,鼓励他从小不怕吃苦,树立敢于吃苦的坚定信念,用智慧和双手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由此,父母要注意从成功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汲取经验,要敢于让孩子去吃苦,要学着做一回“狠心”的父母。

  这一点,日本的父母就做得很好。日本的幼儿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逢冬天,幼儿都要赤身裸体在风雪中滚爬滚打一定的时间。虽然天寒地冻,很多孩子的嘴唇冻得发紫,浑身发抖,但在一旁的父母们却个个硬着心肠,没有一个上前搂住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换来孩子真正的幸福人生。

  

3. 有意识地让孩子吃苦

  作为父母,要经常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一个吃苦的环境,以此来培养他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

  吴章鸿女士是全国优秀家长,是感动中国的十大母亲之一、家庭教育专家、全国家庭教育讲师团的成员、少先队全国工作委员会特聘“志愿辅导员”。在教育孩子方面,她就特别有意识地让孩子吃苦,她这样自述:

  我有意识地让我孩子去打工,有意识地让我孩子去吃苦。我举个例子说:小学生放了暑假,孩子们都在家休息,我却领上孩子,戴上草帽和我一起去采买店里所需的东西。我们住在郊区,要走很长一段路,再坐两次公交汽车,才能到汉口的闹市区。我们所采购的东西有玻璃棒、漆包线、绝缘线、电阻、电容等,出去一次不容易,就希望把所有的东西都买齐,东西是越买越多,越来越重。我和孩子是肩扛手提,汗流浃背,冒着40℃的高温,走在滚烫的柏油马路上。

  很多家长也许会说,坐不起出租车,打个三轮车也行。我就是不坐,为什么?苦难磨练,要让孩子懂得赚钱的艰辛,让孩子知道他的生活费来之不易,让孩子懂得生活并不容易。所以我坚持和他步行到车站。到了吃中午饭的时候,我们就找一个有树阴的地方蹲下来,拿出自己在家里准备好的干粮,就着白开水吃。为什么?省钱哪,我对儿子永远的理念是什么?粗茶淡饭,衣着朴实。

  回到家吃晚饭的时候,我问儿子:“今天和妈妈出来打工,感觉怎么样?”孩子就说:“太苦了,又饿又累,这比我在家里吹电扇、看电视、做作业辛苦一百倍。妈妈,这真是太受罪了。”我马上接过儿子的话说:“你说得对,但是为了让你接受好的教育,妈妈必须长年累月地这样干下去,也让你从妈妈身上学会坚毅,学会坚强地面对困难。”

  优秀母亲就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可是在今天,绝大多数的父母宁愿自己吃苦,也不愿意让孩子吃苦,更不用说有意识地让孩子吃苦了。其实,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表面上看似爱孩子,实则是害了孩子。

  儿童时期是人生的基础,父母要让孩子在这个人生的基础阶段,有意识地为他创造一些条件,让他吃点苦。否则,孩子就会因为缺乏吃苦的锻炼而无法拥有生活的本领,难以立足社会。

三、教孩子敢于挑战苦难

  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每个创伤上面都标志着前进的一步。

——(法国)罗曼·罗兰

  对于孩子来说,苦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如果你受苦了,感谢生活,那是它给你的一份感觉;如果你受苦了,感谢上帝,说明你还活着。人们的灾祸往往会成为他们的学问。”

  面对苦难,要让孩子敢于挑战。只有敢于挑战苦难,才可能会达到人生的辉煌。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千古风流人物敢于挑战人生的苦难。

  汉朝的司马迁因为受到李陵事件牵连而被汉武帝赐以宫刑,可他矢志不渝,笔耕不辍,不分酷暑严寒,发奋著书,并在墙上写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著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以此来激励自己向苦难发起挑战,成就一番伟业。他的努力没有白费,炼狱一样的苦难终于让他的人生得到了升华,著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

  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可是,他的成长经历非常坎坷,可以说是一部苦难史。17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随后蔓热病又接踵而来,爱情也屡次夭折,后来他又失聪,但他挑战了重重的苦难,并最终成为蜚声全球的音乐家。

  苦难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否敢于向其发起挑战。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曾说:“世界上的事物永远都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确是一个万丈深渊。”

  苦难能够磨练孩子的意志,让他在以后的生活中变得更加坚强。其实,人生不可能永远都是平坦的大道,面对生活苦难的沟壑,只要跨越过去了,人生也就变得多彩而丰富了。

  洪占辉,一个出生于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家庭屡遭变故,生活艰辛的情况下,他用强烈的责任感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用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他一边照顾生病的父亲,一边抚养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弃婴妹妹。从读高中起,洪占辉一直把这个年幼的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维持生活,如今已经整整十几年。

  艰难困苦并没有把他稚嫩的脊梁压弯,反而磨砺了他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不但他自己考上了大学,也把妹妹送进了学校。尽管生活非常拮据,但他却从来没有申请过特困补助,还资助其他困难同学。

  在被评选为“CCT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时,他说:“苦难和痛苦的经历并不是我接受一切捐助的资本,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劣势的状态才是最重要的!我现在已经具备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处于艰难中而又无力挣扎出来的人们!他们才是我们现在需要帮助的!”洪占辉很有骨气,是新时代敢于挑战苦难的典范。

  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一个人身处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苦难中丧失战胜苦难的斗志和决心,自暴自弃。古往今来,那些成就人生辉煌的人都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他们无不敢于挑战苦难,并最终战胜苦难。

  所以,当孩子深处苦难的时候,要让他把苦难当成一次历练自己的机会,敢于向其发起挑战,用自身的力量战胜它。不要让孩子抱怨苦难,因为艰难困苦就是他成功的摇篮,感受苦难本身就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只要孩子心中挑战苦难的信念不调零,生命的叶子就永远也不会枯黄腐烂,就会永远保持一颗接受磨砺的心,他的人生将会青春永驻。

  

1. 不要让孩子向苦难屈服

  对于苦难,波兰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这样说:“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坚决不屈服!”其实,伟大的人都不会向苦难屈服,他们一定会挑战苦难,克服艰难和障碍,让自己强大起来。

  19世纪中叶,在法国里昂举行的一次盛大宴会上,在场嘉宾对一幅画产生了分歧,争论起来。他们争论的焦点是那幅画到底是表现了古希腊神话中的场景,还是真实地描绘了古希腊的历史。这时,主人请一位侍者解释一下。当侍者解释完,每个人都认为他解释得很正确,争论平息了下来。

  后来,一位绅士问那位侍者:“先生,请问您是在哪所学校接受的教育?”侍者回答:“我在很多所学校都接受过教育,不过,我在其中学习最长、学到东西最多的哪所学校叫‘苦难’。”这个侍者就是卢梭,也就是后来法国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天才。卢梭没有向苦难屈服,而是借助苦难,让自己成长了起来。

  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障碍、困难,也会遭遇很多失败和痛苦。在苦难面前,孩子可能会出现恐慌、退缩、悲哀、沮丧,甚至是暴怒等情绪,这样就会严重影响他的学习,损害他的身心健康。

  所以,父母要教育孩子抬起头来,笑对苦难,相信一切都会过去,向往美好的未来,不向苦难屈服;要让孩子善于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积极正面的反应,把不利条件化为有利条件,他就一定能摆脱苦难,战胜苦难,从而在多难而漫长的人生路上,始终保持一颗健康的心,绽放绚烂的笑容,一步步走向成功。

  苦难是一所没人愿意上的大学,但从那里毕业的,都是强者。

2. 鼓励孩子迈出挑战第一步

  苦难是暂时的,要让孩子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并坚定地付诸行动,迈出挑战苦难的第一步最为重要。因为只有迈出第一步,行动才能真正开始。

  在美国,有一位身患绝症的63岁的老人,如果手术成功的话,她还可以活5年以上,但是万一失败的话,就可能死在手术台上。老人所有的家人、朋友以及医生都希望她能选择手术,但她拒绝了家人、朋友和医生的婉言相劝,然后作出了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决定——她要从纽约步行到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于是,她强忍着疼痛,顽强地抵抗着病魔的折磨,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迈阿密市。

  在那里,有几位记者被老人的精神所感动,在得知老人到达的那一天,他们采访了老人。记者们问这位身患绝症的老人:“您是如何鼓起勇气徒步旅行的?这路途中的困难是否曾经吓倒过您?”老人回答:“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我就是迈出第一步,再迈第二步,不停地迈,就到这里了。”

  孩子一生中难免会陷入苦难的“枯井”中,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就会像尘土一样落到孩子的头上。告诉孩子,一旦深陷这样的“枯井”,求救的哀鸣也许换来的只是埋葬的泥土。要想从这苦难的枯井里脱身逃出来,走向人生的成功与辉煌,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勇敢迈出第一步,将它们统统都抖落在地,重重地踩在脚下,它就会成为孩子向上的台阶。

  生活中,孩子遇到的每一个困难,每一个失败,其实都将是他人生历程中的垫脚石。

  艰辛的童年并不是什么坏事,它会成就孩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孩子也离物质的贫乏和苦难越来越远。这时,如果父母不注意培养孩子一种忍受艰苦、从中学习的精神,他在未来生活中遭遇失败和挫折时表现出的应付能力可能就会越来越低。

  通过苦难教育,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如果父母不去鼓励他迈出挑战苦难的第一步,他就不会有坚强的耐挫力,心理承受能力也会变得越来越脆弱。

3. 增强孩子对做事能力的认识

  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的尝试中,增强对自己做事情能力的认识,在不断学会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让孩子懂得,任何人都是在不断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成长的,应把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看成是自己成长中最快乐和最重要的事情。

  马克是一家跨国公司的董事长,是标准的成功人士,他气度非凡,但他没有右手。关于成功,马克有一段心酸的记忆。他曾经以乞讨为生,一天,他到一家去乞讨,女主人发现马克是一个独臂的残疾人。她对马克说:“我给你50元钱,但是你必须把门前这堆砖搬到院子里。”

  马克心想,我只有一只胳膊,还让我搬砖,这不是故意难为我吗!但为了吃饭,他只好独臂夹砖,干了整整3个小时才把所有的砖都搬进院子。女主人给了她50元钱,还递给他一条白毛巾让他擦汗,还有一杯水。

  过了几天,马克又来乞讨,女主人让他把院里的砖再搬回院外。3个小时后,他搬完了,女主人还是给他50元钱,还有白毛巾和水。他很感激地说:“谢谢!”女主人说:“不用谢我,你是凭自己的力气吃饭,你会发现这比你伸手要的钱更值得回味,其实,我并不需要搬那些砖,只是想告诉你这样一个道理!”马克说:“我会记得您的话,用自己的力气挣钱!”说完,他给女主人深深地鞠躬,然后就走了。

  20年过去了,马克又找到那位女主人,他说:“夫人,我今天特意登门道谢。如果不是你那次让我搬砖,我永远都认为自己是一个缺了胳膊的残疾人,这一生只能讨饭了。可是,搬砖的经历让我知道了自己还能做事情。我现在经营一家跨国公司,我把这张支票留给你,具体的钱数由你随意填写。我还在城里为你安排了房子,接你过去安度晚年。因为没有你昨天的良苦用心,就没有我今天的作为。”

  其实,孩子也一样,他自身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有很高的做事能力,父母一定要适时鼓励孩子,挖掘他的潜力,让他成功做事,从而增强他对自己的做事能力的认识。这样,孩子就会有勇气去挑战苦难。

四、重视孩子的劳动教育

  儿童进行劳动的目的,不在于这种劳动的结果,而在于它对儿童的教育意义。不要进行机械性的劳动,而要进行可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劳动,具有思想意义的劳动。

——(苏联)克鲁普斯卡娅

  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曾说:“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是的,劳动是美好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热爱劳动,孩子更应该从小爱劳动。美国著名教育家斯特娜夫人曾说:“要想把孩子的精力引向好的方面,必须尽早开始让孩子对工作、劳动感兴趣。”

  其实,一个人是否热爱劳动会影响他的一生。因为事实证明,一个人的成功固然与知识水平、家庭背景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劳动品质。大凡小时候热爱劳动的人,长大后都特别能做事,能吃苦,工作也非常努力,成绩当然也很出色;凡事小时候不爱劳动,时时处处懒散拖沓的人,最终成就不了大事,因为他没有锻炼出一种谋生的本领。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哈佛大学的一些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对波士顿的456名男孩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跟踪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成长过程。

  在这些孩子进入中年的时候,研究人员对他们的生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不管这些人的智力、家境、种族或受教育的程度如何,也不管他们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从小参加劳动的人,即使只在家里做一些简单家务的人,生活得要比没有劳动经验的人更充实更美满。

  具体结果如下:当年爱劳动的孩子与不爱劳动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爱劳动的孩子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此外,爱劳动的孩子离异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

  专家们分析说,让孩子从小做一些家务,可培养他吃苦耐劳、珍爱劳动成果、珍惜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良好的品质,长大以后自然比那些“四体不勤”的孩子更有出息。这一调查结果证明,劳动与孩子成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也启发当代父母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认识劳动对孩子成长产生的影响作用。

  

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无产阶级革命家**同志阐述了从小参加劳动对他终生的影响。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帮助妈妈干活儿,在八九岁的时候,他不仅能够帮助妈妈挑东西,而且还会下地种田了。每当**放学回家,总是把书包悄悄地一放,然后就帮妈妈去挑水或放牛。有时候,他上午读书,下午种地。农忙的时候,**就整天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在文章中,**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她给了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生活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再也没有感到过困难,没有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了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有感到过劳累。”

  可见,劳动不仅能够造就一个人,而且能够给人以快乐和幸福。正如英国著名的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所说:“劳动是幸福之本,懒惰、好逸恶劳是万恶之源。”

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对于自己走过的成功之路,他怀着激动的心情这样说:“我总是感激我的父亲,是他给了我一双勤劳的手,他教会我过简朴的生活,让我有可能受到高等教育。”而这位科学巨人的父亲正是一位穷苦的乡村教士,但他懂得劳动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大意义。

一位中学生在假期在工地上参加劳动。他说:“新人开始必须涂抹和粉刷厂房的外墙,以此来练习技巧。一天,我在炎热的太阳下连续工作了好几个小时,双手酸软,非常疲惫。回到家后,我忽然意识到:一个人最好的朋友是他的双手。看看那些每天辛勤工作的人们,我逐渐学会了如何去尊重一个正直而诚实的劳动者。在这个劳动的夏天,我获得了许多新的技巧和新的价值观。”

  劳动能够锻炼孩子的坚持性和坚强的性格,让他具备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所以,父母必须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劳动,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安身立命之本。一个负责任的父母,一定不会忽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因为,一双勤劳的手可以让孩子一生受益。

1. 要正确认识劳动教育

  今天,有很多父母对劳动教育的观念和方法有误解。这些父母片面理解对孩子的爱,总以为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物质生活,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自然也不让孩子承担任何劳动和责任。殊不知,这种爱往往会把孩子推到了无知无用的境地,孩子不仅缺失劳动能力,而且也会没有责任心,不懂得关心他人。“爱”成了对孩子的最大伤害。

  另外,很多父母的错误劳动观影响孩子。有父母经常对孩子这样说:“你再不好好学习,就让你去扫大街!”或者说:“你看隔壁那个叔叔,每天做工多辛苦,就是他小时候不用功读书!”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激励”话语,传递给孩子的是对普通劳动及其劳动者的蔑视,是对最大多数劳动者,特别是体力劳动者的错误认识。长此以往,孩子势必形成错误的观念,也就不可能具有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

  因此,父母一定要正确认识劳动教育,认识它的巨大价值,从而改善家庭里的劳动教育。

  首先,要提高对劳动教育重大教育功能的认识。父母要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劳动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之一。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可以使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能懂得幸福生活要靠劳动,从而尊重劳动人民,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爱惜公共财物,养成勤俭朴实、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在劳动中体会创造的成功与快乐。

  其次,要把握丰富的劳动教育的内容,从多方面对孩子进行教育。一是进行劳动观念的教育;二是教育孩子热爱劳动,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三是培养孩子的劳动品质;四是把劳动教育和孩子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

  最后,要讲究教育方法。今天的孩子大多学习压力较大,学校里的劳动实践严重不足;社会上蔑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风气时有增长,功利性的人生成才之路左右着很多家长;家庭里独生子女物质生活条件过于优越,相当多的孩子童年缺乏劳动经历,这些问题对家庭劳动教育形成了阻力。

  所以,家庭劳动教育必须立足改革创新,讲究方法。父母要让孩子从家务劳动开始,及时鼓励孩子劳动中的良好表现。父母要注意,慎用金钱做孩子的劳动报酬,也不要把家务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要把多方面的劳动素养的培养融入孩子的日常教育之中。

2. 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

  孩子从小爱劳动可以让他获得谋生的能力,这样,他在生活上就能独立,在工作上就能独当一面,在面对挫折时也善于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所以,父母应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为他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和条件,对他进行早期的劳动训练,以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

  要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需要父母与孩子一起劳动,这也是在给孩子做表率和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带给孩子的是难以估量的重大影响。

  正因为如此,有人说:“我们和孩子一起劳动,这大概就是我们的全部教育。他们能自己教育自己,因为他们参加劳动……劳动是最体贴人的最靠得住的保姆,同时它也是最细心最严格的保姆。”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段话“表达了劳动人民充满智慧的教育观点”,因为,“只有从小参加劳动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关于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父母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行为训练,二是思想训练。

  在行为训练方面,父母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开始,让孩子自己做,如穿衣、洗澡、打扫卫生、洗衣服等,父母不要替他包办代替,不要溺爱孩子。对于这些简单的劳动,父母要反复强化训练孩子,直到他会做为止。这是让孩子拥有劳动意识的第一步。

  在思想训练方面,父母应该多给孩子讲一些热爱劳动的故事,当然也需要给他说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同时,以社会生活实际、社会发展历史和家庭生活实例等告诉孩子劳动的重要性,让孩子从思想上认识到劳动很光荣,很伟大,不爱劳动的人是没有出息的。这样,孩子就会乐于去做事,去劳动。

  对于孩子来说,只有他具有的劳动的意识,他才会心甘情愿地去劳动,而这种劳动意识的培养一定要趁早。

3. 把握劳动教育的细节

  在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时,父母还应该把握几个相关的细节。

  要教给孩子一些劳动技能。做什么事都需要一定的技能,劳动也不会例外,所以父母应该教给孩子一些劳动的程序,操作要领、方法和技巧等。比如,要孩子做饭,就应该告诉他做饭的程序,放多少水,煮多长时间,等等,必要时要给孩子做示范。在教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

要注重劳动的实践锻炼。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不能仅仅限于口头上,而应该通过具体的劳动实践来进行。否则,劳动教育不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父母可以让孩子试着做一些洗衣服、拖地、倒垃圾、购买日用品、整理房间的家务劳动,最好每天安排一定量的劳动让孩子做。劳动的内容应该从简单到复杂逐渐过渡,一定不要刚开始就让孩子去做高难度的劳动。

  要尊重孩子的劳动。在孩子取得进步时,不要忘了及时给予表扬;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也不能显得不耐烦,更不能用不当的言行举止打击孩子,要不断鼓励他,增强他的信心。这样做,其实就是在尊重孩子的劳动,孩子也会感受得到父母对他的爱,这样,他就会再接再厉,继续不断地进步。

  要运用适当方法让孩子劳动。孩子毕竟还小,有时候难免不愿意劳动,这时,父母不应该迁就姑息他,要用自己的智慧想办法让孩子劳动。父母应该明白,孩子必须劳动,不管他愿不愿意,因为一个不会劳动的人,会不断地自我萎缩,直到失去自我,这样的孩子不会幸福。

?

五、教孩子在困境中寻找快乐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俄国)普希金

  世界上没有几个人没有遇到过困境,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个人在生活、学习中都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相比之下,永远的一帆风顺、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已。

  一个人的生长过程就像一棵树一样,总有风雨的陪伴,还会有枝枝丫丫的烦恼。如果一个人很懦弱,不敢面对困境,他就会畏缩着不再生长;而如果他很勇敢、坚强,热爱生活,他就无畏暴风雨的袭击,依旧会挺立在风雨中、阳光下,待到雨过天晴时,等待着他的将是更美好的未来。

  谁都不能避免陷入困境,当然也包括孩子,关键是在陷入的时候,用怎样的一种心情去面对。快乐是人们最宝贵的财富和能力,它促使人们去面对困境所带来的痛苦。转念一想,有谁不是在快乐中感受着痛苦,又在痛苦中寻找快乐呢?有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学会坚强呢?所以,孩子陷入困境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教他学会用积极快乐的心去面对就好。

  美国有一位女士随丈夫从军,他们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的铁皮房子里。后来,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铁皮房子里只留下她孤身一人。当地气温很高,更糟糕的是,因为她与周围的印第安人、墨西哥人连最基本的语言都沟通不了,所以,她整天愁眉不展,简直是度日如年。最后,她没办法再继续忍耐下去了,就给父母写了一封信诉苦,说无论如何也要丢开一切回家。

  信寄出后,她开始了日思夜念的日子,急切地期待着父母的回信。回信终于来了,她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看,结果却大失所望。因为父母在信中只有寥寥数语,既没有安慰她,也没说叫她赶快回去,这与她期待的来信大相径庭。

  父母的回信是这样写的:“两个人在监狱的铁窗往外看,一个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另一个看到的却是天上的星星。”开始,她看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不得不反复看,反复琢磨。终于,她明白了父母的苦心,原来父母是希望她在困境中寻找快乐,而不是消极悲观。明白了这些,她觉得自己非常惭愧,她要走出铁皮房子,去看属于自己的星星。

  她开始改变了。于是,她主动地和周围那些印第安人、墨西哥人交朋友。结果,让她惊喜万分的是她发现当地的人们都十分友好、热情。然后,她又开始研究沙漠里的仙人掌,她一边研究,一边做详细的观察笔记。这次,惊喜再次出现了,她惊奇地发现那些仙人掌千姿百态,令人沉醉着迷。她开始欣赏沙漠的落日,感受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她觉得外面的温度也不高了。终于,她变得快乐了,同时,她也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每天她都仿佛沐浴在春光里。

  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沙漠还是原来的沙漠,铁皮房还是那个铁皮房,印第安人、墨西哥人也都没有改变,气温还是那么高……原因只要一个,她的内心发生了改变。过去她习惯地置身于所谓的困境中,而现在,她却习惯地寻找着快乐。

  后来,一本叫《快乐的城堡》的书出版了,这本书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而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她,书的内容源于她跟随丈夫沙漠从军的那段亲身经历。

  可见,同样的困境在不同的人物和不同的心境下,往往就会得到截然相反的结论,关键是如何看待它。聪明的人总是善于从痛苦中找到快乐的影子。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说:“人生是一串由无数烦恼组成的念珠,乐观的人是微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在今天看来,这句话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用一种超越常人的态度,把不幸化为有幸,把悲伤化为快乐是一种能力。在痛苦中寻找快乐,在困境中创造幸福是孩子追求幸福生活的必经之路。

  快乐是靠自己去创造的,无论是在顺境还在困境,只要用心去超越,就会感受到更多快乐。没有磨练的人生就像是一张白纸,生命因此少了几分应有的精彩。一棵树只有经历了风吹日晒,它才会更加枝繁叶茂。

1. 困境是孩子进步的动力

  每一次困境都能让孩子更好地进步,更好地成长。如果孩子因为一点点困境就放弃前行的话,那在他面前的永远都是困境。因此,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困境是为了让他更快地接近成功。

  一个男孩看到草地上有一个蛹,就把它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条细微的裂缝,里面的蝴蝶痛苦地挣扎了很久,还是没能出来。善良的男孩不忍心看蝴蝶受苦,便用剪刀剪开了蛹,帮助蝴蝶出来。但是,由于蝴蝶没有经过化茧成蝶之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以致于出壳后身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就飞不起来,结果,还没有来得及体味飞舞的快乐就死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困境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要想收获快乐首先要历经困境,这是对人的磨练,也是每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过程。经历困境的人态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果,积极面对它,它就是改变命运的要素;消极面对它,它就是加速死亡的毒药。

  由此看来,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境并不是什么坏事,困境绝不能和交厄运划等号。这一点,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就像他在日益繁重的学习生活中,一次考试的失利并不能证明什么,灰心丧气只能使自己的心情备受压抑。相反,如果能让孩子换个角度来面对失利,重新审视自身的优缺点,就能在失利中总结出不足,就会帮助自己去追求更大的进步。

  所以,父母要让孩子从艰辛的求索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培养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坚强的心理承受力,对于正处于成长时期的孩子来说,经历困境就是加快他成长进步的契机。

2. 教孩子学会自己找快乐

  快乐是一种情绪,也是一种人生观。每个人对快乐的诠释都不同于他人。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曾说:“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也有人曾说:“一个人只要想快乐,就可以办到。”其实,孩子也能通过对日常生活的体会知道,只要努力就可以得到快乐。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面对学习、生活中林林总总的状况,他悲伤面对是一天,开心面对也是一天,那为何不笑对每一天呢?所以,要让孩子学会“自找”快乐。

  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遇到高兴的事时,心情就会出奇的好,快乐也就随之而来,其实这是人的一种正常反应。但是,在有限的生命中,并不是每个日子都晴空万里,有时还会穿插一些风雨雷电,很难预料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什么。这时,寻找快乐就会变得异常重要。

  父母如果想让孩子的生活过得幸福和充实,就应该教他学会把生命中的小插曲也当成是一种快乐。孩子也许会想,遭遇困境痛苦还来不及,哪还快乐的起来啊?告诉他,其实,如果他足够努力,快乐会在任何时候光临,换句话说,在困境中他也能得到收获的喜悦。可以说,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快乐是一种能力,一种决定他是否能幸福生活的能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炎热的夏天,灰尘漫天的建筑工地上,有几个年轻的工人在干活。一个工人一边干一边不停地埋怨,心中似有许多的怨气,想想也是,这么炎热的天气,没有人愿意在外面干活。还有一个工人,不论别人怎样,他都是闷声不吭埋头干活,世界在他的眼里只有这些工作,任何人不能扰乱他的步伐,大家都不知他的想什么。最特别的是另一个工人,他不仅没有抱怨炎热的天气,还一边干一边快乐地唱着歌,看得出,这样恶劣的环境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快乐。

  这些工人在做着同样的工作,但由于抱着不同的心态,不仅是工作效率不同,最重要的人的精神享受也不同。同样是恶劣的环境,有人得到了疲惫和心灵的焦躁,有人却收获了快乐。

  父母可以让孩子想一下,在辛苦的学习生活中,为什么有的同学可以在学习中得到愉悦,而有的同学却好像什么也没有得到,只是抱怨学习的辛苦和劳累。其实,快乐不快乐都是自己选择的。

  告诉孩子,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困境也是一样,它并不是忧愁和苦难的代名词。如果他能够坦然面对,并且从中找到有利于自己的方面,他就能够收获更多的快乐。

3. 让孩子从乐观角度思考

  其实,快乐就是一种感觉,是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的一种感觉。孩子在顺境中的快乐太多,就不觉得珍贵,如果他能在困境中收获快乐,就相当于在生活的艰辛中寻求到了价值,这种快乐的体会一定是让他回味,又无法轻易忘记。

  在孩子遇到困境的时候,父母应该让他试着从比较乐观的角度来思考,就会使他充满喜悦和盼望。所以,要让孩子成为一个乐观的人,这样他就能在“废墟”中发现希望;否则,孩子如果很悲观,纵然在“鲜花”丛中也不能体会到快乐!

  1814年,法国大将军陶梅尼在前线打仗时,出现了意外,他的一条腿被敌军的炮弹炸断。出院后,当他的勤务兵看到将军只剩一条腿,吓得哭了起来。“你哭什么?”陶梅尼将军笑着说,“以后你只要擦一只皮鞋就够了!这不是很好吗?”

  将军的话是一种在困境面前的不妥协,更是智慧的体现。将军如果自怨自艾也就不能称其为将军了。可见,如果能换一种角度思考困境,困境也变成了快乐。

  有一个年轻人,意外触电后失去了双手双脚,他还是坚强地活下来!由于没有双手、双脚,他学会用嘴巴转开水龙头,他的家人还帮他订做了一个头箍,戴在额头上,头箍上有细长的铁条,当他看书时,只要轻轻一转头,细铁条就可以帮他翻书。

  后来,他加入了医疗志愿者行列,由其他志愿者推着轮椅,送他进入每个病房,和身患重病的病人聊天,讲话!每个住院的病人,当看到这位没有双手、双脚的年轻人,居然满心欢喜地来探望他们,并鼓励他们要勇敢地活下去,感到惊讶之余不由得感动起来。因为,相比这位年轻人来说,自己已经有太多幸福了!

  所以说,一个人是否会快乐不在于这个人是不是足够幸运,总是处于顺境之中,而在于他面对困境时的态度。最珍贵的是,孩子面对困境时是否能满心欢喜的接受?是否能积极努力地想办法解决问题?这都是父母应该教孩子学会的健康处事心态。

  如果父母能让孩子把这些“烦恼”的事化解为一种快乐的体验,那么,他就掌握了快乐的秘诀,再也不用惧怕困难的到来了。否则,就像英国文豪肖伯纳曾说的一样:“如果我们总觉得不幸,可能会永远不幸。”

  要让孩子把困境当成他提高自己水平的铺垫,要让孩子知道,能在困境中收获快乐才是真正的强者。

六、让孩子经历生活磨难

  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后才能实现。

——(古罗马)塞涅卡

  古人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是被历史已经证明了的真理。那些成功的雄才都经过了种种磨难,面对磨难,他们从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怜自叹,而是咬紧牙关,奋力抗争,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战胜磨难,成为强者。

  人生是一个不断奋斗的过程,一个人只有勇于面对生活的磨难,并克服它,继续迎接下一个挑战,他一定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有这样一个寓言,说的是深山里的两块石头。第一块石头和第二块石头并肩而立,第一块石头说:“去经一经路途的艰难险阻、磕磕碰碰吧,学会拼搏,也不枉来此世一遭。”

  “我不,这是何苦呢!”第二块石头嗤之以鼻,“我在这生活得挺好,周围花团锦簇,只有你会那么愚蠢地在享乐和磨难之间选择后者,再说了,那路途的艰险会让我粉身碎骨的!”

  于是,第一块石头顺着山溪滚流而下,在历尽了风雨和大自然的磨难之后,它依然坚定方向,在路途上奔波。第二块石头也依旧在高山上享受着安逸和幸福,享受着周围花草簇拥的舒怀畅意。

  一晃许多年过去了,历尽尘世之千锤百炼的第一块石头和它的家族已经成了世间的珍品、石艺的奇葩,被千万人赞美称颂。第二块石头得知后,有些后悔当初的决定,它想立刻投入到世间风尘的洗礼中,想和第一块石头一样成功和高贵。可是一想到要经历那么多的坎坷和磨难,甚至还要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险,就又退缩了。

  一天,人们为了更好地珍藏那石艺的奇葩,准备修建一座精美别致、气势雄伟的博物馆,建造材料全部用石头。于是,他们来到高山上,把第二块石头粉碎了,给第一块石头盖起了房子。

  

  这只是一个寓言故事,它告诉人们,磨难只会让人更加坚强,畏缩着不敢前进只会加速灭亡的过程。同样,生活的磨难同样可以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一个人如果敢于迎接磨难并予以克服,他就会拥有人生所需的足够力量和智慧。

  其实,人生经常会面临这样的选择:安逸和磨难。选择安逸,也许一生就会碌碌无为,而选择磨难,人生就会熠熠生辉。台湾作家李敖曾说:“怕苦,苦一辈子;不怕苦,苦半辈子。”是的,生命的花朵需要风雨的洗礼才能结出累累硕果来。

  开普勒是德国著名的天文学家。他的童年生活多灾多难,在母亲的腹中只呆了7个月就早早地来到了人间。后来由于天花,他脸上长满了麻子,随后,他又因为一场不期而遇的猩红热瞎了眼睛。

  但他凭着顽强、坚毅的品德发愤读书,学习成绩始终遥遥领先于他的同伴。但好景不长,因父亲欠债,最终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他毫不气馁,又自学起了天文学。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幸又接二连三地降临到他的身上,他又经历了多病、良师去世、妻子去世等一连串的打击。

  尽管如此,他仍旧没有停下天文学研究,终于在59岁时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他把一切不幸都化作了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以惊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学的桂冠,成为“天空的立法者”。

  

  可以这样说,是不幸造就了开普勒。事实上,人们总是害怕不幸会降临在自己头上,然而人生无常,命运多变,谁又能料到不幸什么时候会不期而至呢?其实,不幸与磨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做好准备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要能够勇敢去面对,积极去改造,幸运之神一定会偏爱这些奋斗者,必定赐予与他的努力对等的成功。

  对于孩子来说,生活的磨难其实是一种财富。所以,父母要让孩子经历一些生活磨难,让他勇敢坚定地走好他生命的每一步。不要让孩子失去战胜磨难的机会,否则,那将是孩子的巨大损失。

1. 让孩子经历人生的风雨

  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的祖父是一个农民,以制作马车为生。每次耕地播种时,他总会留下几棵橡树,任凭它们在空旷的田地里承受着风吹雨打。他这样告诫希尔:

  “那些在大自然中努力求生存的橡树,比在森林里受到保护的那些同伴更坚实,更具有韧性。祖父用那些饱经风霜的橡木制作马车的车轮,弯成弧形的零件,不必担心它们会断裂。因为它们受过磨难,又足够的力量承受最沉重的负担。”

  其实,父母也应该让孩子经历一番人生的风雨,这样,孩子才会拥有人生的彩虹。父母不应该再抱着“怕孩子受苦、怕孩子受委屈”的心态,在物质上一概都给予孩子满足,在精神上对孩子百般呵护,更不应该去迁就他的不合理要求,而是应该让孩子去经历生活的风吹雨打。

  父母只有把原来给孩子搭建的挡风遮雨的“温室”拆掉,让他体验真实的风雨人生,他才会在以后的挫折和困难的现实面前,学会自如地应对和处理,从而能够从容地面对他未来的人生。

  让孩子真实地去磨练,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智,才能让孩子的心里充满阳光!父母要知道,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认知、不断体验的过程,而生活的磨难是这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素材。

2. 艰苦的环境能锻炼孩子

  作为父母,应该懂得,艰苦的环境能够让孩子得到很好的锻炼。

  1964年,著名教育家吴玉章先生在曾让自己的子女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对此,他这样:“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我以为最主要的是爱与严相结合。在生活上既要给子女适当的爱,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特别要舍得让他们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在风雨中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爱。”

  易中天先生是畅销书《品三国》的作者,厦门大学教授,他就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了自己,把苦难消化吸收,变成了坚强的意志、丰厚的涵养和人生的智慧。易先生在“文革十年”中被下放到农场,白天做苦力,晚上读毛选、马列著作。别人是被动地读,他是主动地读;别人是粗略地读,他是精细地读;别人读是为了应付检查,他读是为了历练人生。易先生还读自己偷偷带去的唐诗宋词。就是这样地读书,他让苦难变得甜美,让枯燥变得有趣,让寂寞变得奔放,让懦弱变得坚强,让迷茫变得明朗……才有了今天的易中天!

  其实,在今天这个物质生活殷实的时代,更应该让孩子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培养他坚韧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这样他就有更大的能力去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就能经受住未来生活的磨练,更能忍受艰难困苦、屈辱挫折。

   

3. 磨难是对孩子的一种爱

  磨难可以促使孩子一直向前行,否则,他就会停滞不前;磨难会引导孩子通过人生的重重考验,获得成功。如果孩子不经历一些磨难,他就无法获得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父母要让孩子知道,简单的事情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而那些成功做成很难的事情的人,无不经历了一番奋斗。其实,磨难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对他的青睐。

  有一个小男孩,天生腿就有些残疾,每天只能坐在轮椅上。因为不能像其他人一样走路,他感到十分悲哀。一天,他痛苦地问母亲:“上

  1. 第1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