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自然的宫殿
A+ A-

此处归来不看岳——泰山

匡庐奇秀甲天下——庐山

神奇的女儿国——泸沽湖

绝美的人间天堂——九寨沟

永远的伊甸园——香格里拉

大自然的迷宫——张家界

炎帝尝百草救万民——神农架

黄河之水天上来——壶口瀑布

天下名景第一山——黄山

藏羚羊的家园——可可西里

世界上最神秘的沙漠——塔克拉玛干

人间最美的“绿色净土”——呼伦贝尔大草原

世界上最壮丽的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国宝”们的乐园——卧龙熊猫自然保护区

美丽的宝岛——台湾

11.此处归来不看岳——泰山

【必去理由】

  “五岳”是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

  泰山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登泰山,自古有“小天下”之说。 泰山雄伟壮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就像一座民族的丰碑屹立于中华大地,举世瞩目。

先睹为快

  雄伟的泰山是中国的五岳之首,有“通天拔地之势”、“擎天捧日之姿”,故称“岱宗”。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巍峨雄峙在山东省中部。泰山山脉沿黄河南岸延绵200多千米,起伏于齐鲁天地之间,青山连绵,莽莽苍苍,气势磅礴,其极顶——玉皇顶又称天柱峰,海拔1545米。

  泰山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一个缩影,黄河下游的泰山周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泰山区域的土著东夷族人,留下了他们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史前文化。春秋战国时期,齐鲁又成为中国文化中心,齐国有管、晏与稷下诸子,还有孔、孟儒家与墨翟墨学。后来,这些学说逐步融汇,儒学逐渐成为主干,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秦汉以后,道教兴起,佛教传入,并都得到发展,也逐步融进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人说,泰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确实非过誉之言。

  除此之外,泰山地区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也十分的丰富。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泰山至今保护较好的古建筑群有22处,总建筑面积达14万多平方米。泰山素以壮美著称,呈现出雄、奇、险、秀、幽、奥、旷等诸多美的形象,泰山景区内有著名山峰12座,崖岭78座,岩洞18处,等等的自然奇观数不胜数。泰山刻石有2200多处,被誉为“中国摩崖刻石博物馆”。泰山古树名木繁多,被誉为“活着的世界自然遗产”。

  同时,泰山也是佛、道两教兴盛之地,是历代帝王朝拜之山。最引人入胜的是,泰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历代帝王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

  历代名人宗师也对泰山亦仰慕备至,纷纷到此游览。历代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一千余首。走进泰山,就是走进历史。从泰山脚下一路登顶,可以见到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摩崖碑碣遍布山中。

  从古到今,人们总把泰山作为一个高大、美好、高尚、坚毅的形象,热情加以歌颂。公元前二世纪,司马迁就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曾引用了司马迁的这名话教导人们:“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这种把泰山精神与人生的意义联系起来的做法,直到现在我们还耳熟能详。

  由此可见,泰山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造就了千姿百态的丽山秀水和人文名胜,生动地记录了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文明篇章。游览泰山就像阅读一本历史文化百科全书一样,来泰山一定能得到非同一般的收获。

景点导览

●岱庙

  岱庙旧称东狱庙或泰山行宫,位于泰山南麓。岱庙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

  岱庙创建于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煌,整座庙宇庙貌巍峨,宫阙重叠,气象万千。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修建天贶殿等,更见规模。岱庙整座建筑的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环周共长1500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

  天贶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为东岳大帝的神宫。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奉太上元始天尊敕命,封屡树战功的武将黄飞虎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命他总管天地人间的吉凶祸福。殿内供奉泰山神即东岳大帝,民间传说此神即黄飞虎。殿面阔九间,进深四间,通高22米,面积近970平方米。

●碧霞祠

  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是泰山主奉的女神,每年前往泰山朝拜碧霞元君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旺盛,为全国道教重点开放宫观之一。

  碧霞祠位于岱顶,是碧霞元君祠宇,始建于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整组建筑庄严巍巍,气势恢宏。从远处眺望,白云缭绕,金碧辉煌,就像天上的宫阙一般,是一组高山建筑中的杰作。

  碧霞祠以山门为界,分内外两院。主体建筑碧霞元君殿,殿顶由360垅铜瓦组成,雕梁画栋,气度不凡。殿内供碧霞元君鎏金铜像,并悬有清代雍正、乾隆皇帝分别御书的“福绥海宇”、“赞化东皇”巨匾。殿之东西各建配殿三间,铁瓦覆顶,分别奉送子与眼光娘娘铜质铸像。

  碧霞祠最初名为昭真祠,金代改称昭真观,明代称碧霞灵佑宫,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改为今名。明代曾扩建,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在明代扩建的基础上,又增建歌舞楼及东西两神门阁,在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时,部分殿宇得到翻修,当时为了防止高山风雨剥蚀及电击,改正殿为铜顶。

●玉皇顶

  玉皇顶是泰山主峰之巅,因峰顶有座玉皇庙而得名。玉皇庙旧名太清宫、玉帝观,始建年代无考,明成化年间重修。玉皇顶位于碧霞祠北,为泰山绝顶,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

  玉皇顶主要建筑有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东西配殿等。殿内铸有玉皇大帝铜像,神龛上匾额题“柴望遗风”四个大字。

  殿前有“极顶石”,标志着此处为泰山的最高点。极顶石西北有“古登封台”碑刻,说明这里是历代帝王登封泰山时的设坛祭天之处。

●普照寺

  普照寺位于泰山南麓的凌汉峰下,建造年代不详,一传为六朝古刹,又传为唐宋时古刹。金大定五年(公元1165年)重修,题为“普照禅林”,后屡遭兵劫,几乎毁于一旦。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高丽僧满空禅师登泰山、访古刹,在泰山20余年,重建竹林寺,复兴普照寺。

  普照寺在建国后又多次修缮。1984年将后院辟为“冯玉祥在泰山”陈列室。属禅宗临济派,是华北著名丛林。

  该寺为四进院落,以双重山门、大雄宝殿、摩松楼为中轴线,左右配以殿庑、寮房、花园等,面积6150平方米,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

  普照寺为岱阳唯一的四方丛林,明洪武年间泰安府僧纲司设于此。建国后,游人很多,进香者来往不断。“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活动。1979年恢复宗教活动。

延伸阅读

●泰山石敢当除妖避邪

  泰山脚下有一个人,姓石名敢当。这个人非常勇敢,武功高强,尤其好打抱不平,在泰山周围名气很大。

  在泰安南边五六十里外的地方,有户人家女儿生了病,找了许多先生看,也治不好,人们纷纷说是妖气缠身。那户人家久闻石敢当的大名,就去请他给女孩儿驱魔治病。

  石敢当一听毫不推辞,跟着人家来到了女孩儿家里。他交待下人准备十二个童男,十二个童女。男的一人一个鼓,女的一人一面锣。再准备一盆子香油,把棉花搓成很粗的灯捻。接着,又让准备了一口锅,一把椅子就等着天黑了。

  天色一黑,他用灯芯子把香油点着了,用锅把盆子扣住,坐在旁边,用脚挑着锅沿,这样虽然点着灯,远处也看不见灯光。

  一会儿,从东南方向来了一阵妖风。看着风过来后,石敢当一脚踢翻了锅。灯光照亮了院子,十二个童男童女一下涌了进来,纷纷敲打起锣鼓。妖怪一见,吓得跑出了院子,朝南方跑了。

  从此以后,那家女孩儿的病就好了。可是南方福建有户农户又被妖风缠住了身体。后来,那户农民听说泰山有个石敢当,能治妖,就把他请去了。妖怪一见石敢当就又跑掉了,又上了东北。东北又有个人得了这个病,又来请石敢当。

  石敢当心想:“山南海北这么大地方,我也跑不过来。这样吧,泰山石头很多,我找石匠打上我的家乡和名字:‘泰山石敢当’,谁家闹妖气,你就把它放在谁家的墙上,那妖就跑了。”

  从那以后就传开了,说妖怪怕泰山石敢当,只要你找块石头或砖头,在上面刻上“泰山石敢当”,妖怪就不敢来了。所以现在盖房子、垒墙的时候,总是先刻好了“泰山石敢当”几个字垒在墙上,就可以避邪。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西汉元封元年,汉武帝第一次封禅泰山,司马迁的父亲作为史官,本应来泰山参加封禅,但是他却因故留在洛阳。

  他对参加封禅视为一件大事,不能参加封禅大典,令他异常遗憾和失望,终于抑郁成疾,卧床不起。

  这时,恰好司马迁远游归来和父亲相见,父亲握着司马迁的手流着泪说:“我们的祖先是周朝的官吏,远祖还有大功于夏,是百官之长,可是后世逐渐衰弱,难道是老天要灭我吗?现在天子继承了数千年来封禅泰山的大统,封禅于泰山,而我却不能随行,这是命中注定的呀!我死之后,你一定会继任太史官职的,你做了太史后,一定不要忘了我所渴望的著书立说的意愿。”

  司马迁从父亲的言谈话语之中,可以看出参加封禅泰山的大典对光宗耀祖是何等重要,在父亲心中是如何重要。终于,父亲去世后,司马迁没有辜负父亲的愿望,矢志不移,忍辱负重地完成可父亲未竞之业。他在给好友任安的《报任安书》中,提到写作《史记》的意图和完成的决心。

  就在这篇著名的书信之中,司马迁写出了这句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见,在司马迁的心目中,泰山是一个庄重、威严、雄伟可亲的象征。后来,人们就开始使用“泰山”和“鸿毛”这两种轻重反差极大的物体,来比喻轻重悬殊的两种事情了。

小贴士:

●最佳旅游时间:

  游泰山,4月~11月为佳,观日出则以秋季为最佳。岱顶夕照比之日出更吸引人,据说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见黄河。冬天要待下雪时,景色才出奇。雨天不要轻易放弃登山,此刻山上常会遇到云海奇观,若遇上日出云海就更幸运。

  

●门票:

  普通票125元,学生票60元。现役军人、新闻记者免票。

●注意事项:

  山上昼夜温差大,若在山上住宿,尽管有大衣可租,但自己最好多备一件衣服。上山宜穿旅游鞋、平跟布鞋,不要穿高跟鞋。徒步登山要脚踏实地,速度不要太急,照相尤其注意脚下,所谓“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

12.匡庐奇秀甲天下——庐山

【必去理由】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

  古人云:“峨峨匡庐山,渺渺江湖间”。形容得恰到好处,庐山不愧为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

先睹为快

   美丽的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是世界级名山。庐山风景区面积达302平方千米,东偎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山峰湖泊浑然一体,雄奇秀丽,刚柔并济,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观。

   庐山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拥有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这些特征使得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风景独特,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群峰间散布怪石22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

  庐山的自然美景,孕育滋养了庐山丰富的历史文化。庐江不只是风景秀丽,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孕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二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庐山作为天下名山的独特的魅力。

   从司马迁、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1500余位文坛巨匠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确立了庐山文化名山的地位,到慧远大师始建东林寺,开创了“净土法门”。

   从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弘扬“理学”到上世纪中叶,庐山成为国民政府的“夏都”,到庐山作为政治名山地位的确立……总体来说,庐山是一个集教育、文化、宗教、政治于一身的名山。

   庐山的历史遗迹,处处闪烁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光彩,充分展示了庐山极其深远的历史、文化、科学和美学价值。她是千古名山,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厚爱和世界的肯定。同时,它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地,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它的自然美景,深深地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

景点导览

●美庐别墅

  庐山牯岭东谷的长冲河畔,有一座隐藏在一片绿荫深处的英国式别墅——“美庐”。它是庐山所特有的一处人文景观,它展示了风云变幻的中国现代史的一个侧面。

?????? “美庐”曾作为蒋介石的官邸,当年曾是他与“第一夫人”宋美龄生活过的地方。在那个特殊的战争年代,这里曾经是一个“禁区”,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房子,慢慢地向世人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美庐别墅为石木结构,主楼为两层,附楼为一层,占地面积为45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96平方米。而整个“美庐”庭园占地面积为4928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仅占其中不足10%。整个庭园特别敞净,显示出了一种和谐美。

  现在,美庐还留存有宋美龄弹奏过的德国制造的立式钢琴,宋美龄阅读收藏的精装英文书籍,宋美龄画的《庐山溪流》等三幅水彩画;蒋介石联姻时,由陈铭枢赠送的礼品——银质茶具;“美庐”宴请时用的餐具,等等。

●庐山会议会址

  庐山会议会址位于牯岭东谷掷笔峰麓,那里原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的三大建筑之一。庐山会议会址于1937年落成,名庐山大礼堂,解放后改名“人民剧院”,其外表壮观,内饰华丽。

  我党1959年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同志主持了这三次重要会议。

  现在,这里已设置成为庐山会议纪念馆。里面保存着当年许多珍贵的实物、照片、材料和根据纪录片制作的录相片,供游人观看。

  右侧不远处的“庐山大厦”为外观4层、内有6层的钢筋水泥建筑,原为国民党军官训练团的中下级军官住所,现已装修成旅游宾馆。位于会址和大厦中间的一座宫殿式建筑即为1935年落成的庐山图书馆,现用作商场、餐厅。

●五老峰

  五老峰位于庐山的东南侧,是庐山著名的高峰,海拔约1436米。五老峰绵延数里,削辟千仞,山峰受岩层垂直断面的影响,形成了既相互分割又彼此相连的五个雄奇的峰岭。

  远远望去,五座主峰就像五名老者一样,五老并坐,故名五老峰。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每座山峰的姿态都不一样。有的像诗人正在吟诗,有的像武士正在放声高歌,有的像渔翁垂钓,有的像老僧盘坐。在星子县海会寺上看五老峰最为真切。

  五峰的特征不一,其中最著名的有第三峰和第四峰两处。第三峰最险,奇岩怪石千姿百态,雄奇秀丽蔚为大观;第四峰最高,峰顶云松弯曲如虬,下有五小峰,即狮子峰、金印峰、石舰峰、凌云峰和旗竿峰,往下为观音崖,狮子崖,背后山谷有青莲寺。

  五老峰东有“三叠泉”,西南为“庐山松”、“一线天”,峰麓为海会寺,皆是庐山胜景,为游人必登之地。李白写诗赞叹道:“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五老峰后山中建有太白书堂,传说李白由于倾慕此处的美景,曾经隐居于此。

●仙人洞

  仙人洞曾名“佛手岩”,清朝时改称今名,为庐山著名景点之一,位于锦绣谷的南端。仙人洞洞高、深各约10米,在洞内幽深处有清泉滴下,称“一滴泉”,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题词。

  仙人洞的左侧有石砌的月亮门,门楣镌刻“仙人洞”三个大字。洞中央的“纯阳殿”内设置了一尊吕洞宾石像,传说八仙中的剑仙在此修道成仙。每当云雾缭绕之时,洞中仿佛有了几分仙气,让人骤然间肃然起敬。

  在月亮门内有一个巨石突兀地立着,形状就像蟾蜍一般,名为“蟾蜍石”。有一棵劲松挺立在石中,称为“石松”。石上刻“纵览云飞”、“豁然贯通”的大字。仙人洞右侧的观妙亭下,有一个比蟾蜍石更大的游仙石凌空突出,石下万丈深渊,奇险无比,在此可通观锦绣谷。

  仙人洞并不宽敞,其旁所建的道观规模也不算大,但名声却颇响。其中一个原因是当年***主席曾写过一篇极负盛名的诗,其中有句云:“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就是因为这句诗句,使得许多人慕名而来。

延伸阅读

●庐山的来历

  关于庐山的来历,有三种传说。第一种传说,早在周初(公元前17世纪)的时候,有一位匡裕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匡裕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裕也屡次回避,潜入深山之中。

  后来,匡裕其人无影无踪。人们说他成仙去了。后来人们把匡裕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出现的。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为匡庐。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脱匡字的讳,而改称康山。

  另一种传说,在周武王时候,有一位名叫方辅的先生。他同老子李耳一道,骑着白色毛驴入山炼丹,最终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所以,人们把这座“人去庐存”的山,称为庐山。“成仙”的先生名辅,所以又称为辅山。

  第三种传说,仍然是匡裕先生的故事,但时间较晚,情节也有些不同。传说匡裕的父亲东野王,曾经同都阳令吴芮一道,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可惜东野王不幸中途牺牲,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勋,封他的儿子匡裕于邬阳,号越庐君。越庐君匡裕有兄弟七人,都喜好道术,都到都阳湖边大山里学道求仙。这座越庐君兄弟们学道求仙的山,后来被人们称为庐山。

●庐山云雾茶的传说

  江西省庐山出产云雾茶,据说这种茶香气清高滋味鲜爽。关于这个茶的来历,还有一则传说。

  传说孙悟空在花果山当猴王的时候,常吃仙桃、瓜果、美酒。有一天,他忽然想起要尝尝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喝过的仙茶,于是一个筋斗云翻上了天,他驾着祥云飞了一会儿向下一望,突然看见底下一片碧绿的茶树。他被这幅美景吸引,又踩着祥云飞到了地面。此时正值金秋,茶树已结籽,孙悟空想采些茶籽回去,种在花果山里。

  这时,天边飞来一群多情鸟,孙悟空说:“鸟儿们,你们帮我采些茶籽吧!我想带些回花果山。”鸟儿们都很倾佩齐天大圣的武艺,答应了孙悟空。它们纷纷展开双翅来到茶园里,一个个衔了茶籽,往花果山飞去。

  多情鸟嘴里衔着茶籽,穿云层,越高山,过大河,一直往前飞。谁知飞过庐山上空时,被巍巍庐山胜景深深吸引住了,领头鸟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领头鸟一唱,其他鸟也都跟着唱起来了。这样一来,茶籽便从它们嘴里掉了下来,直掉进庐山群峰的岩隙之中。从此云雾缭绕的庐山便长出一棵棵茶树,出产清香袭人的云雾茶。

小贴士:

●门票:

  庐山:180元/人(包括五老峰、花径、锦绣谷、仙人洞、大天池、龙首涯、三宝树、芦林湖、含鄱口、植物园等);

  三叠泉:51元/人(来回缆车80元/人);

  美庐:15元/人(现役军人免费);

  秀峰:47元/人(来回缆车60元/人);

  庐山恋电影:25元/人。

●注意事项:

  庐山气温比九江低7~10℃,早晚气温比较凉请备好外衣。因特有的云雾气候,含有大量的水分,所以会带给入住游客阴凉潮湿之感;用餐口味南北各地有别,如方便可带些本地的小吃或开胃菜;山区公路弯多而急可能会晕车;绿化比率高故有蚊等昆虫;请游客自带常用药以备不时之需。

13.神奇的女儿国——泸沽湖

【必去理由】

  泸沽湖湖水清澈蔚蓝,是世所罕见的至今未被污染的处女湖,也是中国最深的淡水湖之一。

  在泸沽湖,你可以看到那些落落大方、清秀美貌的摩梭姑娘。摩梭少女的风姿,独木轻舟的典雅,此起彼伏的渔歌,堪称“湖上三绝”。

  每逢晴天,乘着小舟荡漾湖上,蓝天白云倒映湖中,水天一色,景象奇丽,让人觉得就像在世外桃源一样。

先睹为快

  泸沽湖位于四川省盐源县左侧的万山丛中,距云南省丽江县城280千米。泸沽湖为川滇两省界湖,古称鲁窟海子,又名左所海,俗称亮海。纳西族摩梭语“泸”为山沟,“沽”为里,意思是山沟里的湖。

  泸沽湖四周都是崇山峻岭,一年有三个月以上的积雪期。泸沽湖地区森林资源丰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泸沽湖被当地摩梭人奉为“母亲湖”,也被人们誉为“蓬莱仙境”。

  泸沽湖沿岸现约有1.3万人居住,其中摩梭人约6000人。泸沽湖风景优美,有“高原明珠”、“滇西北的一片净土”、“东方第一奇景”等美称。不过,它最著名的还是它典型的高原风光和独特的摩梭母系民族文化。古朴的民风,秀丽的山光水色,再加上浓郁的传奇风情,使得泸沽湖处处都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泸沽湖湖岸曲折,森林密布,湖中小岛给人以无限悠远的遐想。这是我国西南高原上的一颗诱人的明珠,摩梭人称它为“谢纳米”,意思是“母亲湖”。她像一个古朴、宁静的睡美人,躺在青山环绕的怀抱之中。

  走进泸沽湖风景区,来到美丽的泸沽湖岸边。就可以身临其境地体会什么叫做水天一色、水平如境。坐上当地特有的猪槽船,缓缓地滑行于碧波之上,再听当地人唱一曲摩梭民歌,就更加能体味到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高原明珠的魅力。

  湖周长约50千米,在湖的北岸,屹立着一座秀丽的“格姆”山,意思是女山,摩梭人把她视为女神化身。从南边远远隔湖望去格姆女山又像一头昂首而卧的狮子,所以人们又叫它为狮子山。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被赋予女性形象的神话,成为当代名副其实的“女儿国”。

  1992年,高原明珠泸沽湖正式开始接待国内外游客,短短几年间,她便以其独特秀美的自然风光征服了天下人。直到今天,摩梭人仍保留着由女性当家和女性成员传宗接代的母系大家庭风俗,以及“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

  他们的婚姻形式和传统的婚姻形式有所不同,是男方到女方家走访、住宿,次晨回到自己家中。因为是由男方的“走”而实现的婚姻,所以当地人又称这种关系为“走婚”。在今天的社会,这样的婚姻形式可能只此一家吧!

景点导览

●泸沽湖

  泸沽湖面积50多平方千米,海拔2690米,平均水深45米,最深处达93米,透明度高达11米,最大能见度为12米。泸沽湖湖水清澈蔚蓝,是云南海拔最高的湖泊,也是中国最深的淡水湖之一。

  泸沽湖自然造型十分优美,周围被层层的山峦环绕,山峦各个神态飘逸,或隐或现,湖岸曲折蜿蜒,婀娜多姿,向着远方逶迤伸展。无数大大小小冲积而成的片片扇表在沙滩上铺开,提供了游客休息游玩的天然处所。

  湖中各岛婷婷玉立,形态各异,岛上的林木葱郁,翠绿如画。乘船行走湖间,水天一色,清澈如镜,藻花点缀其中,更显得古朴宁静,真是一个远离嚣市,未被污染的处女湖。

●摩梭村落

  泸沽湖区生态优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四季都适合前往旅行。摩梭社会世居着8000多名摩梭人,至今仍保持着“母系大家庭”和“走婚”习俗,被专家认为是“人类社会的活化石”。

  摩梭村落有许多由木头搭建的四合院,包括母屋、花房、草楼、经堂等极具民族特色的建筑,其风格原始、古朴,各具特定功能。走进摩挲村落,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母系大家庭的家庭制度和风俗习惯。

  近年来,盐源县把新农村建设与摩梭文化保护、特色旅游结合起来,积极打造6个摩梭古村落,还修缮了20多户母系家庭的房屋结构,为游客提供游览便利。其中,格萨、洼垮等古村落现已对游客开放。

●扎美寺

  扎美寺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摩梭地区现存的最大藏传佛教寺院。扎美寺建筑雄伟壮丽,分为正殿、偏殿、禅房等。寺庙外围有东、西、南三扇门,正殿气势恢弘,有三丈金佛通连偏殿,满寺佛光辉映、气势非凡。

  寺内最有特色的是满墙的壁画,那些壁画极富艺术性,各种宗教题材的绘画令人目不暇接。壁画虽然年代久远,但色调仍然很浓烈,充满了浓郁的印藏风格。偏殿内四面墙壁上绘有6幅壁画,与四川藏区的壁画相同,均没有受到汉地佛教和道教壁画的影响。

  扎美寺原有僧侣700余人,均为摩梭和普米族。该寺在“文革”运动中被毁坏,仅存这个偏殿。1986年,由当地宗教人士集资,国家补助,按原样重修正殿,现基本修复。

  扎美寺平时只有一两个守寺的喇嘛,其他的喇嘛都各自在家修行,只有到了大法会的时候他们才齐聚寺里。到时就能看到数百个喇嘛身披袈裟,头戴黄色鸡冠帽举行仪式。

●里务比岛

  里务比岛是湖中心最大的岛,也称鸟岛。岛上有座当地人信奉的喇嘛庙——里务比寺,相传是后生(一个当地传说中的人物)手中的珍珠变的。原来生长在里务比岛上的树木,由于受充实的养分和水分的滋润,很容易就能长成苍天大树,人们靠船上岸进入林荫中就仿佛走进了原始森林。

  直到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这里仍然还是候鸟的天堂,白鹭、灰鹭成千上万,它们在茂密的岛上繁衍生息,当地摩梭人没有捕食飞鸟的习俗,所以从来没有人打扰它们的乐园。整个岛就像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绝伦的画卷。

  然而60年代,为了开发民兵的生产基地,整个岛屿一夜间被削为秃顶,几天几夜的大火把这个活生生、绿油油宝石般的小岛烧成了枯萎的涂炭。世世代代在这里自由自在繁衍生息的鸟儿们,哀鸣声中盘旋了几天几夜后,终于与泸沽湖永别了。这是人与自然在相处中不败而败的悲哀。

延伸阅读

●泸沽湖的传说

  在泸沽湖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在遥远的年代,这里曾是一片村庄。村里有个孤儿,每天到狮子山去放牧。人们只要把牛羊交给他,他总是把牛羊放得肥肥壮壮的,可是人们总不让他吃饱。有一天,他放牧时在山上一棵树下睡着了,梦见一条大鱼对他说:“善良的孩子,你太可怜了,从今往后,你不必挨饿了,你割我身上的肉吃吧!”

  小孩醒来后,围着整座山找啊找,找了好久,终于在一个山洞里发现那条大鱼。他割下一块鱼肉烧着吃了,鱼肉香喷喷的,小孩吃得很饱。第二天,他又去了,发现昨天割过的地方又长满了肉。

  这事儿被村里一个贪心的人知道了,他想要把大鱼占为已有,于是,他约了一些贪财之徒,用绳索拴住鱼,让九匹马九头牛一齐使劲拉,鱼被拉出洞后,没想到灾难降临了。

  洞里的洪水随着大鱼喷涌而出,顷刻间淹没了村庄。此时,有一个摩梭女人正在喂猪,两个年幼的孩子在旁边玩耍,母亲见洪水冲来,急中生智,把两个孩子抱进猪槽,自己却葬身水底。两个孩子坐在槽里随着水流漂流,整个村庄只有他们两个活了下来,他们也就是这个地区的祖先。人们为了纪念那个伟大的母亲,就拿整段木头做成猪槽船,泸沽湖也因此称为母亲湖。

●摩挲人的创世传说

  关于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传说故事,摩梭人也不例外。下面这则故事,就是摩梭人自己的创世传说。

  远古洪水泛滥,人类和动物都濒临灭绝,只有一个叫路衣益的人在一只乌鸦的帮助下,躲进皮鼓侥幸得生。幸运的是,他的身边还有一只画眉,一只啄木鸟,一只水鸭为伴。

  除了这几只动物,路衣益没有别的伴侣了。所以,他想请泸沽湖母鲁阿巴都大神帮助找寻一位人类伴侣。泸沽湖母鲁阿巴都大神教他用杨柳树杆削个木人埋进土,过9年会变成真人,路衣益性急,9天就挖开看,木人只张了一下嘴,未成真人。

  路衣益显这种方法太慢,不愿再削木人,终于有一天,他在天神府水井边碰到了来背水的仙女彩虹姐姐,两人一见钟情,暗自结为夫妻。

  彩虹将路衣益悄悄带回家藏了起来,可惜最终还是被仙女的家人发现了。路衣益硬着头皮正式求婚,彩虹的父亲不想让女儿下凡吃苦,百般刁难路衣益,但路衣益在聪明的彩虹的帮助下都获胜了。

  彩虹的父亲只好把女儿许配给了路衣益,但是他拒绝给他们谷物种子。彩虹想了各种办法,请飞禽把谷物种子偷到人间,从此,泸沽湖路衣益和彩虹,在大地上生儿育女、播种粮食生活起来。

  但是,路衣益和彩虹没有想到,他们生下的孩子,到了13岁还不会说话。不仅如此,还生了大病已经奄奄一息了。彩虹想了各种办法,先请乌鸦上天求药,后又请燕子、兔子上天求药,但都没有成功,最后,他们只好亲自上天去求彩虹的母亲。

  彩虹母亲想借此机会把女儿留在身边,她对路衣益百般刁难,可是都没能难倒他。彩虹的母亲最终也没能把女儿留在天上。

  此时,路衣益和彩虹的孩子的病情危急,路衣益只得又到天上求泸沽湖母鲁阿巴都大神,大神见路衣益历尽艰辛和磨难,很同情他们,同时又为他们坚贞不屈的爱情所感动,教他们祭祀和祈祷天、地、山、水、日、月、星以及驱鬼除邪降魔的法术。他们学会这些法术后,孩子慢慢地康复起来。从那以后,路衣益和彩虹在大地上安居乐业,养育了很多聪明健壮的子孙,他们的子孙又互相婚配,慢慢地繁衍出了人类。

小贴士:

●交通:

  从云南省的丽江进入,200多千米,每天有班车前往。?

●最佳旅游时间:

  到泸沽湖最好还是春夏季节。

●门票:

  泸沽湖门票为41元/人;现役军人、残疾人、60~70岁老年人及在校学生,请凭有效证件购票,有5折优惠;1.30米以下儿童、现役伤残军人、70岁以上老年人、离休干部凭有效证件免购门票。

14.绝美的人间天堂——九寨沟

【必去理由】

  九寨沟,一个原始古朴、梦幻奇妙的人间仙境,一个五彩斑斓、绚丽多姿的瑶池玉盆,一个没有污染、自然纯净的童话世界!

  她以绝妙的翠海、飞瀑、彩林、雪峰等无法尽览的自然与人文美景,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顶桂冠的圣地。

先睹为快

  九寨沟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中南部,纵深40多千米,总面积6万多公顷,三条主沟形成Y形分布,总长达60余千米。由于交通不便,这里几乎成为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因共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崇山峻岭之中,九寨沟因此得名。

  九寨沟以其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还有雪山、森林、湖泊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显现九寨沟风景“自然的美,美的自然”。九寨沟既是自然保护区,又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时,又被列入世界人类自然遗产名录。这里保存着最原始的自然景色,据说,在世界别的地方已经很难见到。

  九寨沟景区面积62平方千米,现游览区面积50平方千米。九寨沟景观分布在成Y型的树正、日则、则查洼3条主沟内。九寨沟之美在水,这里湖泊很多,当地人管这些大大小小的湖泊叫海子,据说这里共有海子108个,最小的面积不到半亩,最长的长海长7千米。

  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里的湖水很透明,有的透明度竟达30米。这是由于该地森林多,地层是石灰岩,含大量碳酸,对水能起到净化的作用。透过清亮的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湖底的藻类、沉积物和湖边的山峰树影。

  九寨沟的瀑布也叫人神往。这里河道分布众多,水流纵横顺着呈梯形的河谷奔腾而下,构成了数不清的瀑布。有的瀑布很含蓄,细水涓涓地顺流而下,就像一个羞涩的小姑娘一样;有的却很性急,像个心直口快的小伙子,急流直下似银河奔泻。

  在这些瀑布中,宽度或长度超过贵州黄果树瀑布的就有六条之多,最有意思的是有些瀑布,从长满繁茂青翠的树的崖壁上流过,形成了罕见的“森林瀑布”,真是一道奇特的美景。

  除了这些美景,九寨沟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这些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栖息着大熊猫等珍贵野生动物。九寨沟附近群山上生长着大片的箭竹林,是我国大熊猫的主要产地之一,被列为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里还生活着金丝猴、小熊猫等珍贵动物。

  九寨沟四季景色都十分迷人。春天花草树木正在生长新芽,瀑流也十分轻快;夏天郁郁葱葱,莺飞燕舞;秋天红叶满山,满目彩林;冬天雪裹山峰,冰瀑如玉。因其独有的原始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誉为“人间仙境”。如果能亲自来一趟,相信你一定会不虚此行的。

景点导览

●宝镜岩

  宝镜岩的形成是由滑坡、地壳表层的运动以及地震活动所致,使得大片的石灰岩层逐渐向下滑落,形成了相对高度400米的悬崖。宝镜岩位于树正群海沟沟口,是九寨沟风景的序幕。整个岩壁就如同刀砍斧劈一般,不过上面还长有一些小树。

  宝镜岩,是一座擎天巨石,高达800米,直耸入云天。岩壁平滑如镜,据说它能照得妖魔现出原形。传说这面宝镜本是九寨沟万山之主扎依扎尕的宝物,是他为镇压九寨沟内108个海子中的孽龙兴风作浪而竖立的。为了不让妖魔鬼怪进入九寨沟残害生灵,他把这面宝镜放在进沟的必经之路,为的是保佑九寨沟人安居乐业。

  景区从沟口至荷叶寨迎客松,全长6000米。岩顶上有一短发虬髯巨人,隐约可辨其眼,耳,口,鼻,传说此乃万山之祖扎依扎尕的头影。岩上书有8个藏文符咒,至今仍没有人能够辨识出来。据说唯有幸福吉祥者可以辨认这神笔书写的符咒。

●诺日朗瀑布

  诺日朗瀑布海拔2365米,瀑宽270米,落差20米,宽达300米,是中国大型钙华瀑布之一,也是其中最宽的瀑布。

  诺日朗为藏语。译成汉语为男神的意思,象征高大雄伟。因此诺日朗瀑布意思就是雄伟壮观的瀑布。

  滔滔水流自诺日朗群海而来,经瀑布的顶部流下,水流凌空直下,银花四溅,水声隆隆,非常地壮观。如银河飞泻,声震山谷。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常常可以见到一道道彩虹横挂山谷,使得这一片飞瀑更加丰姿迷人。瀑布对面建有一座观景平台,站在台上,瀑布的全景尽收眼底。

  传说以前这里没有瀑布,只有一个平台。一年,远游归来的和尚带回了一些经书和一个手摇纺车。聪明美丽的藏族姑娘若依很快学会了纺车纺线。她把纺车放到平台上,边纺线边让过往的姐妹观看、学习,人们便叫这里为“纺织台”。凶残的部落首领罗扎认为她在搞歪门邪道,一脚把她和纺车踢下山崖。没想到,山洪一下子暴发了,把罗扎和帮凶冲下悬崖,纺织台就成了今天的瀑布。

●盆景滩

  盆景滩是一片浅滩,浅滩上布满了白杨、杜鹃、松柏、柳树。水在滩上林间流过,滩中的树木影影绰绰,千姿百态,水色碧绿就像一个翡翠花盆一样。远远望去,整个景色如一座巨大的盆景,盆景滩之名由此而来。

  此地景色的奇特之处在于,每一株树下都有一个盆状的钙华堆积,滩中又有些许怪石点缀其间,使这一株株树木有如盆景一般矗立在水中。这完全是自然的风景,让人忍不住心生喜爱之情。

  大作家魏巍八十年代曾说九寨之美为:自然的美,美的自然;人间天上,天上人间。事实确实也是如此。

  不过,九寨沟水中的树为何可以摆出千变万化的造型呢?这是由于九寨沟的水属于低钠高钙的矿泉水,这些树木补钙过剩,也就变成了今天盆景滩上千奇百怪的盆景。过去,游客可以下滩踏水,1992年起,为保护景点的自然环境,九寨沟管理局已经禁止游客下滩踏水了。

●芦苇海

  “芦苇海”是一个半沼泽湖泊,海拔2140米。春天的时候,湖中芦苇丛生,微风徐来,绿色的芦苇随风起伏,这番美景使人心旷神怡。

  花开时节又是另一番景象,毛茸茸的芦花被风轻轻吹过,晃动着白茫茫的头颅,掀起层层絮潮,引来鸟儿在湖中芦花中飞行,充满了生气,撞击出诗的韵律,叩击着人们的心扉,芦苇海是鸟儿们栖息的家园。

  由于海拔已达到2140米,此处的芦苇不似低海拔地方的芦苇那么高大。最为奇特的是,在芦苇海中间有一条飘逸的水带,蜿蜒穿行于芦苇海中,把芦苇海平分成两半。这条水带有着美玉一般的光泽与色泽,所以被称为玉带河。传说这条美丽的玉带河是由九寨沟女山神沃诺色嫫的腰带所变幻而成的。

●五彩池

  五彩池深6.6米,面积5645平方米,海拔2995米。池底砾石棱角纹理一一分明,池水蔚蓝宝绿,明澈透亮,就好像是一块巨大的蓝宝石一样藏在密林之中,是九寨沟最小、最艳丽的海子。

  五彩池以秀美多彩,纯洁透明闻名于天下。寒冬地冻三尺,而池水也不会结冰,依旧清波荡漾;四季雨旱交替,而池水也丝毫没有增减。

  原来,这池水是由位于高处的长海经地下补给,地下四季常温不冻,补给水量全年大体稳定。所以才会出现四季恒温不冻、水量也无增减的情况。

  五彩池是九寨沟湖泊中的精粹,池里生长着水绵、轮藻、小蕨等各类水生植物,同时还生长芦苇、节节草、水灯芯等草本植物。这些水生植物所含叶绿素深浅不同,在富含碳酸钙质的湖水里,便能呈现不同的颜色。

  在同一个湖泊里,有的水域蔚蓝,有的则是浅绿,有的水色呈黄色,有的则是红色……变化无穷,非常的好看。在太阳底下,每当山风吹拂或用石击水时,还能溅开一圈圈金红、金黄和雪青的涟漪,分外的妖艳多姿。

延伸阅读

●九寨沟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男山神达戈和女山神沃诺色嫫相爱了,同时他们也爱上了九寨沟山高林密,鸟兽和谐,决定留在这里。不料,他们被潜入九寨沟的恶魔蛇魔扎发现,蛇魔扎惊慕色嫫的美色,又反对达戈进沟,就发动了赶走达戈、抢劫色嫫的战争。

  恶战中,色嫫险些被恶魔抢走,她在慌乱中把达戈送给她的定情之物——风云宝镜掉落下地,摔成了一百多个碎片,变成了散布沟内的一百多个海子。

  达戈虽然英勇,蛇魔扎也是不弱,双方从沟内打到沟口,仍不能决出胜负。这时,万山之祖扎依扎尕伸出了援手,他以一座屏风似的山崖档住恶魔退路,又以一声霹窝将恶魔埋进山崖,只露出一张丑恶的脸。

  这座山崖就是宝镜岩,原来就叫魔鬼岩,崖面上的鬼脸依稀可见。从此,九寨沟恢复了宁静和祥和,更因为一百多个宝镜碎片变成了五光十色的海子而美丽无比。山神达戈和色嫫在这里长住下来,成了神奇九寨的保护神。

小贴士:

●门票:

  九寨沟大门早上7:30开始卖门票,因为每天限人数,如果下午才来九寨,可以到九寨的官方网站上事先网上购票。在春夏秋三季为300百元,含观光车费。冬季为150元(含观光车费),观光车采取一次购票的办法,在沟内有效,出沟再进就无效,保险费3元。

●注意事项:

  1、?九寨沟区属高海拔地区,不宜剧烈运动,宜少饮酒,多食蔬菜、水果,以防发生高山反应。应备好常用药品,最好能配备小型氧气瓶(可在成都购买)。

  2、景区日照强,紫外线强。长时间在户外活动,请戴上太阳帽,涂抹防晒霜,以保护皮肤。

  3、景区昼夜温差大,请带足保暖防寒衣物和雨具。?

●最佳旅游时间:

  九寨沟的春天妩媚动人,仲夏绚丽,深秋浓艳,隆冬神奇。春末至秋初游客最多,十月是最佳旅游时间。九寨沟的深秋是最绚烂的,山坡树木的树叶,除了绿色以外,还呈现出金黄、火红等色彩,五彩缤纷,倒映在大大小小的海子里,湖山同色,十分迷人,这时也是游人最多的时候。有些游客偏爱安详静止的冬季,食宿站点关闭,山中人迹罕至,寂如天籁,海子、飞瀑、流泉冰冻雪封。

15.永远的伊甸园——香格里拉

【必去理由】

  在一部小说中,有这样一块神奇的土地,名字叫做香格里拉。那里有巍峨的雪山和深切的峡谷,也有纯净的湖泊和一望无际的草原。

  而迪庆就是那个传说中的“香格里拉”,在藏语中,“香格里拉”就是“心中的菩萨”。它是**们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也是一片神奇的世外桃源。

先睹为快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西北边与西藏自治区为邻,全州面积23870平方千米,包括中甸、维西、德钦三个县,居住有藏、汉、白、彝等民族。

  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失去的地平线》中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就是原始而独具特色的迪庆。迪庆州府中甸县距昆明640多千米,是云南省的制高点,境内有许多高耸入云的大山,著名的有云南第一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

  在雪山环绕之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草甸,这是迪庆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牛羊骏马成群,特别是中甸县的草场,真有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

  5月的中甸草原,碧绿的草地上的争相怒放的杜鹃花、格桑花和数不尽的各种小花争奇斗妍,就像一块色彩斑斓的大地毯一样。草原上骏马奔驰,牛羊滚滚,头顶是翱翔的雄鹰,牧人正在放牧,时不时挥动长鞭唱起动听的牧歌,这就是人间仙境的生活,一幅活生生的美丽图画。

  在雪山环抱之间,或在草甸中间或边缘,镶嵌着一面面大镜子,那就是星罗棋布的天然湖泊。迪庆著名的风景湖泊有碧塔海、纳帕海、属都海等。这些神圣静谧的湖泊,照映着雪山和森林、倒映着蓝天和白云,牧人们纷纷感到湖边放起了牛羊,各种飞禽走兽也在湖边安起来了家,成为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乐园。在群山环抱间,这里的各族人民建立起一个个村寨,特色鲜明,引人注目。

  迪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各种原始的风景应有尽有,各种不同的文化也都能共荣共存。汉、藏、纳西、甚至西方的基督教等多种文化都在此留下了痕迹。东巴教始祖修炼地——白水台、“小布达拉宫”噶丹松赞林寺、茨中天主教堂等都是这个自由王国的见证。迪庆的开阔的心胸在呼唤着人们,等待着人们去撩开她美丽的面纱。

景点导览

●香格里拉峡谷

  香格里拉峡谷群,以神秘幽深著称于世。这些峡谷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峡谷里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漫山遍野都是葱郁滴翠的冷杉、云杉。让人称奇的是,虽是高海拔地区,却能见棕榈树杂于其间。

  在峡谷群中间,最美丽的还是碧壤峡谷的自然风光。沿公路走进峡谷,一路上水声轰鸣, 雾气蒙蒙,提醒人们峡谷就要到了。

  峡谷两岸都是坡度为70度至90度的悬崖绝壁,仰观摇摇欲坠。壁高在1000米以上直耸云天, 令人心惊胆寒。

  走进碧壤峡谷如走进一条蜿蜒曲折的深巷,峡谷最宽处80米,最窄处仅10多米。要是留意观察,还能发现峭壁上隐约能见雕刻粗犷的岩画。专家认为,这是古代民族迁移时留下的符号,其中的意思至今无人能懂。

●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又称雪山太子,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东北方,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有13座山峰,称为“太子十三峰”。1908年,法国人马杰尔·戴维斯在《云南》一书中首次使用“梅里雪山”的称呼。

  梅里雪山处于世界闻名的**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北连西藏阿冬格尼山,南与碧螺雪山相接。其中,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达6740米,是云南的第一高峰。

  主峰卡瓦格博为藏传佛教宁玛派分支伽居巴的保护神。峰型如同一座雄壮高耸的金字塔一样,被誉为“雪山之神”。它时常被云海包围,时隐时现更为雪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早在30年代美国学者就称赞卡格博峰是“世界最美之山”。

  山下的取登贡寺、衮玛顶寺是**朝**山的寺宇,每年云南、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的**都要前来朝拜。

●雨崩村

  雨崩村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位于梅里雪山的背面。雨崩村四面群山簇拥,人烟稀少,全村只有20几户人家,仅通过一条驿道与外界相通,行走其间让人有旷世桃源之感。

  传说,雨崩村在很久以前并不被外界所知,后来,梅里雪山后有一个老人常到澜沧江边的西当村借粮,西当村的人谁也不知道老人从哪来,便有人跟踪他,可总是走着走着就不见了。

  后来,有人想出一个办法,当老人再来借粮时,西当村人说:“这次不借给你青稞,也不借麦子,借给你小米。”

  他们在老人的口袋上扎了一个小洞,小米一路流着,村民们紧跟着找到一块巨石下,小米没有了。他们奇怪极了,众人掀开巨石,却发现下面有个村子,雨崩村这才被外界发现。

延伸阅读

●香格里拉的前世今生

  1933年,英国著名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写了一本小说《失去的地平线》。故事写道:

  一位名叫威的英国外交官与他的三个朋友乘坐了一架被劫持的飞机飞往世界屋脊。在飞行过程中,汽油烧尽后被迫降落在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之中。

  他们弹尽粮绝,走投无路。在绝望的时刻,他们遇上进山挖草药的藏族人。藏族人把他们领会了自己家,使他们脱离险境。他们非常疲惫,倒头就睡,第二天醒来,睁眼四看,惊奇的发现,这是个多么美丽神奇的世外桃源啊!——雪山环抱、土地肥沃、阳光明媚、民风淳朴,人与自然和谐地存在着。

  最后,他们在**的帮助下踏上了归程。当他们很多年后再想回来看看时,却再也找不到那个地方了,只记得他们经常听到**说的一句话:“香格里拉”。

  《失去的地平线》一书中就把这个地方叫做“香格里拉”。并对这个地方的环境作了精彩的描写。这本书一出世就轰动世界,吸引了千千万万的读者,从此英语词典里也有了香格里拉(Shangri-la)一词。

  多少年来,香格里拉一直是很多人,尤其是西方人所神往的“世外桃源”。曾经有无数探险家在中国藏区、印度、尼泊尔等地苦苦寻找这个神秘的地方。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这个谜终于解开了,经过多方调查,充分证实了《失去的地平线》一书中所提到的“香格里拉”一词系就是迪庆藏语“老朋友,您来了”的意思。也引申“通往圣洁之地”,“心中的菩萨”之意。

  199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向世界宣布:“香格里拉在云南迪庆。”从此在国内外兴起了空前的香格里拉热,“香格里拉”开始走向世界。

●卡瓦格博峰的传说

  在藏文经卷中,梅里雪山的13座6000米以上的高峰,均被奉为“修行于太子宫殿的神仙”,特别是主峰卡瓦格博,被尊奉为“藏传佛教的八大神山之首”。传说这神奇而令人向往的吉祥圣地,有缘人拜祭时,会出现无限奇迹。

  在松赞干布时期,相传卡瓦格博曾是一座无恶不作的妖山,密宗祖师莲花生大师,于公元8世纪为建西藏第一座藏传佛教寺庙桑耶寺,历经八大劫难,驱除各般苦痛,最终收服了卡瓦格博山神。

  从此,卡瓦格博山神皈依佛门,成为了藏传佛教的一位护法大神,做了千佛之子格萨尔麾下一员骠悍的神将,雄居八大神山之首,统领另外七大神山、225中神山,以及各小山神,维护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在藏族人民心中,卡瓦格博是太子雪山主峰、山神及整座太子雪山概念的三位一体的称呼,自古以来受**崇拜。他们认为,卡瓦格博峰是他们保护神的居住地,人类一旦登上峰顶,神便会离开他们而去。而缺少了神的佑护,灾难将会降临。纵观近一个世纪以来,所有的企图征服卡瓦格博的登山活动都以失败而告终。在拉萨甚至有这样的传说:登上布达拉宫,就能在东南方向的五彩云层之中看到卡格博的身影,可见它在**心中的地位。

  终于,在2000年通过了一个宣言,卡瓦格博峰是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在藏族民间更充满宗教意味,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这座因信仰和文化而被尊重的山,将永远不允许被攀登。

小贴士:

●最佳旅游时间:

  春夏秋三季是迪庆高原最美的季节。春夏气温适中,草甸上繁花似锦,景致迷人;秋天是最精彩的瞬间,迪庆地区在中秋节过后10天左右的20多天时间里,高原上满目秋色。

●注意事项:

  1、除5~7月和9~10月外,迪庆的雨季路况不好,不利于出行,冬季气温太低,如果遇到下雨,那么除了等待就是打道回府。雪后的山路不好走,等着雪化,更是一件需要耐心和时间的事。

  2、不要在春节期间贸然前往迪庆,因为那几天室外的温度会在-3~8℃,室内如果没有取暖设备是1~9℃。夜间的气温就更低,室外温度为-7℃,室内为-1℃。除了温度低之外,街上人和车都少得可怜,结冰的路面会让司机望而生畏。

  3、去迪庆建议带上外套、羽绒服、手套、防滑靴。加上气候干燥,紫外线辐射强,女士应准备好防晒霜、遮阳帽、太阳镜,特别是10月份以后探访更要带足御寒衣物。

  4、迪庆属高海拔地区(海拔3300米),不宜剧烈运动,不宜饮酒,多食蔬菜、水果,以防发生高山反应。

16.大自然的迷宫——张家界

【必去理由】

  张家界集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于一体,藏桥、洞、湖、瀑于一身,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山”之美称。

  除此之外,张家界还是生物资源的宝库,区内有木本植物106科320属850种,脊椎动物146种。她就像一本自然百科全书一样,非常值得一看。

先睹为快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西北部武陵山脉的腹心地段,总人口155.2万,是个多民族聚居区,其中以土家族为主体的19个少数民族达111.8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2.06%。张家界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四季气温宜人,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张家界原名大庸,是古庸国所在地。故有“大庸,古庸国是也”的说法。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先民就已开始在澧水两岸繁衍生息。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把天下划成三十六郡,大庸划归黔中郡(今沅陵县),后来,汉高祖刘邦又把大庸划给了武陵郡(今常德市),改充县;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天门山发生了一场大山崩,崩掉了半边山,也崩出了一个世界奇观一个巨大的穿山门洞。

  在以后长达172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大庸几度兴废,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在大庸县北部大山中,发现了一片奇特罕见的砂岩峰林自然奇观,世界为之轰动。

  于是,1982年9月,政府在张家界建立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填补了中国没有国家公园的空白;1992年12月24日,武陵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4年4月,国务院批准将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1995年3月,国家主席***亲临视察,并为张家界未来的发展定位:“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

  张家界市地貌构造复杂,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6%,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

  张家界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以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两个自然保护区组成的武陵源风景区面积达369平方千米,区内是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56种,国家级保护动物40种。

  珍奇树种有银杏、珙桐、红豆杉、樱花等;名贵药材有灵芝、天麻、何首乌、杜仲等;珍稀动物有娃娃鱼、独角兽、苏门羚、华南虎、云豹、猕猴、灵猫等。

  时至今日,张家界终于从“深闺”中走出湘西,走出湖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全市旅游风景区所占面积达500余平方千米,堪称湖南第一旅游资源大市。一位大诗人写道:“如斯仙境何处有,劝君早做武陵行。”

景点导览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又名青岩山,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也是张家界市内炙手可热的旅游景点。它位于张家界市区北侧35千米处,面积约20万亩,素以林海莽莽、树木繁多而驰名。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被称誉为一颗璀璨的风景明珠,这里的山泉飞瀑、深林奇树、异峰巧石及珍禽异兽共同组成了一幅幅相映成趣、妩媚动人的自然美景。

  张家界最著名的还是岩石,张家界以岩称奇,这里3000座奇峰拔地而起,形态各异,有的似恢宏雄伟,顶天立地;有的像似铜墙铁壁,八风不动;有的如晃板垒卵,摇摇欲坠;有的若画中盆景,玲珑剔透……这些神奇而又真实,迷离而又实在,它不是艺术创造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致,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宝峰湖

  宝峰湖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源,平均深72米,其核心景区长2500米、宽200至1000米。这是目前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唯一以水为主的旅游景点。

  宝峰湖是自然与人共同创作完成的风景艺术绝作。20世纪70年代,当地村民筑坝发电,无意间造就了—个风景秀丽的湖泊,因湖背依宝峰山,故此得名。

  宝峰湖地处高山之间,其接纳的全是自然水流,绝无人为的污染,因此水质清甜,为人称道。

  在湖的四周,绿树簇拥着的是数座形态各异、刀劈斧削的砂岩石峰。如若荡舟湖中,则可以见到湖面如镜,奇峰绿树尽映湖中,呈现出一幅上下对称美妙山水画,意趣无穷。

●黄龙洞

  黄龙洞又称黄龙泉,位于索溪峪自然保护区东部,索溪峪镇东7000米处的一座山腰上。洞内景观面积约20公顷,分旱洞和水洞,共四层。两层水洞与两层旱洞上下纵横,形成洞下洞,楼上楼螺旋结构,最大洞厅的面积12000平方米,可容纳上万人。

  洞内钙质石积物呈五颜六色,绚丽多资。穹顶石壁滴水沉淀的石乳、石柱、石笋、石花,如水晶玉石,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有“地下迷宫”之美称。

  龙宫是黄龙洞中的精华,面积约1600平方米。“龙王宝座”位居中央,数以千计的石柱、石笋林立四周。洞中有水又有山,尤其是洞中有山,在国内溶洞中实为罕见。

  令人称奇的是,叩击洞中的钟乳,便能发出动听的丝竹管弦之音。所有钟乳石中,又以定海神针最为惊奇,定海神针高达19.2米,直径10厘米,通体透明,直抵宫顶。

●天子山

  天子山景区位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西北部,总面积5400余公顷。原名青岩山,明初,土家族首领向大坤在此揭竿聚义,自号向王天子,部分景点命名与此传说有关。1983年7月15日,桑植县人民政府发文更名为天子山。

  景区内中部高,四周低,最高峰天子峰,面北而立,海拔1260米。

  立峰远眺,可见四周石峰错列,形态嶙峋不一,云雾缭绕,峰、峡、瀑、林遍布千山万壑。

  “谁人识得天子面,归来不看天下山。”凡到过天子山的人,对这些评价都是赞同的。天子山景观奇特,惊险万端。峰高、峰大、峰多,是它的一大特色。峰林之王的代表——御笔峰,它的雄姿,已在国内外多家报刊上展现。

延伸阅读

●张家界名字的传说

  张家界早先并不叫张家界,叫青岩山。为什么后来又叫它张家界呢?这还得从汉留侯张良说起。

  相传,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滥杀功臣,留侯张良为保全性命,辞官隐退江湖,来到青岩山上。从此,他就在这里隐居下来,修仙学道,并留下了一脉张氏子孙。

  为了保护青岩山风水,张良在青岩山南侧植了七棵银杏树。这七棵银杏树长得又高又大,象七个巨人守护着青岩山。许多年后,有个叫张万冲的朝廷官员上青岩山游玩,看中了青岩山,便以这七棵银杏树为界,在每棵银杏树上各刻一字,凑成“指挥使张万冲界”七个字,霸占了青岩山。他的这个蛮横的做法,害得原来住在青岩山上的张氏后代被迫携儿带女远走他乡,流离失所。

  有一天,猎户张家雄进山打猎,看到七棵银杏树都在流着黄水,就像泪人一般。张家雄感到十分惊奇,他在树旁转了几圈,发现树身上的“指挥使张万冲界”七个大字。他恍然大悟,顿时火冒七丈,拔刀将“万冲”二字改为“家雄”。

  张家雄的举动惹恼了张万冲,他调来三百亲兵围住青岩山,要捉拿张家雄,并把原来住在山寨的居民赶到银杏树下,声称如果捉不到张家雄,就要杀害七个童子,用他们的血染红那七个大字。

  危急时刻,已成仙的张良出现,他施展法术,令银杏树干上喷出七股大水,刹时间涌起了狂涛巨浪,把张万冲和他的三百兵马一齐卷到金鞭溪去了。然后,张良又将手中的拂尘向七棵银杏树一指,树上立刻就出现了“人间仙境张家界”七个大字,后人因此山是张良仙人赐名,从此就把青岩山叫做“张家界”。

●猴子山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天子山的猴子坡就居住着一大群猴子。它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茂盛的森林是它们的家园,高耸的石壁是它们的游乐场,清冽的山泉是它们的饮料,遍山野果是它们的食粮。

  它们本来生活得非常安宁幸福,但有一天,它们宁静的生活却被突如其来的祸事搅得面目全非。原来,在猴子坡下不远的山沟里有一个黑岩洞,洞里住着一大帮狐狸,为首的是一个修炼了八百年的狐妖。

  这个狐妖妖术非凡,见到猴子坡风景美丽,便率领着一帮狐子狐孙,强行霸占了猴子坡。猴子们无家可归,流浪到各个山头十分可怜。

  猴王见心中十分愤懑。为了报仇,它径自跋山涉水,来到了花果山水帘洞内,找孙大圣求救。恰巧孙悟空这时正因打了白骨精被唐僧赶回了花果山,心里正有一股闷气没有地方发作。听罢这猴王的叙述顿时怒火冲天,一个筋斗云来到天子山的上空,按往云头朝下一瞧,见那浑身花斑的狐妖果然端坐在猴子坡的一块石墩上,接受狐子狐孙的顶礼膜拜呢。

  孙悟空落下山来,大声喝叱道:“好大胆的妖精,竞敢占我猴儿们的宝地!且吃我老孙一棒!”说罢,举起金箍棒“啪”一下朝对面的石壁上劈去,那狐妖慌忙闪身,一堵石壁劈得粉碎。

  狐妖老妖见悟空武艺高强,妄图逃跑。好在大圣早已赶在狐妖的前面埋伏起来,待狐妖走近,迎头一棒,狐妖上了西天。那些狐子狐孙,见狐妖被杀,一个个跪地求饶。悟空便把它们赶出了天子山。此后,猴子坡便又成了猴子的天下。说也怪,从那以后,天子山再也没见到狐狸的踪影。

小贴士:

●交通:

  张家界火车站至张家界景区33千米,每天中巴(票价10元/人)来往频繁,一小时可到。

●门票:

  张家界森林公园门票245元,另加3元的保险,共248元;黄龙洞65元;龙王洞65元;峰湖62元。

●注意事项:

   1、爬山时最好少带行囊,要穿防滑、软底的运动鞋;

   2、山上天气多变,爬山时记得携带雨具或购买一次性雨披;

   3、夏天爬山记得携带防晒用品、驱蚊水、清凉油。

17.炎帝尝百草救万民——神农架

【必去理由】

  在湖北省的西北部有一处山川交错、峰岭连绵的地方。相传,上古的神农氏曾经在这里遍尝百草,为人民治病。

  由于山高路险,神农氏就搭架上山采药,后来百姓为了纪念神农氏,把这里称为“神农架”。

  神农架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野人”的发现,这给神农架又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先睹为快

  神农架地处长江和汉水间的川鄂交界地带,面积约为3253平方千米,其中森林覆盖率达67%,区内居住有汉、土家、回等民族,人口约7.9万。神农架有个十分气派的称号——华中屋脊,这是因为神农架中的最高峰——神农顶海拔高达3105.4米,为华中第一高峰,故而有此称号。

  神农架最初只是指一座山峰,即今天的小神农架,现在的神农架则指整个神农架林区。神农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开始就有原始人类在此活动,相传炎帝神农氏曾率众在此搭架采药,教人们耕种,故将这里称作神农架。

  神农架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20世纪80年代,在神农架发现了一部民间唱本《黑暗传》,以解释宇宙和人类社会的起源、叙说中国古代历史为主要内容,其特征近似神话史诗,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也填补了华中地区没有发现过长篇神话史诗的空白。

  众所周知,神农架是一片原始森林,其中有种类繁多的动物和植物,很多都濒临灭绝。为什么在别的地方见不到的物种在神农架却可以见到呢?原来,神农架凭借其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在第三、第四纪冰川时期充当了生物界的避难所,至今依旧比较完好地保存着原始森林的特有风貌,其中有金丝猴、金钱豹、华南虎等极为珍稀的动物。因此,神农架于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接纳为成员。

  神农架也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天然药材库,其中有中草药两千多种,包括麝香、熊胆、金钗等名贵药物和头顶一颗珠、文王一支笔、江边一碗水等珍惜草药。其中有60多种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其中,神农架最神秘、引人入胜还在于它拥有一种传奇性动物——“野人”。2500多年来,曾经有过许许多多关于“野人”的报道和传说。20世纪50年代以来,神农架不时有“野人”存在的报告传来,同时专家和“野人”爱好者们也收集到不少有关人形动物活动的证据,但是始终都没有过与人形动物的正面接触。

  1976年5月,中国科学院组织了“鄂西北奇异动物考察队”深入神农架原始林区,探测“野人”足迹,收集到了“野人”的烘便、毛发等实物,测到了“野人”脚印。经初步鉴定,“野人”是一种接近于人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近几年来,又有多名考察队员和游人目睹了“野人”的存在。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捕获到一个活的“野人”,因此神农架“野人”仍是一个谜。

景点导览

●神农顶

  神农顶面积约2平方千米,海拔3105.4米,是名副其实的“华中第一峰”。神农顶终年雾霭茫茫,岩石裸露,长有苔藓和蕨类植物,山腰上则分布着箭竹林带、冷杉林带和高山杜鹃林带,关于这些植物,还有一个美丽的民间故事。

  据说古时山脚下有一对青年男女,男的英俊勇敢,女的秀丽能干,他们彼此相爱。山霸马皇垂涎姑娘的美貌,欲抢回来做“压寨夫人”。

  两人闻讯后逃跑,马皇带人追至山顶,用毒箭射杀了他们。这时神农氏恰好经过,他撒下一把箭竹的种子,将山霸困在竹林里变成蚂蝗;又抚摸青年男女的尸体,于是男的变成挺拔的冷杉,女的变成娇艳的杜鹃,从此他们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风景垭

  风景垭位于神农架主峰西侧,最高处海拔2785米,为神农架主要风景区之一,有“神农第一顶”之誉。

  风景垭原名“巴东垭”,1981年地方普查时,发现这个地方与小神农架的“巴东垭”名字重合,于是就取其风景第一的意思来命名,而这个地方也的确风景如画。

  景区内怪石累累,峰奇谷秀。这些石峰要么盘结曲扭,要么亭亭玉立,要么傲骨嶙峋,要么遮崖蔽天。这些石峰千姿百态,有些好像袅娜多姿的少女一样,有些好像龙钟老人一般,形态各异,光怪陆离,不可名状。

  风景娅四周多草甸、箭竹林、冷杉、高山杜鹃。通常一场大雨过后,晴空中仿佛也能见到云烟滚滚,波澜壮阔,那些终年不衰的雾气云瀑带你置身世外飘然欲仙的境界。

  风景垭垭口掩于箭竹林中,下临深渊,那里古林从生,如柱似笋,云雾也变幻莫测,形成“石林云雨”景观,被誉为“神农第一景”。

  

●板壁岩

  板壁岩位于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内,素以“野人”的出没地和石林倍受游人注目。板壁岩上下箭竹林漫山遍野,密不透风。据说这一带是神农架野人经常出没的地方,箭竹林中经常发现野人的遗迹,毛发,粪便和竹窝。

  板壁岩石林位于神农顶风景区内,若隐若现于箭竹林和冷杉林中,峭似板壁,其中多草甸、箭竹、高山杜鹃,是以秀丽的亚高山自然风光为特色的自然生态旅游景点。

  箭竹林间,时见怪石突兀而起,或高或低,千姿百态,无论观其整体或局部,无论观其正面或侧面,形象神姿皆不相同,又都栩栩如生。

  最惹人注目的是北坡的一尊巨石,从远处看好像骆驼在绿洲上痛饮一样,近看就像群猴在玉树上嬉戏,细看更像猴抱藤跳跃,又母子相偎,或是恋人细语。真是百看不厌,耐人寻味啊!很多画家、摄影家往往要在这尊巨石上耗费上几个小时。

延伸阅读

●神农氏的传说

  神农氏在神农架采药时,登上了回生寨。据传说,这回生寨的还阳药能起死回生,所以称之为“回生寨”。就当神农氏在跨越一座独木小桥时,不慎将《神农本草》竹简失落桥下,此桥因而得名“失书桥”。

  正当神农氏惋惜为难之际,忽然从碧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接上了天庭,成了“药仙”。回生寨从此一年四季香气弥漫,遂改名“留香寨”。

  1985年秋,文物工作者来到留香寨考察,在留香寨下两千米处的红河村发现了一座神农氏骑仙鹤上天庭的清代石刻雕像。这座石刻雕像,竟然与当地民间传说完全吻合,实在令人啧啧称奇。

  我们通过一些史籍方志,可以大体推断出炎帝神农氏的相貌是:神农氏身长八尺七寸,声音宏亮,额角很宽,眉棱圆而突出,胡须很多,鼻子很大,嘴唇很厚。而这些特征正好与这幅骑仙鹤的神农氏的石刻像相同。

  数千年来,炎帝神农氏被老百姓尊为太阳神、农业神、药神、灶神,世世代代为人民所怀念。炎帝神农氏的英名如日月经天,万古长存。

  神农架山高水长,林海苍茫,魅力无穷。而炎帝神农氏的高大形象,将同神农架巍巍群峰一起,就像一座丰碑一样,伟岸地立在华夏大地上,永远矗立在亿万炎黄子孙心中。

●张良弃官修炼

  张公院位于神农架送郎山主峰上,因传说汉初张良晚年曾在此山辟谷修行建有庭院而得名“张公院”。传说张良在密林中建了一个亭阁,常与一些游客谈古论今,吟诗作赋。

  不仅如此,他还常常下山到农户中叙谈,以清泉为酒,以野果、药材为食,每至很晚才尽兴而归,而百姓总是送张良回阁院内,送郎山、张郎阁、张公院因而得名,至今遗址尚存。

  作为汉代开国元勋、刘邦“智囊”的留侯张良,为何要到神农架来辟谷修行呢?此事可从史籍中寻觅端倪。《史记·留侯世家》记述,张良晚年对刘邦说:“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经刘邦特许,张良“乃学辟谷,道引轻身”(意思是不吃五谷,只食中草药等药物,静居行气修仙)。

  在《汉书·张陈王周传》上,也讲到张良“‘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道,欲轻举。”张良晚年目睹刘邦、吕后滥杀功臣,为了明哲保身,只好弃官修行,想要追随赤松子学道登仙。

  赤松子是神农氏的司雨神仙,神农氏在神农架采药后升天成了药仙,而神农架又盛产赤松子辟谷所食的水玉、火芝、柏实等药物。张良欲师从赤松子,唯有到神农架才能实现。因此,依据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可以得知,张良前来神农架寻找赤松子,并服食水玉、火芝、柏实,以利修行得道,就是合情合理,十分自然的了。

小贴士:

●交通:

  神农架的交通以公路为主。林区内的主要干道有209国道,白果树和红花朵省道,酒壶坪和九湖区道相连。境内公路全长1300多千米、贯穿全区南北东西,并与襄樊、十堰、宜昌、兴山、巴东等市县公路联成网络。

  从武汉去神农架可以在新华路长途汽车站乘长途车,每天晚8:00有一班从武汉发往兴山县的卧铺车,第二日早6:00到兴山县,票价为90元/人。兴山有小巴车可到达神农架木鱼镇(60千米),每半小时有一班车,票价为10元/人。

  也可以从武汉坐火车先到十堰(晚上10:00的火车,早上6:00多到十堰),然后到汽车站搭7:30的客车,中午就可以到神农架了。

●门票:

  神农坛风景区40元/人;神农坛篝火晚会40元/人;神农溪漂流120元/人。

●注意事项:

  1、神农架原始森林很大,交通不发达,很多地方不对游人开放,为防止在森林中迷路,最好请一名导游。

  2、晚上记得看看山里的星星,又大又亮又多,而且离人特别近。

18.黄河之水天上来——壶口瀑布

【必去理由】

  有人说壶口瀑布是可以触摸的威风锣鼓,是可以凝视的黄河大合唱。

  壶口瀑布包含着我们先祖自强不息的精神,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丰富智慧,铭刻着古老的黄河文化印记。壶口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见黄河心不死。”有时间,请一定去壶口瀑布走一走,看一看。

先睹为快

  悠久的历史,壮丽的山川造就了许多壮丽的景观。而号称“天下第一黄色大瀑布”的吉县壶口瀑布就是其中的一个。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省吉县和陕西省宜川县之间,在山西吉县城西南25千米黄河之中。

  壶口瀑布景区面积约100平方千米,为山西省著名风景名胜区,1988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现为国家4A景区。

  要提到壶口瀑布,先要讲述一下黄河的发源。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从高山流向大海,从远古流到今天,是高高的巴颜喀拉山孕育了她。黄河向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在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时由于受到了吕梁山脉的阻挡,转南进入著名的晋陕大峡谷之中。

  黄河数百米的水面当留到下游的龙王辿时,由于受到河床走势的影响,滔滔河水骤然收敛成约50余米,倾泻在落差30多米的石槽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瀑布,看起来就像从茶壶中往外到水,故形象的称她为“壶口瀑布”。

  在《书·禹贡》中只用了八个字:“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壶口瀑布的形象跃然纸上。由于壶口瀑布的落差之大和水势之猛,形成了她独有的景观。

  水由于惯力跌入几十米深的深潭中,激起数十米的水雾,这个景观就是“水底冒烟”。有时天气好时,遇上太阳光的折射,还会看见一条彩虹横跨两岸。

  其实,壶口瀑布不仅有“水底冒烟”奇景,更有“旱地行船”之说。上游船只能到达这里,必须离水登陆,经人抬或车运绕过壶口(即所谓“旱地行船”)方可入水续航,千百年来,没有任何改变。这些壮观的美景,往往是艺术家、诗人们最爱捕捉的瞬间,伟大诗人李白就在这里留下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豪情万丈的诗句。

  每当春秋季节水清之时,在阳光的照射直下,彩虹随波涛飞舞,景色奇丽。明陈维藩《壶口秋风》诗有“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句,可谓真实写照。

  到了冬天,平日里“湍势吼千牛”的壶口瀑布,也呈现出了别样的风情:黄河水倔强地从两岸形状各异的冰凌、层层叠叠的冰块中飞流直下。它激起的水雾在阳光下映射出美丽的彩虹,瀑布下搭起美丽的冰桥,令人不禁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走过宽阔的河滩,人可以与壶口瀑布进行近距离地接触。非汛期时节,只要稍有胆量的人,便可以沿着凹进石崖的一道被水冲刷的石槽绕到瀑布内,在那里领略铺天盖地的洪流从头顶越过的那种惊涛骇浪的视觉体验,这与《黄河大合唱》给人的精神洗礼一样荡气回肠。

景点导览

●十里龙槽

   十里龙槽全长4200米,宽30~50米,两侧中生界砂岩高15~20米,是全黄河最狭窄的地方。在河道约束下,黄河水奔腾咆哮,浊浪翻滚回旋,展现出磅礴的气势。

  在十里龙槽的上下基岩上,到处可见水流冲蚀槽及大大小小流水携带砂砾的圆形坑,这便是著名的“石窝宝镜”。

  龙槽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滚滚的黄河水千万年来冲刷切割的结果。由于壶口瀑布终年累月的向下冲击,河床上的深壕每年都在加长,至今已有10里之远,恰似一条匍匐在地的长龙,故名十里龙槽。

●孟门山

  孟门山在黄河中央,从不同的方向看有不同的风采,人称“俯视如门,仰视如山,侧视似舟”。孟门山其实是一块巨石,伫立在壶口瀑布往下3000米的河道中,人们称它为“孟门山”,上面还镌刻着“卧镇狂流”四个大字。

  孟门山距离壶口约2500米,河水被巨石一分为二。这块奇石使得河水分流,俯视如门,故有孟门之称。

  孟门山虽“临危若坠”,但“卧镇狂流”,“任水涨滔天,终不能没”,实为壶口之下一大景观。

  说来甚怪,河水至此,就乖乖地分成两路,从巨石两测飞泻而过,然后又合流为一,真是一大奇景。

  另外,这里又是人们观赏“孟门夜月”的地方。每当农历月半,在黑夜造访孟门,可见河底明月高悬。站北向南望去,可见水中明月分为两排飞舞而下;从南向北望去,又见水里明月合二而一迎面而来。河水出孟门之后,以“奔腾到海不复回”的态势,直至相距65千米处的龙门。

●壶口冰桥

  冬日的壶口上游,黄河上布满漂流的冰凌片,人们可以清晰得看到,水量显然比夏季小了许多。壶口水虽没有几个月前那么壮观,但波涛声依旧,在周围冰冻的映衬下,此时的壶口别有一番趣味。

  因气候原因,壶口下游约50多米处开始形成了冰桥。由于十里龙槽比较狭窄,上游下来的冰凌便在这里逐渐堆积,并逐渐形成冰桥。

  每到冬天,黄河上游的水夹杂着大小不等的冰块涌至壶口,于是便叠摞堆积起来,和石岸相平,形成了连接陕西、山西冬季的天然通道。

  据有经验的老人说,冬天人们过“冰桥”时,只要顺着狐仙的脚印走,可以确保安全,万无一失。但如今,壶口下游已经建起一座大桥,人们再也不必靠“狐仙引路”冒险过河了。

延伸阅读

●壶口瀑布四季风采

  由于四季气候和水量的差异,壶口景色会随着季节而有所改变。壶口瀑布最佳观赏期分为两段:

  一是春季4~5月份,正值农历三月间,此时漫山遍野的山桃花已经全然盛开,岸边冻结的冰崖消融,称为“三月桃花汛”。此时来到壶口瀑布,既可以领路瀑布的雄姿,也可以尽观桃花的曼妙多姿,真是一举两得;

  二是秋季9~11月份雨季刚过去时,河边众多的山泉小溪汇集着大量清流流过,在阵阵秋风的吹动下,常有彩虹出现,叫做“壶口秋风”。这个时期水大而稳,瀑布宽度可达千米左右。主瀑难以接近,但远远望去,烟波浩淼,威武雄壮。大浪卷着泡沫奔腾咆哮,以翻江倒海的姿态飞流而下。此情此景,单靠笔墨真的难以形容;

  数九寒冬,壶口瀑布又换上了另一副银装玉砌的外衣,在耀眼的冰瀑面上,涌下一股股清凉的河水。在瀑布周围的石壁上,挂满了长短粗细不一的冰溜溜,配上河中翻滚的碧浪,更显示出一幅北国特有的自然风光。

●壶口瀑布的传说三则

  壶口瀑布有很多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有以下三个:

第一则 “禹凿孟门”

  相传尧舜时期,黄河水流到壶口,因受益门山堵阻,平阳一带时常遭受到严重水灾。尧派鲸治水未成,又派禹去治水。大禹仔细了解了壶口至龙门的地形,决定采取疏通河道的方法来治理洪水。孟门山在龙门之北,治水便从孟门山开始。

  为了不让洪水淹掉孟门山,大禹组织了众多民众从孟门山的两边挖通河床,并在山顶凿“镇河石牛”。石牛凭着威神的指引,引领河水顺河道而行,不准淹掉孟门山,也不许泛滥成灾。所以几千年来,不论洪水多大,浪头多猛,从来没有淹没过孟门山。

第二则 禹帽峰的故事

  传说大禹在壶口治水,劳动之余便在一条小溪旁休息、饮水。一日正值烈日当空,大禹和大家劳动了很长时间,又疲倦,又口渴,便到老地方休息。他随手将帽子挂在旁边的山头上。

  正在饮水时,治水的群众急匆匆地赶了过来,叫大禹去解决治水难题。大禹见情况紧急,立即随人到了工地。没想到,大禹走后,他挂在山头上的帽子就和山峰变成了一体,山头变得和帽子一模一样,上有帽顶,下有帽沿。后来人们便把这座山叫做“禹帽峰”。

第三则 神龟峰的传说

  有一只大乌龟长期潜在黄河水底,它神通广大,既可以滚动巨石,可犁通河床,故称“神龟”。有一天,它在孟门山下的河底翻动巨石,正巧碰上神牛奉禹之命往山上拉运巨石。

  神牛不知它拉运的那块巨石正是神龟翻动的巨石,惊动了神龟。神龟大叫一声,跳到东岸,翻动河水,显出一道金光,没想到,它的这个举动使得神牛受了惊吓,神牛放开巨石,随着一声巨响,一下跳到河的西岸。

  那一天,民众又来上工,只见神龟和神牛都不能动了。后来神龟变成了神龟峰,神牛也遵从禹王旨意变成了镇河石牛。如今两峰隔河相望,站在两峰之上均可望见黄河。

小贴士:

●交通:

  从延安到壶口有专线车(车费26元,行程约4小时)。

●门票:

  61元/人。

●开放时间:

  8:00~18:00。

19.天下名景第一山——黄山

【必去理由】

  黄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避暑胜地。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并与长江、长城、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

先睹为快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属中国南岭山脉的部分,全山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部分,面积约154平方千米。

  黄山在中国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的意思,因为山上岩石多呈青黑色,所以古人就给它起了这样一个名字。传说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大业、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道仙。

  唐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这个说法,于是,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间,他下了一道诏书,将黟山改名黄山。意思是,这座山是黄帝的山。从那以后,黄山这个名字就一直沿用到现在。

  黄山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是世界游览胜地。黄山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8米。黄山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是大自然造化中的奇迹。山中的温泉、云谷、松谷、北海、玉屏、钓桥六大景区,风光旖旎,美不胜收。

  同时,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黄山气候宜人,是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它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 庐山之瀑,衡山之烟云,雁荡山之奇石,峨眉山之秀美,黄山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曾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突出了黄山在一代旅行家心中的地位。

  在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黄山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大自然以其魔术师般的双手,塑造了黄山那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令人倾倒,令人心醉。

  黄山伟大的自然美,使无数诗人、画家为之赞叹和陶醉,产生无法抑制的创作激情,留下了不可计数的艺术作品。从盛唐到晚清的1200年间,仅就赞美黄山的诗词来说,现在可以查到的就有两万多首。

  在绘画方面,以体现黄山俊美恬静的黄山画派,更是成为黄山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明珠。黄山画派的大师们不断从黄山山水中吸取养分,来丰富自己的艺术创作,他们以凝重简练的笔墨、明快秀丽的构图和清高悲壮的风格、深沉宏达的旨意,在画坛独树一帜。黄山哺育了各个时代的许多艺术家,艺术家们又赋予黄山以艺术的生命。

  今天,黄山以其壮丽的景色——生长在花岗岩石上的奇松和浮现在云海中的怪石而著称,吸引了从四面八方来到这个风景胜地的游客、诗人、画家和摄影家而言,黄山具有永恒的魅力。

景点导览

●西海大峡谷

  西海大峡谷位于黄山西海景区,这里被称为“梦幻景区”,“梦幻景区”的一大特色是景点集中,以奇秀著称。

  这一景区是从西海的排云亭过步仙桥到天海这一段,这里怪石林立,山道鬼斧神工,步仙桥更是巧夺天工。

  西海大峡谷峰峦林立:石柱峰、石床峰、双笋峰、薄刀峰、牌坊峰、松林峰,还有无数尚不知名的山峰,围成一个巨大无朋的空间,既巍峨壮观,又秀丽奇特。

  尤为独特之处在于,这里的山体不同于别处的山峰那样峭拔挺立、以雄伟见长,而是状如刀劈斧砍般巨型石片垒积木似地堆积起来,远看形成破碎状的峰林,有摇摇欲坠之感,其实却壁立千仞,稳如泰山。

  在这里观赏,可谓是无处不景,无景不奇。人们只要稍微移动脚步,就会见到不一样的风景,而且景色处处异常俊美,让人有坠入画中的感觉,实在是令人慨叹。这里最精彩的一段要数快到步仙桥的那段人工修的栈道,在如此险峻之处却能同时体会到黄山的峰、石、云、松之美。

●天都峰:

  天都峰位于黄山东部,在莲花峰的对面,离玉屏峰约1000米。天都峰为黄山三大主峰之一,海拔1810米,在黄山群峰中,天都峰是最为险峻的山峰,古人把其视为“群仙所都”,所以取名天都峰。

  相传唐代岛云和尚历经千险,终于到达了峰顶,是现存文字记载中登上天都峰的第一人。他曾在绝壁上留下《登天都峰》一诗:“盘空千万仞,险若上丹梯;迥入天都里,回看鸟道低。他山青点点,远水白凄凄;欲下前峰瞑,岩间宿锦鸡。”由此可见天都峰之险峻。

  游客一路需手攀石栏,铁索,走完一段陡峻奇险的“天梯”,跨过“天桥”,越过著名的鲫鱼背,才能到达峰顶。鲫鱼背是一段隆起的峰岗,长约10余米,宽仅一米,两侧万丈深渊,十分险峻

  不过也不用太担心,经过黄山建设者们的辛苦开拓,现在的天都峰登峰道路已经是有惊无险。

  天都峰顶非常开阔,顶山有石室嵌立,可容数十人。在石室外有一块奇石,形如醉仙斜卧,名为“仙人把洞门”。另外还有一个名为“天都仙桃”的石头,就像一个桃子一样。在峰顶有“登峰造极”的石刻,游客从此极目远眺,可以体会到远山相接,千峰竞秀的意境。古诗有云“任他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正是天都美景的最佳写照。

●玉屏峰

  玉屏峰介于天都峰和莲花峰之间,为36小峰之一,海拔1716米。峰壁如玉雕屏风,故名“玉屏峰”。

  明代普门和尚曾在峰上为文殊菩萨建了一座文殊院,今在其旧址建王屏楼宾馆,楼距峰巅36米。旧有谚语 “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评述:“一光明顶之旷,桃花源之幽,石笋矼之奇,各擅其异,唯文殊院兼收之。”

  清人汪土宏有诗赞曰:“玉屏峙霄汉,鸟道度松门。昨日登临处,诸峰展底存;云今甘在下,嶂出尔何尊。极目无穷尽,空青抹一痕。”明徐霞客游此,赞叹不已:“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楼,两峰秀色,俱手可挽。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这都是对玉屏峰绝佳的赞叹。

  峰壁刻有***“江山如此多娇”和**“风景如画”的手迹,狮石上刻有刘伯承所题《与皖南抗日诸老同志游黄山》的诗篇,又有“一览众山小”、“黄山第一处”、“云海大千”、“宇宙大观”、“别有天”、“佛陀境”等大量古今石刻,内容气势磅碍,书法艺术精湛,是绝好的人文景观。?

  玉屏峰前有一个如平台一样的巨石,左有青狮石、迎客松;右有白象石、送客松、立雪台,登台四眺,景色奇丽绝美。1996年9月,玉屏峰开通了玉屏索道,又为玉屏峰增添新景。

延伸阅读

●飞来石的传说

  相传,宋代有个叫单福的石匠,他专门造桥,一生修了不少桥。他的年纪越来越大,一心想给自己家乡也建造一座桥,但是叹息没有帮手。

  他的膝下只有一女名叫小姣,长得聪明美丽。小娇深知父亲的心思,要求帮助父亲修桥。可是修桥是件苦差使,小女子怎么受得了,所以单福不答应女儿的要求。小姣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单福无可奈何,最终含泪点头。他又找来三个徒弟帮忙,不久就干起来了。

  由于开山运石的非常劳累,大徒弟和二徒弟先后都溜走了。单福父女和三徒弟铁了心要修桥,继续在风雨里苦干。可是,一晃好几年过去了,运到江边的石头只有一小堆,这样下去就是累死,桥也建不起来。

  小姣一咬牙,请人写了“卖身修桥”四个大字,插了个草标,坐到江边石堆旁。一连三天,来看的人无数,但望望滔滔的江水,又都摇摇头走了。这天,忽然来了个瘸子,身背一把扇子,摘了草标,问小姣愿不愿意跟他走,小姣回答说:“什么时候把修桥的石头全运到江边,什么时候跟你走。”她没有想到,这瘸子原来是八仙中的铁拐李,他见到他们自愿为百姓修桥,专门来帮助他们。

  铁拐李挤出人群,腾云驾雾来到百里外的大山,从背上拿下扇子,对着单福和三徒弟开出的石头扇起来。石头纷纷飞了起来,又纷纷都落在江边。铁拐李还怕不够,又对身下立着的一块巨石扇了三扇子,他站在巨石上飞到江边。只听单福大声说:“石头够了!”他便驾起云头,飘游起来,游到黄山,见黄山风景秀丽,便将石头落下。从此,这飞来石就给黄山增添了绝妙的一景。

●仙人翻桌的传说

  在东海风景区有一个四腿向上的石桌,像是有意翻倒在地一样,故名“仙人翻桌”。相传古时候,黄山是一片汪洋大海,有黄、黑、白、青、赤五条龙,他们分别住在黄山的前海,后海、东海、后海、西海、和天海,号称“五海龙王”。

  一天,黄山东海龙王做寿,前海、后海、东第、后海、西海和天海的龙王、龙妃带着龙子、龙女、龙孙、一起到东海龙宫为东海龙王祝寿。一时间,东海龙宫里仙乐飘飘,热闹非凡。

  隆重的祝寿仪式完毕后,一百多桌的御宴开始了,天下美酒美味应有尽有。酒宴从下午,一直延续到天黑,可是龙王们仍不肯散席,还在狂饮。后海和西海的两位龙王——黑龙和青龙喝得酩酊大醉。他们醉后失态,只见青龙忽地跳到桌子上,飞起一脚,立刻碗碟横飞,黑龙也不甘示弱,也飞起一脚,立即把一张八仙桌踢到了高空,比天都峰还高出四十八丈。

  只见八仙桌在空中翻了几个筋斗,打了几个转,又落在原来的地方。这一来,把宾客们吓得魂不附体,纷纷走散。有诗咏其事曰:“四海游龙聚一堂,为王庆寿喜飞觞。沉欢喝得酩酊醉,心血来潮闹一场。”

  想这东海龙王做寿,龙王们酒醉闹事,不知已经过了几万载。可是,当时被黑龙踢翻的桌子,至今依然四脚朝天,它为黄山东海风景区增添了一处天然名胜。

小贴士:

●交通:

  皖赣铁路横贯黄山市境,每逢节假日,黄山也是最多开行旅游专列的景点之一。黄山火车站位于黄山市中心,与汽车站近邻,步行仅3分钟左右,往来黄山风景区的公共汽车,大多都会在火车站附近停靠等客,方便游客往来各个景区。

●门票:

  黄山门票:200元/人; 翡翠谷:(情人谷)50元/人;九龙瀑:25元/人;石门峡:30元;云谷缆车:66元/人/单程;玉屏缆车:66元/人/单程;太平缆车:66元/人/单程。

●注意事项:

1、高山风大,寒冷,穿羽绒衣戴风雪帽为好;

2、冬季雨雪多,路滑,宜穿旅游鞋,如套上草鞋更好,同时别忘了带手杖与手套;

3、如体力不支,可坐缆车登山,既舒适又安全。

20.藏羚羊的家园——可可西里

【必去理由】

  可可西里气候严酷,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生命的禁区”。

  然而正因为如此,给高原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也正因为如此,可可西里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

先睹为快

  可可西里蒙语意为“青色的山梁”,也有人说是“美丽的少女”。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北有昆仑雪山,南接唐古拉山,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可可西里是青藏铁路穿越的我国最大“无人区”,除此之外,它还是目前我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可可西里自然景观独特,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其中,一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就超过100个。这里现代冰川分布广泛,冰川面积达1800平方千米,形成了独特的雪域景观:雪山,峡谷,石林,石环,盐湖边盛开的朵朵“盐花”以及冰川下热气蒸腾的沸泉等,都给人带来粗犷、唯美的视觉体验。

????除了景致独特之外,可可西里还素有青藏高原“动物王国”的美誉。这里动物资源的特点是种群大、数量多,栖息着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雪豹、棕熊等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同时,蓝天白云下飞翔着金雕、黑颈鹤、大天鹅等鸟类,湖中游动着裸腹叶须鱼等鱼类,这些均为青藏高原特有物种。

  最为突出的是藏羚羊,它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是我国特有物种,群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严禁贸易的濒危动物。

  在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到5月底、6月初,成群结队的临产藏羚羊从保护区东部向腹地卓乃湖、太阳湖一带大规模迁徙产仔,数万只母藏羚羊在湖畔集中分娩,场景十分壮观。

  近年来,藏羚羊的命运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英勇的反盗猎勇士在可可西里方圆4万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与武装盗猎分子展开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从1995年以来,各种环境保护组织以及多位志愿者们,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的生态环境不断地努力着,有的志愿者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由于加大了对武装盗猎藏羚羊的打击力度以及生态环境改善,可可西里保护区及周边地区藏羚羊种群数量逐年恢复,目前已接近6万只。

  2005年7月24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建立首个野生动物科研站,建筑面积260多平方米。主要是对可可西里一带的野生动物的研究,只主要从种群、生活习性、繁殖迁移等方面开展基础性研究,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对今后更加有效地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如今,沿青藏公路驱车经过可可西里时,公路两旁自由自在活动的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驴等高原珍稀野生动物会让游客大饱眼福。乘坐青藏铁路旅客列车进藏的游客也可以在车内或铁路沿线设立的观景站台欣赏到可可西里风光及“生命禁区”里轻盈、俊美、奔跑如飞的藏羚羊。

景点导览

●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

  1994年1月18日,治多县西部工委书记索南达杰为保护藏羚羊,一人同18名偷猎者枪战,英勇牺牲。

  在热心人士杨欣的努力下,1996年5月,中国民间第一个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奠基。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位于可可西里东侧的昆仑山脚下治多县境内,于1997年9月10日正式建成。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作为可可西里反偷猎工作的最前沿基地,促进了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的进程。

  1998年8月在企业家和志愿者们的资助下,又增建了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太阳能取暖设备和全自动微电脑控制的柴油锅炉取暖装置、800瓦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设备、高空了望塔、多功能厅、厨房、卫生间等。

  1999年9月,在香港地球之友的资助下,完成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强化木地板的铺设,以及储藏室、道路的建设,并完善了生活设施。同年策划“长江源”环保纪念碑,当年的6月5日,由***主席题词的“长江源”环保纪念碑在沱沱河沿落成。

  2000年,通过义卖《长江源》画册,保护站又装备了1400瓦风光发电装置,年底又装备了电脑、卫星电话,新购买了一辆北京吉普车。至此,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设施为整个长江源区所有单位中最好的配置,为志愿者机制的实施作好准备。

  2001年1月1日,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志愿者机制开始启动。到2002年,共计有200多名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在保护站志愿服务……

●可可西里原始风光

  可可西里,西藏昆仑山下的一片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的无人区。以风光纯朴、生态原始而闻名的“游客禁区”,在2006年首次向游客开放。不过,和别的旅游景点不同,到可可西里旅游的第一个项目是体检。

  由于可可西里特殊的地理环境,游客必须有野外生存经验,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然而更重要的,是对大自然的热爱。

  可可西里由雪山、高原、草地、湖泊这四个元素组成。

  雪山连绵起伏,有高有矮,高的耸入云端,轻易不露真容,矮的就干脆连成一片,没头没尾的只是一片白色。

  这里的湖泊是人们所见到最干净的,因为它是中国河流的源头,湖水是直接从雪山上流下来的。湖水有的是蓝色的,直到走近了才发现原来它清澈见底;有的是绿色的,用手捧起来尝一口,雪山的味道从嘴巴直入心脾,直到五脏六腑都凉遍。

  这里的草地就像一个彩色的毯子一样,红黄蓝绿紫,什么颜色都有,红的是红景天,这种名贵的中药材在这里随处可见,连天连地的一片又一片地生长着;黄的是普通草,藏羚羊最喜欢品尝;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各种植物,在可可西里愉快地生长着,它们有着超强的生命力。

延伸阅读

●杰桑·索南达杰的事迹

  杰桑·索南达杰是治多县索加乡人,生于1954年,1974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他毕业后要求返回治多县工作,从学校教师做起,先后担任县文教局局长、索加乡党委书记、治多县县委副书记。

  可可西里人迹罕见,这里横行着许多专门盗猎珍贵野生动物的犯罪团伙。在时任青海省治多县委副书记杰桑·索南达杰领导下,成立了我国第一支武装反偷猎队伍——西部工委。在索南达杰任县委副书记期间,十多次带领队员们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足迹遍布可可西里,与偷猎者作不懈的斗争。

  1994年1月,索南达杰率领4名工作人员在可可西里太阳湖附近抓获了20个偷猎者。偷猎者中有两个伤病员,索南达杰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派2个工作人员押送他们连夜赶往几百千米外的格尔木治疗,自己则和另一个工作人员押送18名偷猎者和缴获的车队,索南达杰留在最后一辆车上压阵。

  偷猎团伙见执法者人少乘机反扑,将第一辆上带路的工作人员击昏并抢夺了武器。疯狂的盗猎者们埋伏了起来,用猎杀藏羚羊的方法对准索南达杰来的方向——等他一靠近,打开车灯,照射着他,十几条枪同时开火——索南达杰倒在了血泊里,身边是截获的两卡车2000余张藏羚羊皮。

  等增援人员赶到时已经是五天后了,索南达杰临死都保持着半蹲举枪射击的姿势,可可西里-40℃的严寒早已把他冻成了一尊青藏高原上不屈的冰雕。那一年,索南达杰刚好40岁,正是人生的盛年。

  那时正值春节,然而治多县全县没有歌声,没有舞蹈,没有请客喝酒,也没有人出去转山转经。他们请来了大活佛,为这位英勇悲壮的藏族汉子举行了火葬。按照藏族的习俗,人死后一般进行**或水葬。火葬,是给活佛的待遇。

  1997年,为保护这里的动植物资源,环保志愿者杨欣自筹资金20多万元,在海拔4500米的可可西里腹地治多县境内建起索南达杰保护站。高约20米的花岗石纪念碑上书写着“功盖昆仑,音容长在”八个字,概括了英雄悲壮而光荣的一生。

  碑上还有索南达杰的黑白遗像,微微卷曲的头发和腮颊上胡须给人以骠悍不屈的印象,烈士威武的脸上充满坚毅而乐观。英雄不死,壮志长存!英雄的精神永远留存在人们的心中。

小贴士:

●最佳旅游时间:

  7月至9月为最佳旅游时间,气温适宜,节日也较多。春天风沙大,秋天走最好,但是时间比较短。

  

●注意事项:

  可可西里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客要严格遵守保护区管理规定,不要随意开车在公路路基下的保护区内行驶。如果遇到藏羚羊等野生动物,不要随意追逐拍照。

21.世界上最神秘的沙漠——塔克拉玛干

【必去理由】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四面为高山环绕,充满了奇幻和神秘的色彩。

  塔克拉玛干沙漠有顽强的沙生植物植被,尚存于沙漠中的湖泊和绿洲,还有生存于沙漠中的野生动物和飞禽昆虫等;特别是被深埋于沙海中的丝路遗址、远古村落、地下石油及多种金属矿藏都被笼罩在神奇的迷雾之中,都等着人们去探寻。

先睹为快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中心,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约400千米,面积33.76万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在维吾尔语中,“塔克拉玛干”是“进去出不来”的意思。虽然沙漠有天山和昆仑山雪水的补给,有矿化度极高的咸水,但因其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平均蒸发量高达2500~3400毫米,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00多倍,就算加上那些补给之水,也对沙漠的干旱起不了什么作用。在炎热的夏季,其腹地沙表温度最高可达73℃。

  由于整个沙漠受西北和南北两个盛行风向的交叉影响,风沙活动十分频繁而剧烈。全年有1/3是风沙日,大风风速每秒达300米,流动沙丘占80%以上。据测算,底矮的沙丘每年可移动约20米,近1000年来,整个沙漠向南伸延了约100千米。丝路古道南道的精绝、小宛、戎卢、圩弥、渠乐、楼兰等古代城镇和许多村落都被流沙所湮没。

  1894年,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带领4个人和8只骆驼计划穿越沙海,而正是这次穿越,几乎使所有人送了命。事后,斯文·赫定回忆那次穿越,在他的探险游记中惊魂未定地把这里称作“死亡之海”。

  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诱惑力的一个。沙漠中心是典型大陆性气候,风沙强烈,沙漠流动沙丘的面积很大,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最高达300米左右。沙丘类型复杂多样,复合型沙山和沙垄,就像憩息在大地上的条条巨龙一样,而塔型沙丘群,则呈现成各种蜂窝状、羽毛状、鱼鳞状沙丘,变幻莫测,让人眼花缭乱。

  白天,塔克拉玛干赤日炎炎,银沙刺眼,沙面温度有时高达70~80℃。这么高的温度,使得地表景物飘忽不定,也因为这个原因,沙漠旅人常常会看到远方出现朦朦胧胧的“海市蜃楼”。

  沙漠四周,沿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车而臣河两岸,生长发育着密集的胡杨林和怪柳灌木,形成“沙海绿岛”。特别是纵贯沙漠的和阗河两岸,长生芦苇、胡杨等多种沙生野草,构成沙漠中的“绿色走廊”,“走廊”内流水潺潺,绿洲相连。不仅如此,林带中还住着野兔、小鸟等动物,这些都为“死亡之海”增添了一点生机。

景点导览

●胡杨森林公园

  1993年,在塔里木河畔建立了我国首家沙漠胡杨森林公园,占地5000余亩。胡杨森林公园分布着世界最大的原始胡杨森林,沙漠胡杨森林构成了公园主体。胡杨森林公园距轮台县城约80千米,地处塔里木胡杨保护区的核心部位,在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河畔。

  公园内色彩绚丽多变,绿树、碧水、蓝天,犹如一幅浓重的水墨画。秋初时胡杨林黄绿相间,深秋一片金黄,煞是好看。

  据说全世界胡杨林有10%在中国,而中国的胡杨林有90%在塔里木河畔。胡杨树的祖先远在一亿三千五百万年前就出现了,被称为“第三纪活化石”,是世界最古老的一种杨树。

  正因为它的古老和原始,其历史价值是任何树种所不能与之相比的。胡杨树有“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强大生命力,嬴得了人们的敬仰,吸引着众多旅游者前往瞻仰。?

●罗布人村寨

  罗布人村寨位于尉犁县西南的琼库勒牧场,距库尔勒市80千米。此处有千姿百态的原始胡杨林,塔里木河与渭干河在这里交相辉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望无际。

  罗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划独木舟、食烤鱼、操罗布泊方言的罗布民族就生长在这里。

  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其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旅游者在此可涉河水、穿森林、骑骆驼观沙海;可滑沙,乘舟,听罗布人演唱民歌,围着篝火观看罗布舞蹈,睡茅屋,领略古老的罗布民族风情,享受回归大自然的乐趣。?

●尼雅遗址

  尼雅遗址位于民丰县城以北150千米的尼雅河尾闾,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腹心地带。1901年,由斯坦因首次发现尼雅遗址。1906年,他再度对该遗址进行调查发掘,斯坦因两次共发掘废址53处,掘获卢文木简721件,汉文木简、木牍数件,以及武器、乐器、毛织物、丝织品、家具、建筑物件、工艺品和稷、粟等粮食作物。同时,他还对遗址进行了测绘。其考察成果公布后,轰动了全世界。

  继斯坦因之后,1905年,美国人亨延顿,1911年日本人桔瑞超等亦先后来到尼雅遗址进行发掘考察。此后,斯坦因于1913年和1931年又来过两次。

  解放后,新疆博物馆等单位组织专业队伍对尼雅遗址进行了多次产抢救性调查清理,1959年发掘的东汉夫妇合葬墓是新疆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墓中出土了两具干尸和一批珍贵文物,其中蓝底卉染棉布残片和棉布裤,被认为是我国迄今所见的最早棉织物。

  从1989年起,新疆文化厅与日本小岛康誉为首的有关学术团体,有计划地开展了中日尼雅遗址联合调查与考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延伸阅读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人们渴望能引来天山和昆仑山的冰雪融水浇灌干旱的塔里木盆地。一位神仙很慈悲,被百姓的真诚所感动,想帮助穷困的百姓们。他拿出了两件宝贝:一件是金斧子,一件是金钥匙,神仙把金斧子给了哈萨克人,哈萨克人用它劈开了阿尔泰山,引来清清的山泉水,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他想把金钥匙交给维吾尔族人,让他们打开塔里木盆地的宝库,不幸的是,金钥匙被神仙的小女儿玛格萨丢失了。神仙得知此事大发雷霆,一怒之下将女儿囚禁在塔里木盆地,从此盆地中央就变成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多年后的今天,石油工人找回了象征着幸福的“金钥匙”,打开了宝库的大门。从此,滚滚的原油和储量丰富的天然气被开发出来,为人民带来巨大的财富。

  还有一种传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缘,轮台县野云沟乡和库尔楚以南,骑骆驼要走两天之遥的沙漠中,有一个神秘去处,当地人叫“夏里苦岱克”(意为枯林中的街市)。

  传说那里远远地就可看到一片绿洲,其中朦朦胧胧的能见到湖光水色,清澈的湖面碧波荡漾,金色的胡杨倒影在泛起涟漪的湖面……待人们走近古城,影影绰绰还可看见城墙、宫殿、大街小巷,还能听见里面有鸡鸣、狗叫……

  这一带的人对古城有很多神奇的说法。说古城中街市房屋都建设得很好,就是不见一个人。城中弯腰即可捡到玉石玛瑙、金银珠宝,散落的钱币更是遍地都是,但是谁也不能把它们扛出沙漠,因为出了古城就会遇到黑风暴。

  20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按这种传说,雇了当地人当向导,备了7匹毛驴和骆驼向沙漠中进发,企图发现这座古城。但最终还是在沙漠和胡杨林中迷了路,只得沮丧地放起了寻找古城的想法。

  还有一则关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城的传说:在且末县以北?100多千米车尔臣河的一条已干涸的支流尽头,有一个被风沙半埋的古城。曾经有人拣到从沙中吹出的木牍、木箱和金银饰品,带出沙漠后被文物贩子骗走。

  据史料记载,善鄯王国最后灭亡于且末。沮渠安周攻打善鄯,善鄯王之子率领着5000国民降安周,后随其回到吐鲁番地区。

  善鄯王比龙带四千国民携王室家眷以及国中财产,西逃且末。且末古城应在今天距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100~150千米的沙海之中。

小贴士:

●最佳旅游时间:

  通常10月至次年~4月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的最佳季节,在这期间不会出现沙尘暴,4~5月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风季,每隔几天就要刮两三天的暴风,夏季沙漠干热难忍,都不适合沙漠探险。冬季是全自助徒步沙漠的最佳季节,白天气温在-5℃左右,夜里气温在-15~-30℃之间,白天行军不至于出汗太多,也没有寒风瑟瑟的感觉。

●注意事项:

  1、八九月份,这时天气已经开始凉爽,瓜果也已经成熟,对于远道而来的游客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两点更重要的呢。卖东西都是以千克论的,千万别搞错了,多付给人家一倍的钱。入乡随俗,暂时先放弃吃猪肉的习惯,这样会处处都方便一些。

  2、个人携带的摄影器材要做好防沙、防土处理,在有缝隙的地方尽量用透明胶纸封好。 多携带水果、蔬菜。最好多带苹果,可以在干燥的环境里有效的补充水分。秋天穿越塔克拉玛干要有保暖的准备,气温有时可达0℃。

22.人间最美的“绿色净土”——呼伦贝尔大草原

【必去理由】

  呼伦贝尔草原是内蒙古草原风光最为绚丽的地方,拥有一亿多亩草场,两亿多亩森林,500多个湖泊,3000多条河流。

  辽阔无边的大草原像是一块天工织就的绿色巨毯,步行其上,那种感觉非常美妙。而绿草与蓝天相接处,牛羊相互追逐,牧人举鞭歌唱,处处都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致。

先睹为快

  内蒙古地势高而平坦,境内有上千个大小湖泊。在广阔平坦的蒙古高原上,除了大兴安岭和大青山山脉之外,大部分是平缓的原野。在祖国雄鸡形版图上方,有一个酷似鸡冠的地方,那就是世界闻名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她被誉为“北国碧玉”。

  著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绿波千里,一望无垠。每当微风吹过,羊群就像流云飞絮一般,点缀在郁郁葱葱的绿草之间,让草原风光显得更为绮丽,令人心旷神怡。

  呼伦贝尔草原东起大兴安岭西麓,西邻中蒙、中俄边境,北起额市根河南界,南至中蒙边界,东西300千米,南北200千米,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面积占80%。

  一般海拔为650~1200米,有天然种子植物653种,菊科最多。牧草茂密,每平方米生长20多种上百株牧草。天然芦苇70多万亩,药材428种,兽类35种,禽类241种,鱼类60余种。草原白蘑、秀丽白虾、三河牛、蒙古羊、享誉国内外。

  呼伦贝尔现有人口266万,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其中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汉满、俄罗斯等36个民族组成。

  呼伦贝尔得名于呼伦和贝尔两大湖泊。呼伦的蒙语大意为“水獭”,贝尔的蒙语大意为“雄水獭”,因为过去这两个湖盛产水獭。呼伦贝尔草原由于未受到污染,被人称之为“绿色净土”。呼伦贝尔大草原出产的畜产品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连牧草也大量出口日本等国家。同时,这里也是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

  呼伦贝尔草原犹如一幅巨大的绿色画卷,无边无际。这里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水草丰美,生长着碱草、针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国”之称。

  盛夏时节,草原上到处都是鸟语花香,空气也非常的清新。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上升起缕缕炊烟,微风吹来,牧草飘动,处处“风吹草低见牛羊”。在蓝天白云之下,一望无际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奔腾的骏马和牧民挥动马鞭、策马驰骋的英姿尽收眼底。

  有人说呼伦贝尔大草原有很多不同的侧面,有时很豪爽,就像大漠的风沙一样,有时很细腻,就像钢琴家的手指,有时很婉约,就像吴侬软语的缠绵一般,有时很温柔,就像情人的眼眸,这就是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风姿。

  有人问,呼伦贝尔大草原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那还得你自己来看看才能知道啊!看完这么多介绍,你也一定心向往之了吧!就算从未来过呼伦贝尔,心儿也许早就飞向草原,去拥抱蓝天了。

景点导览

●金帐汗蒙古部落

  金帐汗蒙古部落是呼伦贝尔唯一以游牧部落为景观的旅游景点,位于呼伦贝尔草原的莫尔格勒河畔。这里是中外驰名的天然牧场,中国历史上许多北方旅游牧民族都曾在这里游牧,繁衍生息。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一代天骄成吉思汁曾在这里整兵,与各部落争雄,最终占据了呼伦贝尔草原。

  金帐汗蒙古部落景点的布局,就是按照当年成吉思汗行帐的缩影再现而来。来到了这里,仿佛就能看到当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策马挥鞭、驰骋草原的雄姿。

  每逢夏季,蒙古族、鄂温克族的牧民们便不约而同地来到这山清水秀、水草丰美的地方,自然形成一个游牧部落群体。这里优美丰厚的自然环境,使这里成为世界少有的游牧圣地。

●呼伦湖

  呼伦湖方圆400千米,湖水面积2339平方千米,平均水深5.7米,最大水深8米左右,蓄水量为138.5亿立方米。呼伦湖也称呼伦池、达赉湖,是中国四大湖淡水湖之一,也是内蒙古第一大湖,是克鲁伦河、乌尔逊河的发源地。呼伦湖碧波万顷,像一颗晶莹硕大的明珠,镶嵌在呼伦贝尔草原上。

  呼伦湖属于富含营养型湖泊,共有鱼类30多种,主要有鲤鱼、鲫鱼、狗鱼、鲇鱼等鱼类。此外,湖中还盛产秀丽白虾。

  呼伦湖是我国北方数千里之内唯一的大水泽,它水域宽广,富含沼泽湿地,草原辽阔,食饵丰富,是鸟类栖息环境极佳的环境,是我国东部内陆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的春秋两季,南来北往候鸟种类繁多。

  据初步统计,呼伦湖地区共有鸟类17目41科241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1/5。主要有天鹅、雁、鸭、鹭等,其中不少属珍稀禽类。可以说呼伦湖地区是内蒙古少有的鸟类资源宝库之一,是一个广博的鸟类博物馆。

●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是内蒙、甘肃、青海、新疆的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那达慕,蒙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在每年的七八月份水草丰茂,牲畜肥壮,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举行。

  那达慕大会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适应蒙古族人民生活需要而产生的。

  在过去,大会期间要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现在,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

  此外,那达慕大会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射箭、乘马斩劈、马竞走、乘马技巧运动、摩托车等精彩表演。参加马竞走的马,必须受过特殊训练,四脚不能同时离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夜幕降临,草原上飘荡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篝火旁男女青年轻歌曼舞,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快之中。

延伸阅读

●呼伦贝尔的名字由来

  在古时候,有一个非常美丽的蒙古族姑娘名叫呼伦。相传她走在草原上,各种鲜花都羞涩地低下头;在大草原上,有一个英俊的蒙古族小伙子名叫贝尔。每当他骑上高头大马,所有的马匹都自愿伴着他一起飞奔。

  两个年轻人相爱了,百灵鸟儿高唱祝福的歌,雪白的羊群叼来最美丽的花堆在他们帐房外。可是,在一个雨后的夜晚,突如其来的灾难破坏了草原的宁静。恶魔莽古斯看中了呼伦的眉毛,他狂笑着施展魔法吸干了草原的水,从洁白的毡房里抢走了呼伦姑娘。

  从那以后,草原枯萎了,成群的牛羊倒地而亡。贝尔失去爱人悲痛欲绝,为了拯救草原和心爱的姑娘,贝尔抄起弓箭长刀,跨上枣红马,冲进枯萎的草原。

  他日夜奔波跋涉,不停地寻找莽古斯,终因疲惫不堪跌下马来。就在半梦半醒间,他仿佛看到了饱受折磨摧残的呼伦的身影,她已经变成一朵瘦小的“阿日愣”花,就在眼前经受着风吹日晒,奄奄一息。

  贝尔猛然惊醒,意识到这不是一个梦。他发现眼前正有一朵“阿日愣”花,他拿出皮囊,用仅有的一点水浇灌“阿日楞”花。呼伦复活了,她又变成了人,一对苦难的恋人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这时,莽古斯又出现了,再次夺走呼伦。突然间,草原被沙石吞噬,天边烧起了大火。贝尔情急之中想起了阿爸传给他的神弓,连向天空放出仅有的三箭。顿时大雨倾盆,草原复苏,牛马羊群又重新站立起来。

  妖魔气急败坏地带着绑在身后的呼伦再次杀回,企图杀死贝尔并摧毁一切。这时,呼伦挣脱绑在身上的绳子,飞快地夺下莽古斯头上的绿宝珠,一口吞下。顷刻间,山崩地裂,狂风大作,呼伦倒地化作浩荡的大湖。

  贝尔悲痛欲绝,他杀死了恶魔,痛苦地地折断了神弓。只听一声巨响,草原塌陷了,贝尔也化做一池清湖。就这样,一对恋人把炽热的爱献给草原万物,化做呼伦、贝尔两个清澈汪洋的大湖。草原有情,暗暗地裂开一道乌尔逊河,把两颗年轻的心连了起来。草原兴旺了,呼伦贝尔成了她的名字。

小贴士:

●交通:

  去呼伦贝尔大草原,先到海拉尔,从北京、哈尔滨、呼和浩特、包头都有到达海拉尔的火车;北京和呼和浩特也有直飞北京的飞机。从海拉尔有发往草原的旅游车,一个小时的车程。

  

●最佳旅游时间:

  草原气候区,从东端呼伦贝尔草原至阴山河套平原一带,冬季冰天雪地,历达半年之久,平均气温为-28℃左右。夏、春、秋几乎相连,5~9月气候温和,是旅游草原最佳季节。

23.世界上最壮丽的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必去理由】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基本特点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壮、深、润、幽、长、险、低、奇、秀。

  1994年,我国科学家组成一个科学考察队,对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进行科学考察,才揭开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神秘面纱的一角。

  它是中国几代科学家经过长期艰辛努力后蓦然发现的。它令世界瞩目和惊叹,令中国为之自豪和骄傲。

先睹为快

  在我国西南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耸立着喜马拉雅山等世界著名的山脉和高峰。就在这些崇山峻岭之间,幽深而绵长地躺卧着一条“巨龙”,它就是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在古代藏文文献中被称为“央恰布藏布”,意为“从最高顶峰上流下来的水”。它源自于喜巴拉雅山脉中段北麓冰山雪岭之中的杰马央宗冰川,河床海拔平均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附近。中国几代科学家经过长期艰辛努力,根据航测地形图、航空照片和卫星影像图进行分析和测量,并与实地考察结果和数据对照订正,蓦然发现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的平均深度为5000米,最深处达5382米,峡谷长496.3千米。

  它的长度超过曾号称世界之最的美国克罗拉多峡谷,克罗拉多峡谷全长440千米,深度则超过了曾号称世界之最的秘鲁科尔多峡谷,秘鲁科尔多峡谷深3200米左右。1994年4月,上世界末最重大的地理发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通过新闻媒体公诸于世。

  整个峡谷地区环境十分恶劣,冰川、绝壁、陡坡、泥石流和巨浪滔天的大河交错在一起,许多地区至今甚至仍无人涉足,堪称“地球上最后的秘境”,是我国地质工作少有的空白区之一。

  尽观环境十分恶劣,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上山地生态系统类型、植被类型、生物群落最丰富的峡谷谷地。从海拔数百米的谷底,直到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顶,南来的湿润气流已能沿河谷长驱直入,使降水增加和气温升高。

  因此,这里的河谷低地同时具有稻谷飘香、青竹滴翠、芭蕉迎客的热带、亚热带风光,被誉为世界山地植被类型的天然博物馆。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内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汇集了多种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

  ?大峡谷内几乎与世隔绝,所以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有不少的是珍稀和世界上其他地方没有的。如此丰富的山地生态系统类型、山地植被类型以及生物群落,全部压缩在这个局促的区域,为世人所惊叹。

景点导览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流淌,流经西藏的米林县派乡后,进入下游河谷段,宽阔平缓的江面立即急速变窄,河流穿过两座海拔7000多米的高山谷底,围绕南迦巴瓦峰形成一个U字形的奇特景观——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这里是世界水能资源最为富集的地方。雅鲁藏布江的天然水能蕴藏量达7900余万千瓦,其中,大拐弯峡谷占整个雅鲁藏布江水力资源的三分之二以上。

  从派乡到巴昔卡496.3千米的下游河段,河流水面高程由2910米,急剧降到155米,天然落差达2755米,加上派乡附近的平均流量为1900立方米/秒,从而使大峡谷成了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

  如果在大拐弯处兴建水电站,则装机容量可达4000万千瓦,是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的2倍多,将成为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超巨型水力发电站。

●南迦巴瓦峰

  南迦巴瓦峰位于西藏林芝地区境内,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由于它前面的14座高山全是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因此南迦巴瓦是7000米级山峰中的最高峰。

  在藏语中,南迦巴瓦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后一个名字出自《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

  通过这些充满阳刚之气的名字,我们可以揣摩出,南迦巴瓦峰的性格非常刚烈而且不可征服。

  南迦巴瓦峰充满了神奇的传说,因为其主峰高耸入云,当地相传天上的众神时常降临其上聚会,那高空上的风造成的奇云就是众神燃起的烟火。据说山顶上还有神宫和通天之路,因此居住在峡谷地区的人们对这座陡峭险峻的山峰都有着无比的推崇和敬畏。

延伸阅读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来历

  相传,“冰山之母”冈仁波齐大雪山有四个儿女:大儿子是雅鲁藏布江,二儿子是狮泉河,三儿子是象泉河,小女儿是孔雀河。

  一天,双鬓斑白的老母亲把四个儿女叫到身边说:“孩子们,你们都长大了,我也老了,你们也应该趁着年轻出去见见世面了。现在,你们就沿着自已选择的道路,去世界各地周游吧!”儿女们虽然不愿意离开母亲,但也觉得应该出去闯荡一番了,就悲伤地告别了母亲,分四路出发了。它们相约在印度洋相会,然后一同乘着彩云回到家乡。

  ?老二狮泉河往西走,老三象泉河向北去了,小妹孔雀河打算往南,而老大雅鲁藏布江则一直往东,它要去到太阳升起的地方。

  雅鲁藏布江绕过九百九十九座雪山,穿过九百九十九条峡谷,来到工布地区,看到广袤的草原、伟岸的森林、和鲜艳美丽的花朵,还有“冰山之父”南迦巴瓦峰大雪山,雅鲁藏布江高兴极了,便放声高歌起来……

  这时,一只小鹞子落到江面喝水,雅鲁藏布江问它:“喂,朋友,你从哪里来的?”小鹞子歪着脖子傲慢地回答:“我呀!是从印度洋来的!”雅鲁藏布江一听,连忙打听道:“真的啊!那你看见我的弟弟狮泉河和象泉河了吗?还有我的妹妹孔雀河?”

  其实,小鹞子根本没到过印度洋,更没见过他的兄妹。他慌张地说:“他们呀,早就到了印度洋。”雅鲁藏布江一听,赶忙掉头南奔,再高的山崖,它毫不犹豫地闯,再深的险滩,它勇敢地往下跳……从而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峡谷。

●南迦巴瓦山的传说

  关于南迦巴瓦山,有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上天派南迦巴瓦和拉加白垒镇守东南。弟弟加拉白垒勤奋好学武功高强,个子也越长越高,大家见了都夸奖弟弟。哥哥南迦巴瓦不学无术,还十分懒惰,大家都指责他不如弟弟懂事。

  南迦巴瓦见到大家都喜欢弟弟,都不喜欢自己,他心生嫉妒。于是,他决定杀害弟弟,以解心头之恨。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他设了一个计谋将弟弟杀害,将他的头颅丢了米林县境内,化成了德拉山。

  上天得知此事后,感到震怒,为了惩罚南迦巴瓦的罪过,于是罚他永远驻守雅鲁藏布江边,永远陪伴着被他杀害的弟弟。

  这个神话故事很生动地向我们描述了这两座山的特点:加拉白垒峰顶永远都是圆圆的形状,那是因为它是一座无头山;南迦巴瓦则大概自知罪孽深重,所以常年云遮雾罩不让外人一窥。

小贴士:

●交通:

   先从拉萨乘坐班车到林芝,班车的首发时间为上午8:00,拉萨到林芝的八一镇633千米,票价155元,然后从八一到排龙,之后,徒步由排龙到札曲游览雅鲁藏布江大转弯和世界上最深的峡谷,再由札曲到排龙,途中可以访问门巴族村落,欣赏原始森林,最后可以乘车由排龙到米林,由米林到山南地区的加查,途览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风光。

●适宜人群:

  喜欢探险的人。

24.“国宝”们的乐园——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必去理由】

  大熊猫憨态可掬,人见人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

  大熊猫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甘肃、陕西省的个别崇山峻岭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俗称 “国宝”。

  卧龙熊猫自然保护区是地球上仅存的几处大熊猫本息地之一,是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并已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

先睹为快

  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面积20公顷,是以保护高山生态系统及大熊猫、珙桐等珍稀物种为主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分布着100余只野生大熊猫,占全国大熊猫总数的10%,是中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之一,以“宝贵的生物基因库”享誉中外。

  卧龙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1980年,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并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作建立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这里是地球上仅存的几处大熊猫栖息地之一,它承担着大熊猫的繁殖和研究工作,是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

  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距成都市区134千米,与都江堰市毗邻。其温暖潮湿的自然环境为众多的珍稀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是一处恬淡、幽静、秀美的自然风景游览地。

  卧龙保护区内峰峦重叠、云雾缭绕,原始森林、次生灌木林、箭竹林郁郁葱葱。保护区内有各种植物三四千种,有四川红杉,金钱槭等珍贵植物;还有各种兽类50多种,鸟类300多种,属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就达29种。

  这里地势较高而湿润,十分适宜大熊猫的主要食物——箭竹和桦桔竹的生长。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这里是动物“活化石”大熊猫生存和繁衍后代理想的地区。卧龙自然保护区已列为联合国国际生物圈保护区,设有大熊猫研究中心和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

  目前,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核桃坪大熊猫饲养繁殖场和全世界唯一的大熊猫研究中心,拥有6个实验室,是观赏、了解大熊猫的好地方。此外,还有英雄沟、银厂沟等游览点,景色秀丽,偶尔还可见到野生大熊猫。

  卧龙是大熊猫的原生地,将大熊猫放归野外,实行半野生放养的科学实验,进而为将人工系列的大熊猫完全回归自然进行探索,这与将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动物集中到一处野生动物动物园或主题公园的形式完全不同,真正有利于大熊猫的繁殖和发育。如果想要深入地了解大熊猫,和大熊猫亲密的接触,一定要来这里。

景点导览

●中华大熊猫苑

  中华大熊猫苑位于大熊猫原生栖息的核心地段核桃坪。这里是大熊猫保护、科学研究、繁殖饲养、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场所。?

  中华大熊猫苑现有74只大熊猫,是国内外最大的人工饲养大熊猫种群基地,约占全世界圈养大熊猫总数50%。

  在这里可以观赏到典型的大熊猫野外生态环境、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不仅如此,大家还可以看到大熊猫步履蹒跚于竹林中,在旷地上嬉戏玩耍。

  有时,还能见到大熊猫抱着粗大的树干敏捷地爬上爬下,或趴在树上休息打盹,或津津乐道的品味着竹枝竹叶,或信步闲庭的散步。?

  为方便游客观赏和研究,在1986年,大熊猫从当时的卧龙镇英雄沟五一棚搬迁至核桃坪。从1999年起,卧龙自然保护区投资上千万元进行分期改造,要求最大限度贴近大熊猫的原始生存环境。

  卧龙中华大熊猫苑二期工程投资426万元,自此卧龙自然保护区人工圈养的大熊猫结束了近20年的笼养时代。在这之前,大熊猫一直采用笼养方式,活动空间受限,不利于大熊猫生存能力和饲养管理水平提高。

  改造后的中华大熊猫苑共有10余座别墅群落,共4000余平方米。再也没有铁笼铁栏杆,取而代之的是透明玻璃。苑内有小桥流水,竹木葱葱,大熊猫居住环境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因而,要想与大熊猫亲密接触,首选坐落于核桃坪的中华大熊猫苑。

●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

  与恐龙同年代的大熊猫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珍稀濒危物种之一。经过3000多万年的演化,大熊猫仍顽强地生活在地球上,由此被称为动物界的“活化石”。

  目前世界上野生的大熊猫数量仅有1000只左右,分布在中国四川盆地周围的群山峻岭之中。

  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建立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内。主要展示著名的珍稀濒危动物大熊猫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通过大熊猫生存环境、历史演变、自身特性和伴生动物;大熊猫饲养、繁殖、保护研究和自然保护区管理事业的发展;热爱大熊猫友人的支持和国际组织与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大熊猫等所取得的成就展示,揭示了大熊猫的生活奥秘。

???? 博物馆展出部分由序厅、环境厅、中厅、生活厅、保护与发展六个展厅构成,展出面积2000多平方米,其中有200多件与大熊猫相关的实物展品。

延伸阅读

●大熊猫的足迹

  早在八九百万年前,大熊猫便生活在成都平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那时人类还处于猿人阶段。专家经过考证发现,大熊猫祖先始熊猫的化石可追溯到中新世晚期,约300万年前,更新世早期出现了早期小型大熊猫。

  而现代大熊猫在更新世中期和晚期,广布于黄河、长江和珠江三大流域。到了更新世中晚期发展到全盛时期,大熊猫巴氏亚种出现,广布于我国西南、华南、华中、华北和西北十六个省市,亦曾一度扩展至东南亚的泰国、云南、缅甸和老挝等地。

  在人类的历史记载中,关于大熊猫的记录有很多,其名称也在不断演变。中国古代的典籍中,大熊猫一直被当作神奇异兽,并将其视为勇猛、正义、和平的象征。

  司马迁《史记·五帝记》中记载,东周楚国皇家猎场“云梦泽”和秦汉皇家猎场“上林苑”中也曾圈养貘(大熊猫)等多种奇兽。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朋友送给他一个画了大熊猫的屏风,说能避风祛邪保吉祥平安。白居易十分喜欢,赋诗《貔屏赞》。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记述了貘皮作睡垫可防寒湿,驱瘟疫避邪气;作为膏药,能穿透肌肤防治肿瘤;尿加水饮,可溶解误食入人体内的金属杂物。公元658年10月22日,唐朝女皇武则天将一对活体白熊(大熊猫)和70张皮作为国礼,送给日本天武天皇……

  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古籍中可以看到,自古以来,大熊猫就是神秘的传奇式的异兽。“十万貔貅十万兵”(《三国演义》)、“寝之可避瘟疫”(《本草纲目》)……早被融入炎黄子孙之传统文化中。

●轰动世界的奇特标本

   “竹子开花哟喂,咪咪藏在妈妈怀里数星星,星星呀星星真美丽,明天的早餐在哪里……”一曲《熊猫咪咪》,写于那个年代大熊猫缺食的严峻现状,唱出了全人类对大熊猫的关注爱护之情。

   这件事情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大熊猫主食面临枯竭,大熊猫们眼看就要被饿死了。众多国家的有识之士倾力协作,参与了抢救大熊猫的义举。

   20世纪40年代初,为加强同盟国之间的友谊,当时的国民政府送给美国一对大熊猫,这一举措极富政治意义,美国从总统到平民个个笑逐颜开,一扫二战带来的阴云。

   同样是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中国政府作为国礼赠送美、日、英等国家的大熊猫,国宝们飘洋过海,把中国人民的友谊带到了天涯海角。不同肤色的人都为大熊猫而倾倒,全球掀起疯狂的熊猫热。?

   大熊猫以其独特殊的魅力,引发了全球性的熊猫热。其实,大熊猫第一次引起世界级的轰动,是在1869年的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

   那一天,雍容华贵的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门庭若市,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女士、先生们纷纷拥进动物标本陈列厅,争相目睹大厅正中央玻璃展柜内的一张黑白相间、漂亮非凡的兽皮。

   女士们睁大美丽的双眼,发出声声惊叹声;先生们也忘记了翩翩的风度,唇枪舌剑,各不相让,对这张奇怪的兽皮发表各自的高论。

   有人断言:这是一定假的,完全是一场闹剧,因为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存在这样的动物!

   有人反驳道:这的确是一张兽皮,一张真正的兽皮,它是一种奇特的、变异的熊!

   也有人认为:这确实是一种新发现的动物的毛皮,只不过,我们还不认识它而已!

   谁是谁非呢?到底谁的话最可信呢?人们迫不及待地请来了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生物学家米勒·爱德华兹先生。他让大家安静了下来,给了这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他告诉人们,这是一张来自神秘的东方古国——中国内陆的珍贵兽皮。当米勒·爱德华兹第一次见到这张兽皮时,也是满脸惊讶。他发觉,这是一张从未见过的动物毛皮!从兽皮的大小来推断,这种动物体态比熊小。而它的皮毛十分漂亮,毛密而有光泽。最特殊的是皮毛的花纹,它的毛色黑白相间,耳朵、四肢、肩部和眼睛周围为黑毛,其余部分是白色。

   爱德华兹馆长爱不释手,翻来覆去看个没完,脸上充满了喜悦。经验告诉他,这将是生物界的又一个重大发现!事实确实如他所说,这是世界上最珍贵动物大熊猫的皮毛。

小贴士:

●交通:

  成都至卧龙行车仅需3小时,旅行者可乘成都至小金县的长途客车(成都西门车站上车,早晨6:40发车),中途在卧龙下车。都江堰市上午和下午也有汽车来往卧龙。

●门票:

  卧龙自然保护区门票:80元/人,大熊猫苑30元/人、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20元/人。

25.美丽的宝岛——台湾

【必去理由】

  台湾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宝岛,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太平洋上,是中国走向太平洋的门户。

  作为著名的世界旅游胜地,台湾岛上的风光,可概括为“山高、林密、瀑多、岸奇”等几个特征。美丽的台湾自古以来风景秀丽,她正以独特的风姿吸引着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前去一探究竟。

先睹为快

  台湾在我国东南海面,面积达3.6万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岛。包括台湾本岛及兰屿、绿岛、***等21个附属岛屿,澎湖列岛64个岛屿,其中台湾本岛面积为35873平方千米,为中国的“多岛之省”。台湾本岛南北长而东西狭。南北最长达394千米、东西最宽为144千米,呈纺锤形。

  台湾海峡为中国南北方之间的海上交通要道,是著名的远东海上走廊。她与庙岛群岛、舟山群岛、海南岛,构成一条海上“长城”,为中国东南沿海的天然屏障,素有“东南锁钥”,“七省藩篱”之称。

  台湾另一个著名的名称又叫福尔摩沙,是从葡萄牙语的Formosa音译而来,意思是“美丽之岛”。自古以来台湾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在中国古代文献里,被称为“蓬莱”、“瀛洲”、“夷州”、“琉求”等。

  从三国时代开始,便逐渐开拓、经营台湾,到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式建立行省。美丽富饶的台湾岛,自然资源丰富,有“祖国宝岛”之称。

  它是世界上少有的热带“高山之岛”,除西岸一带为平原外,其余占全岛2/3的地区都是高山峻岭。台东山脉、中央山脉、玉山山脉,号称“台湾屋脊”,海拔3997米。最著名的是阿里山,为台湾秀丽俊美风光之象征。

  地处亚热带海洋中的台湾,气候温和宜人,长夏无冬,适宜于各种植物的生长。因此岛上大部分土地都覆盖翠绿的森林,有“海上翠微”之美誉。在崇山峻岭间,植物种类繁多,森林风姿多变,原始森林中的千岁神木,比比皆是,世之罕见。

  台湾四周沧海环绕,境内山川秀丽,到处是绿色的森林和田野,加上日照充足,四季如春,所以自古以来就有“美丽宝岛”的美誉。台湾省现存历史古迹340多处,它们展示了台湾开发历史的业绩,也反映了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的密切关系。

景点导览

●日月潭

  日月潭旧称水沙连,又名水社里,位于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堪称明珠之冠。岛的东北面湖水形圆如日,称日潭,西南面湖水形觚如月,称月潭,统称日月潭。在清朝时即被选为台湾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别一洞天”之称。

  日月潭由玉山和阿里山漳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环潭周长35千米,平均水深30米,水域面积达900多公顷,比杭州西湖大三分之一左右。

  日月潭中有一小岛,从远处望去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珠子,名“珠子屿”。抗战胜利后,为庆祝台湾光复,把它改名为“光华岛”。

  区内依特色规划有六处主题公园,包括景观、自然、孔雀及蝴蝶、水鸟、宗教等六个主题公园,还有八个特殊景点,以及水社、德化社两大服务区。

●阿里山

  阿里山位于台湾嘉义县东北,是大武峦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山峦的总称。最高峰为大塔山,海拔为2663米。

  阿里山风景区面积约有175公顷,是台湾著名的天然森林公园和旅游胜地。阿里山最著名的有四大景:云海壮观、擎天神木,日出奇景、艳红樱花。

  塔山为观看云海最佳之处。每当天气晴朗时登高远眺,可见云浪在空山灵谷间飘逸,并不时变换着姿态,时隐时现,令人叹为观止。

  阿里山森林区内古木参天,四季常绿。有一棵“眠月大神木”,为红桧树,高48米,有4100多年的树龄。最稀罕的为“三代木”,树中有树,三代同堂。因此去阿里山游览的人都要去观赏一下它们的雄姿。

  阿里山上的祝山顶上,有座观日楼,是观看日出的最佳去处。太阳从晨曦中慢慢地升起,天空亦随着太阳的变化而变化,光芒四射,蔚为壮观。春天的阿里山,漫山遍野开满了红白辉映的樱花,花朵如艳红的海洋,令人陶醉。

●高雄

  高雄是台湾南部的海港, 也是台湾最大的工业重镇。人们可搭乘观光客船,由高雄港出发,环绕高雄港口,欣赏高雄港区的雄伟建设与美丽风光。

  全程大约1小时40分钟,沿途可看到具有100多年历史的高雄国际灯塔、乌干达号沉船、台湾最大钢铁中心、最大远洋渔港前镇渔港等景观,直接体会高雄这个发达城市的繁忙景象。

  除此之外,高雄第一大湖澄清湖也是重要的水源地和风景区。澄清湖中最高的建筑——中兴塔,高约43米,共有7层楼,可以一览澄清湖的风光。另外,高雄市内的佛教圣地佛光山也值得一看,佛光山开山30多年以来,为中国佛教带来繁荣的气象。内设东方佛教大学以及12尺高大佛并有40尊小佛围绕。

●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坐落在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建筑采用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丽典雅。

   1948年底,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国民政府令故宫博物院挑选贵重文物以军舰转运台湾。原故宫博物院文物分3批运走2972箱。一起运台的还有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852箱及其他单位文物。

   直到1965年,才在现址建成新馆。新址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岁诞辰,命名为中山博物院。后将文物全部运至故宫博物院,并以此作为院址,1965年11月12日正式开放。至此,运台文物才得到一个适当的保存环境。

   运台文物主要为书画、铜器、瓷器、玉器、漆器、珐琅、雕刻、文具、图书、文献及其他工艺品,初为230863件,中央博物院并入后,增至242592件。连同整理后的档案30余万件及受赠、收购1万余件,目前共有60万件。

延伸阅读

●台湾椰子树的传说

  在高山族人眼里,椰子树是有灵气的,它的由来也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台湾岛上只有高山,没有河流,泉水也埋在很深很深的地底下无法挖出,人们只能接雨水喝。遇到干旱天不下雨时,人们只好到海边去喝又苦又涩的海水。有些离海边远的人,不等到海边就活活渴死了。

  这年,台湾岛上又发生了干旱,一连半年没有下雨,渴死的人不计其数。有个名叫椰子的年轻姑娘,家住在海边,她见到这么多人失去了生命感到很难过。一天,她就拿着铲子,到海边去挖泉水。她一直挖了七七四十九天,连手指都磨破了,挖了一个又大又深的沙土坑,可是还是看不到半点泉水的影子。

  就在这时,玛祖婆来了,对她说:“孩子,你这样挖是挖不出泉水的。”椰子姑娘流着泪说:“那怎么办呢?难道就这样看着大家渴死吗?”玛祖婆说:“办法倒是有一个,可是要以生命为代价。”椰子姑娘一听有办法,急忙说道:“只要能把人们从苦难中解救出来,不管用什么办法,我都愿意。”

  玛科婆见她为了别人甘愿牺牲自己,心里非常感动。于是从怀里摸出一个像火炭一样的红果子,递给椰子姑娘,说:“孩子!把这个果子吃下去,就能为人们找到甘甜的水了。”

  椰子姑娘一听,毫不犹豫地把果子吞了下去。眨眼的功夫,她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大孔雀,她感到肚子里像燃烧着一团火,嘴里渴得火烧一样,非常难受。她扭动着身躯,一头扎进沙土坑里,用尖尖的嘴巴不停地往下钻。钻呀钻呀,终于钻出了清凉的泉水,她痛快地喝起来。

  她边喝边想:我要多喝些水,把泉水含在嘴里带到地面上,送给那些渴极了的人们。可是,她的头却被沙土埋着无法动,怎么也拔不出来了。她猛一用劲,一下子变成了一棵大树,那高大的树干是她的身躯;宽大的树叶是她的尾巴。她的头和嘴变成了树根。她用劲吸吮着地下的泉水,然后把吸到的水通过树干送到又圆又大的果子里,让人们摘下来就能解渴。

  很快,找水的人们知道了椰子姑娘的事情,纷纷来到大树下,他们喝了果子里的浆液,终于渡过了旱期。人们为了纪念椰子姑娘,把这种树叫椰子树,把它结的果叫椰子。

●阿美人不打山鹰

  很久以前,高山族的阿美人中有一对小姐妹。她们家里很穷,阿爸、阿妈起早摸黑地种地、打鱼,却还是难以糊口。小姐妹俩由于从小缺乏营养,一个是跛脚,一个是驼背。

  有一天,姐妹俩看到鸟儿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心想,要是自己能飞,飞向有吃有穿的地方,那该多好呀!她们看着天上的鸟儿出了神,接着,她们灵机一动,把破簸箕和破藤席扎成“翅膀’,捆在自己的胳膊上,一步一步地练习起飞翔来。

  她俩开始站在凳子上往下飞,继而爬到屋顶住下飞,然后攀上树梢往下飞,最后还登上山巅往下飞。不论刮风下雨,不分黑夜白天,她们一个劲地练啊练啊,终于把鸟儿飞翔的本领全部学到手了。

  她俩飞向森林,飞向江河,到处寻找食物带回家中。她们还飞向村寨,专门叼走富人家的美味佳肴。她俩把得来的食物一部分放在家里,一部分送给那些挨饿受苦的孩子们。阿爸阿妈见姐妹俩练就了一身好本领,高兴极了。

  谁知,随着时间一天天、一年年过去,姐妹俩的体形也渐渐变了。她们长出了茸羽毛、大翅膀、尖爪子、长啄嘴,活像两只山鹰。她俩怕家人看了难过,就不再回家了,每天栖息在森林里。

  但她俩时刻想念着爹妈,趁他们不在家时,悄悄地把山珍海味送回家。有一次,她俩在家的上空盘旋时,发现阿爸阿妈在门前哭泣,原来,他们见不到她们,太想念她们了,就哭了起来。

  姐妹俩此时不仅已经变成了山鹰,连说的话也变成山鹰的语言。但是,她们不想再离开父母了,从天空飞了下来。爹妈通过女儿们的饰物认出了她们,一家人又团聚了。从此,山鹰姐妹的故事世世代代流传下来,阿美人从那以后打猎从不打山鹰。

小贴士:

●货币:

  台湾的流通货币为新台币(NT$),4台币相当于1元人民币。兑换台币可至政府外汇指定银行或国际观光饭店,兑换时取得的收据须妥善留存,离境前若要将未用完的新台币换回时,必须出示此收据。

●紧急电话:

  火警、救护车、消防119,报警110。

●其他:

  1、台湾主要大都市出租车均按表计费,起跳为1.5千米新台币70元,续跳每300米加5元。晚上11:00以后至早上6:00以前附加20%加成费。电话叫车与开行李厢各加收10元服务费。从中正机场乘出租车至台北市费用约新台币1200元。

  2、台湾地区使用交流电,电压为110伏特,周波60赫兹。

人文景观

儒家文化的圣地——孔子故里

中华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

“中华水塔”——三江源

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峨眉山

中国古代园林的典范——苏州园林

“人民艺术家”的家——老舍故居

中国最著名的学府——北大清华

中国的符号——天安门广场

追寻“国父”的足迹——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探寻人类进化的秘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最大的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科学技术馆

26.儒家文化的圣地——孔子故里

【必去理由】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是中华民族始祖先皇古帝的发祥地,殷商故都,周、汉鲁国都城,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

  她以其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灿烂的东方古文化而蜚声中外,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人们心中的圣地名城,被西方人士誉为“东方耶路撒冷”。

  作为一名中国人,要学习古代圣贤的智慧。去曲阜看一看,走一走,会让我们对古圣先贤燃起一份追思之心。

先睹为快

  曲阜是孔子的故乡,是全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曲阜地处鲁中山区和鲁西南平原的交界处,地势东高西低,境内泗河、沂河等河流均自东向西流淌,自古就有“圣人门前倒流水”之说。

  曲阜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不少古籍中,还有炎帝、少吴徙都于曲阜,黄帝生于寿丘(曲阜城东4千米处),舜于寿丘作什器的记载。

  可见,中国远古时代最有影响的三皇五帝中就有四人在曲阜留下了踪迹。尽管这是传说,但也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从曲阜境内保存下来的20余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仍可见到祖先的遗迹。

  在商代前期,曲阜名奄,是商王朝的重要属国。周代自“封周公于曲阜”800余年,曲阜为鲁国都城,是当时我国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了春秋时期,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潮,他“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遍及全国各地,曲阜又成了当时的教育中心。

  鲁国是曲阜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其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山东省现仍沿用“鲁”作为简称。隋开皇十六年(596年),首定曲阜为县名。宋代改称仙源县,金代恢复曲阜县名至今。1986年撤县制,称曲阜市。现面积为890平方千米,人口60余万。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曲阜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主要的有110余处,其中孔庙、孔府、孔林及鲁国故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11处列为全省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三孔”还于1994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对曲阜的文物古迹十分关注,先后拨款3000多万元对“三孔”进行了全面修茸。近年来,为了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曲阜又相继开发建设了孔子六艺城、论语碑苑、鲁国盛世华夏文化城等一批新的旅游景点,新老景点浑然一体,相映生辉,成为中外游人向往的文化旅游胜地。

  在半个多世纪里,这座东方圣城像磁石一般,吸引着世界各地不同肤色、不同国度、不同信仰的各界人士,纷纷到曲阜观光考察,修学旅游;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和海峡两岸的同胞,也纷纷回来寻根参拜,认祖归宗。

景点导览

●孔府

  孔府位于曲阜城内,孔庙东侧,是孔子嫡长子孙的府第,即衍圣公府。孔府占地7.5万平方米,九进院落,楼房厅堂463间。

  孔府共有三路布局,中路前为官衙,有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五间等,最后为花园。东路为东学,有家庙、慕恩堂等。西路为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南北花厅等。

  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始建,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重修拓广,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扩修。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重建遭火焚的内宅七座楼房。

  汉高祖刘邦以太牢之礼祭孔子墓并封孔子九世孙世为奉祀君,代表国家祭祀孔子。从那以后,历代不断加封,至宋代封为衍圣公。

  明洪武十年建立独立的衍圣公府。现有楼、厅、堂480余间,前为官衙,后为内宅。府内存有著名的孔府档案和大量文物。

  建国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重修,现保存良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孔林

  孔林又名至圣林,位于曲阜城北1.5千米处,是孔子及其后裔墓地。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已丑,葬鲁城北泗上。他的后代从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最初面积很小,后经历代,特别是明清两次增广,面积达2平方千米。

  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自从孔子葬于此地后,2400多年来其后裔接冢而葬。至今林内坟冢已约10万余座,碑刻4000余通,桃花扇作者著名文学家孔尚任的墓葬亦在此。

  不少墓前建墓碑、墓表,有些建享殿、立石坊、置石仪。是我国现有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护最完整的一处宗族墓葬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孔庙

  孔庙位于曲阜城的中央。据史料记载,在孔子辞世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旧居改建为祭祀孔子的庙宇。孔庙经历代重建扩修,明代形成了现有规模。

  孔庙是我国祀孔庙堂中建造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又称至圣庙。孔庙面积约9.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前后九进院落,前三进为引导性庭院,从第四进庭院起建筑增多,第六进以后分为左、中、右三路布局。

  整修建筑疏密有致,布局严谨,中贯轴线,左右对称。现存殿、堂、亭、门、坊等104座,466间,建筑面积达1.6万余平方米。分别建于金、元、明、清诸朝及民国时期。

  庙内还存有两汉以来的历代碑碣1000余块,是历史、文化、书法等研究的珍品。孔庙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合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延伸阅读

●“贪得无厌”的后果

  “三孔”里不但文物古迹颇多,而且还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传说。

  在孔府内宅正门的一面照壁上,绘有一幅龙头、狮尾、麒麟身的动物。传说这是天界的神兽,品性凶恶怪诞。尽管它的脚下和周围全是宝物,包括“八仙”的宝贝全部归它所有,但它仍不满足,还张开大口去吞食太阳,结果被太阳烧死,可谓是贪得无厌的极致。

  据说,孔子将这幅画画在内宅门里,是为让家里世代做官的人每天都能看到它,时时提醒要引以为戒,且不可贪得无厌,贪得无厌无异于引火烧身。相传孔子这一图画式家训就是成语“贪得无厌”的出处。不管传说真否,其意义都发人深省,足以令观者、特别是官者为戒。

●洙水河的传说

  在曲阜,有一条横贯孔林的河,叫洙水河,说起这条河,有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在孔子73岁那年,他得了一场重病。经过子贡、曾参等几个得意门生的精心护理,病体渐渐康复。

  一天早上,子贡和一群师兄弟带着食品来看望老师,老远就看见孔老夫子拄着拐杖,面色阴郁地站在门前。弟子们立刻跑过去关切地问道:“老师,这么早您就站在门外,当心身体,不要着凉啊!”

  孔子说:“我自知天命将近,定不久于人世,可至今连墓地都没有选定,真是急死人了,你们快陪我去选墓地吧!”弟子们听了这话都吃惊不小,连忙安慰孔子说:“请老师不要胡思乱想,这身体不是一天天好起来了吗?”

  孔子惨然一笑道:“你们有所不知,我这是回光返照,离世之日已经不远了,你们快陪我走吧,如果墓地选不好,我是九泉之下也不能暝目的。”没有办法,弟子们只好赶紧套好牛车,扶老夫子坐好。子路挥鞭赶车,其余弟子左护右拥地踏上了选墓地之程。

  一行人从九龙山往东,又从故里尼山北转防山,一连几天,看了几处风水之地孔子都觉得不如意。这一天,弟子们又早早备好车拉孔子上路了。当车行到曲阜城北的泗水河畔,只听孔子惊呼一声“好风水,快停车!”

  子路赶忙停下车,还没等车停稳,大病初愈的孔子匆忙下车仔细地察看起地形来。众人跟着老师的目光向远处望去,只见北面一弯河水在微风吹动下闪着银光,弯弯的泗水河堤上杨柳依依,河堤下平坦肥沃的土地上长满片片果树。此时正值春夏之交,果园里的花开得正艳,红、黄、白等色彩不同的花朵在绿叶的陪衬下显得更加美丽……

  不用说深通卜术的孔子,就是寻常百姓也能看得出这是一片风水宝地。孔老夫子看了一会儿,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自言自语地说:“就是这里,就是这里啦!”

  紧跟在身后的弟子们立刻按孔子的指点圈下了这块墓地,也就是今日的孔林。选完墓地之后,孔子长出了一口气道:“好啦,我平生之愿足矣!死可暝目了!”

  众弟子也跟着松了口气,只有子贡走到孔子面前躬身说:“老师,此处风脉虽好,但弟子观之,前面尚缺少一条河,还不能算得上是上乘墓地,是不是……”

  孔子听罢哈哈大笑:“子贡勿虑,今日无河,它日定会有人挖河,那时岂不就是大好的风水之地了吗?”子贡见老师这样说,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果然,在孔子去世270多年后,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他大施暴政,“焚书坑儒”后仍觉不解心头之恨,为切断孔林风水,他下令征集百姓在孔子墓地南挖掘出一条河,这就是现在横贯孔林的洙水河。

小贴士:

●门票:

  “三孔”联票旺季105元/人,淡季91元/人(孔府32元/人、孔庙52元/人、孔林22元/人),旺季为每年4月至11月底,淡季为12月至来年3月底。

●开放时间:

 7:30~16:30。

●最佳旅游时间:

  每年的9月26日~10月15日期间是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届时会有开庙仪式,祭孔巡游,祭孔大典等活动。

27.中华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必去理由】

  岳麓山自然景观秀丽,占足了奇、珍、幽、美四个字。

  在爱晚亭内,想起“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让人仿佛又回到了古代……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是三湘人才辈出的历史记录,历经千年,弦歌不绝。

  让我们亲临岳麓书院,去感受祖宗千百年来留下的智慧宝藏吧!

先睹为快

  岳麓书院是中国最古老的书院之一,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创办,历经宋、元、明、清、各个朝代,晚清(公元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后又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历史已逾千年。

  岳麓书院从古老的书院到湖南大学,一脉相承,弦歌不绝,被当世学者誉为罕见的“千年学府”。从岳麓书院至湖南大学的千年办学历史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教育制度的变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岳麓山自古就是文化名山。西晋以前为道士活动据点,曾建万寿宫、崇真观等。西晋泰始四年(公元268年)麓山寺创立。六朝时建道林寺,唐代马燧建“道林精舍”,唐末五代智璇等二僧建屋办学,形成书院的雏形。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因袭扩建,创立岳麓书院;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赐“岳麓书院”匾额,岳麓书院遂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从其创立伊始,岳麓书院即以其办学和传播学术文化而闻名于世。后经地方官员多次修复扩建,岳麓书院主体建筑几经扩建,形成了书院历史上亭台相济、楼阁相望、山水相融的壮丽景观。书院在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现存建筑基本格局。

  俗话说:“青山有幸埋忠骨。”辛亥革命后,不少仁人志士的遗骸长眠于此,这也是岳麓山的一大奇观。其中最著名的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先驱黄兴、蔡锷、蒋翊武、刘道一、陈天华,辛亥光复湖南的正副都督焦达峰、陈作新,同盟会重要成员姚宏业、禹之漠,著名学者杨树达及大批阵亡将士的公墓。

  这些可歌可泣的壮烈事迹,已与岳麓青山溶为一体,是岳麓山文化浩气长存的一个篇章,是岳麓山精神的一部分,是美景中最具有忧国忧民的感情色彩的一页。

  清代岳麓书院主要传授儒学和汉学,道光年间,吴荣光于书院内创立湘水校经堂,使其成为汉学研究的重镇。清末,维新变法思潮的兴起,书院也开始了新学的传播,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维新变法运动兴起,要求废科举、兴学堂。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湖南时务学堂创办,后相继改名求实书院、湖南大学堂。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与岳麓书院合并改为湖南高等学堂。辛亥革命后,改学堂为学校,拟办湖南大学,期间先后迁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至1926年湖南大学正式成立。

  学校虽几经变革,多次易名,但始终为湖南最高学府,原书院院舍始终保持未变。今日的湖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修复后的岳麓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学府正续写新的历史篇章。

  

景点导览

●爱晚亭

  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为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唐代诗人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改名爱晚亭。又经过同治、光褚、宣统、民国至建国后的多次大修,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爱晚亭与安徽滁县的醉翁亭(公元1046年建)、杭州西湖的湖心亭(公元1552年建)、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陶然亭(公元1695年建)并称中国四大名亭,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爱晚亭是革命活动胜地,***青年时代,在第一师范求学,常与罗学瓒、张昆弟等人一起到岳麓书院,与蔡和森聚会爱晚亭下,纵谈时局,探求真理。因为这个缘故,1952年重修爱晚亭时,湖南大学校长李达致书***,请求提书亭名,***愉快地接受了请求。

●麓山寺

  麓山寺在岳麓山半腰,是晋初的古寺。明神宗时更名为万寿寺,民国初年又恢复了原名。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用“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的诗句称颂麓山寺殿字的宏大。

  麓山寺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于1944年被炸毁,仅存山门和观音阁,现已修整一新。山门上有“古麓山寺”的横额,两旁为“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对联,门外古枫参天,古树成荫,门内百花争艳,景色极佳。

  观音阁为砖木结构,1955年曾加以修葺,1980?年再次修整恢复原貌,并在厅堂神龛中置观音像,阁内常举办小型书画展览。

  观音阁前有两株罗汉松,左边一株是六朝遗迹,称“六朝松”,树龄在1700年以上,是岳麓山植物界的“元老”。右边一株于清代被巨风拔去并被清代人补植,现在这两棵松树依旧生长的很好。

●黄兴墓

  黄兴(公元1874~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华兴会创始人之一。黄兴墓位于云麓峰北侧小月亮坪上方,座西朝东,俯瞰着英雄的长沙城。

  1907年起,黄兴先后参与指挥了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和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4月27日和赵声领导广州起义,亲率敢死队猛攻两广督署,威名显赫。

  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被推为革命军总司令,在汉口、汉阳与清军作战。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1913年任讨袁军总司令,通电督师讨袁,事败去日本。1916年10月31日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上海,终年42岁。1917年4月15日国葬于此。?

  黄兴墓由花岗石建成,底座双层方形,十分高大。底座上矗立着11米高的四棱形整块花岗石墓碑,形状如长剑直指云天。墓的四周有石柱和铁栏围护,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显得非常庄严肃穆。??

●蔡锷墓

  蔡锷墓位于黄兴墓下,在白鹤泉旁,周围松柏环抱,十分清幽肃静。?蔡锷(公元1882~1916年)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未满13岁即已考取秀才,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

  1900年参加自立军起兵,失败后留学日本士官学校。1904年归国,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训练新军。

  1911年任云南三十七协协统。武昌首义爆发,他在昆明举兵响应,建立军政府,任云南都督。1913年被袁世凯调至北京,暗加监视。

  1915年11月潜出北京,12月在云南组织护国军起兵讨袁,与袁军激战于四川沪州(今沪县)、纳溪,迫使袁世凯在一片倒袁声中退出了历史舞台。袁世凯死后任四川督军兼省长。因喉疾赴日本就医,于1916年11月8日不幸去世,终年34岁。1917年4月国葬于此。孙中山先生亲笔书写挽联,悼蔡将军:?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把将军比作投笔从戎的班超和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足见将军功绩,可标青史。?

  

延伸阅读

●岳麓书院的七次兵毁与重建

  由于社会动荡,朝廷更迭,岳麓书院曾无数次被战火摧残。其中大面积摧毁和大规模的重建有七次。

  第一次是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金兵南侵,北宋灭亡,苦苦经营达150余年之久的书院被金兵焚毁,史称“什一仅存”、“鞠为荒榛”,事过34年后才开始重建。

  第二次是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兵南进,元将阿里海牙兵毁长沙,书院被焚为废墟,岳麓书院师生在抵抗元军的斗争中,不过大多战死,时过10年后才开始重建。

  第三次是指至正末年(公元1368年),书院再次被战火摧毁,史称“寻毁为墟”。此后时隔60年,才有宁乡人周辛甫在废址上重建。又过了40年,知府钱澍也想到过重建,但两者均无大的举措。此后又过了25年,长沙府通判陈钢才全面重修岳麓书院。第三次兵毁书院后致使长达百余年停顿办学。

  第四次是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张献忠部队进攻长沙,与明朝官军进行激战,书院在混战中被毁,史称“毁败无余”。时过25年后,吴三桂发动三藩叛乱,攻克长沙,书院被毁,而书院刚刚修好了才4年,这是第一次即兴即毁。

  第六次是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太平天国军进攻长沙,史称“书院毁半”,第二年开始修复。

  第七次是1937年爆发的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出动27架飞机,对岳麓书院进行轮番轰炸,书院御书楼、二门、讲堂卷棚、百泉轩、文庙大成殿等建筑被毁,这是第一次被外邦强敌所毁。战后进行了简单的修复。

  从上述七毁七建的经历中,可以看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岳麓书院承受了太多的劫难,以及她顽强复生的人文精神。在上述重建中,尚不包括历次大修或其他人为原因的重建,如将岳麓书院每次重建、大修累积起来,足有数十次之多。

  在这浩繁庞大的重建工作中,有不可计数的先哲大师、地方官员、乡绅和普普通通的劳动群众,将自己的心血倾注在这块土地上,他们的建设之功,我们后代要牢牢记在心里。

小贴士:

●交通:

  从长沙市市区内可搭乘106、202、305路到岳麓山下车。

●门票:

  岳麓山风景区票价:15元/人;成人团体票价:12元/人;学生团体票价:10元/人。

  

●开放时间:

  7:30~18:00。

28.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

【必去理由】

  武当山被世人尊称为“仙山”、“道山”。

  《太和山志》记载“武当”的含义源于“非真武不足当之”,意谓武当乃中国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亦称真武帝)的发迹圣地。

  因此,千百年来,武当山作为道教福地、神仙居所而名扬天下。

先睹为快

  武当山位于湖北丹江口市境内,面临碧波荡漾的丹江口水库,背依苍莽千里的神农架林区,连绵400多千米。这里风景秀丽,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春天繁花似锦,夏季高山耸翠,秋天金桂飘香,冬季白雪皑皑。不管什么时候来,都能欣赏它美的一面。

  俗话说:“天下名山佛占尽。”而在武当山却是道教一统天下,这里面还有一个传说。传说武当山原来被无量佛占着,后来真武大帝修仙得道,出外云游到此,看到这里群峰林立,主峰天柱峰高耸入云,周围七十二峰俯首相向,形成了“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奇观。

  真武大帝相中了这块宝地,便到天柱峰找无量佛商量借地,并提出只借八步即可。无量佛见他所要不多就答应了,没想到真武大帝法力无边,他从天柱峰顶走了八步,一步100里,八步竟占走了整个武当,从而赢得了永久居住权,武当山也因此成为道家的场地。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而已,而武当山是道家的场地确是一个事实。武当道观从唐贞观年间就开始修建,到明永乐年间达到高峰。这里的建筑充分利用自然,采用皇家的建筑方式统一布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之列,成为全世界的瑰宝。

  明成祖朱棣大力推崇武当道教,调集军民工匠30余万在此大兴土木,按照道教中“玄天上帝”真武修炼的故事,用十余年的时间建起了33个大型建筑群落。建筑线自古均州城至天柱峰顶,连绵20千米,面积160万平方米,宫观庵堂两万余间。他在这里祀奉北方神真武大帝,为的是保佑他的江山永固。

  说来说去,真武大帝到底是个怎样的神仙呢?据传真武大帝有高大的身材,圆圆的脸庞,他喜欢批发赤足。据说他这个形象就是按永乐皇帝的模样塑造出来的,所以民间流传有“真武神,永乐相”的说法。皇家的大力推崇使得武当山名声大震,成为我国的道教名山,吸引着各地的游人香客到处观光朝拜。

  另外,这里不仅是道教的香火胜地,还是武当拳的故乡。中国武林历来有“北宗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许多人都是未识武当山而先知武当拳。武当拳的创始人相传是名带著名道士张三丰,据说他在这里修炼的时候看到鹤与蛇争斗的情景,受到启发,领悟出了太极十三式,他也因此被尊为武当派的开山祖师。要想亲自领略武当门派的风采,那一定要来武当山啊!

景点导览

●金殿

  金殿坐落在武当山主峰天柱峰上,它建于明永乐年间,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金殿高5.54米,宽4.4米,进深3.15米,构件严密精确,密不透风。殿内供奉着“真武祖师大帝”的鎏金铜像,重达10吨。

  据史载,该殿由20吨精铜和300千克黄金在北京铸造而成,然后再送往武当山的。金殿最为奇特的地方就是它本身是良导体,每逢电闪雷鸣的时候,光球在金殿四周滚动,但霹雳却击不到金殿,这一奇观被称为“烈火炼殿”。金殿造了已经有六七百年了,但还是完好如初,仍然光彩夺目。

  这座著名的金殿,还有一段故事呢!相传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有一次和元军交锋,全军覆没,他拼命逃到武当山下的一座小茅庵里,求里面的道士救命。

  道士说道:“救了你,追兵来烧了我的茅庵,我到哪里去住呢?”朱元璋说:“以后我就赔你一座金殿。”于是道士让朱元璋站在柏树下,给他施了个隐身法。元军追来后找不到朱元璋,便放火烧了茅庵。

  朱元璋等元兵走远后,发现老人也不见了。朱元璋得了天下后,就命他的四儿子朱棣在武当山天柱峰上为真武神建了一座宏伟的金殿。

●龙头香

  在南岩万寿宫外的绝崖旁,有一雕龙石梁,石梁悬空伸出2.9米,宽约30厘米,上雕盘龙,传说是玄武大帝的御骑,玄武大帝经常骑着它到处巡视。龙头顶端雕一香炉,被称为“龙头香”。

  有些香客为了表示自己的**,每次来朝武当,冒着生命危险去烧龙头香,坠岩而亡者不计其数。清康熙年间,川湖部院总督下令禁烧龙头香,并设栏门加锁,立碑告诫。

  碑文说,神是仁慈的,心诚则灵,不一定非要登到悬崖绝壁上烧香才算是对神的崇敬;所以不要复蹈前辙,毁掉宝贵的生命。如今人们在此凭栏俯视,仍倍感奇险。游客来南岩游览,一般都要观看此险。

●南岩宫

  过南天门即达南岩胜境。南岩峰岭陡峭奇丽,林木苍翠,是武当山36岩中最美的一处。唐宋以来就有道人在此修炼,元代在此建有道观。

  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在此营建殿宇640余间,清末被毁。现仅存元代建的石殿、明代建的南天门、碑亭、两仪殿等建筑及元君殿、南熏殿、圆光殿等遗迹。

  从南天门入小天门,穿过碑亭,便是俗称脚蹬老虎岩的崇福岩。远眺是圆光殿、南熏亭、近观有18道棋坪及太上观、五师殿、方丈室、斋堂等遗迹。龙虎殿是南岩著名的一景。

  出龙虎殿即是大院落,院中有一口六角饰石栏的水井。井水清香洌甜,犹如甘露,故名甘露井,是武当最好的泉水之一。从院落登上层层丹墀饰栏崇岩,是元君殿即大圣南岩宫遗址。

  南岩周围还有滴水岩、仙侣岩、黑虎岩、红军洞、雷神洞、龙潭等,都是下临绝涧、峭壁千仞的景致真可谓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老君岩

  老君岩是武当山发现的雕凿年代最早也是唯一的一座石窟。

  当年在石窟前还有23间道房,颇具规模,现在已不见踪影。石窟正中凿刻太上老君像。老君像座姿端庄,呈天盘修炼状,面部虽已被人损坏,但观其整座石塑,带有鲜明的唐代石雕风格。

  在老君岩石窟的左边还有一组摩崖石刻群,上面有“太子入武当”、“蓬莱九仙”等石刻。

  这样大面积的石窟及摩崖石刻,同时又汇集了宋、元、明、清四朝代不同的文字,这对研究武当山宗教及历史是难得的实物。

  老君岩现存遗址面积约2000平方米,它当年所营造的是道教最高尊神居住的环境,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寓所,也被称为“三清境”。

延伸阅读

●龟驮碑的来历

  武当山有2座气势恢弘的御碑亭,存放着12座赑屃,其背上都驮着巨大的石碑,碑上铭刻着永乐及嘉靖等皇帝的圣旨,世人称为“赑屃驮御碑(也叫龟驮碑)”。这些石雕赑屃驮御碑高达9米多高,重达百吨,是闻名的武当绝景。

  但是,巨大的赑屃驮御碑是怎样运上山的?又是怎样安装的呢?为什么武当道庙都建有碑亭呢?皇帝为什么造这么大的石龟来驮圣旨呢?这些事情都有来历。

  传说,燕王朱棣初次起兵反朝廷时,被建文皇帝打败。眼看着敌兵渐渐逼近,朱棣扬鞭策马,落荒而逃。他翻山过岭,又饥又渴,人困马乏,再也没力气了。

  这时候,他骑的火焰驹突然前腿抬起,“咴咴”一声惊叫停住了,还得朱棣差一点摔下来。他定睛一看,惊出一身冷汗,原来,前边竟是一条汹涌的大江拦住了去路!身后人喊马叫,追兵越来越近了。朱棣不禁仰天长叹道:“难道是老天要绝我吗?给我一条生路吧!”

呼声刚落,大江便翻动起来,江心里现出一个漩涡,从江中现出了一个大乌龟。它伸长脖子说道:“来来来,站到我背上,渡你过江。”朱棣还在惊魂不定地犹豫中,那火焰驹已飞身一跃,到了龟背上。马儿站得很稳,大龟摇着头,摆着尾,眨眼间便游到了对岸。

朱棣回头见敌兵被大江截在了对岸,便舒了口气,对乌龟表示感谢。这时,大龟说话了:“圣上登基以后,请封我一官半职吧。”接着,大龟告别了朱棣,沉到水里去了。这时候,军师姚广孝领兵接迎朱棣,朱棣便把乌龟驮他过江的事告诉了他,问他大乌龟是什么神。姚广孝说:“那龟不叫龟,是龙王的第八子,它出来护驾,可见你要坐天下了。”

后来,朱棣果然百战百胜,赶跑了朱允文,自立为永乐皇帝。他论功行赏,对当年追随他的文武人员,都封了官,独独忘了那大乌龟。姚广孝提醒了皇帝,可是所有的官职都已封完了。皇帝说:“乌龟救过我的命,功劳最大,就封它给我驮圣旨吧。”

  大乌龟驮了圣旨,到了武当山。看到这里山川峻秀,鸟语花香,是个好地方,便没有再离开。永乐皇帝怕它淋着冻着,就让工匠们给它就地建起了御碑亭。

●响铃杉和木鱼的故事

  紫霄宫里有一个小木鱼和一根大杉树,木鱼早早晚晚挨捶子,它便不断地叫着“疼……疼……”而那杉木人见人爱,轻轻叩击,还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简直像根琴弦。所以人们叫它“响铃杉”。

  响铃杉和木鱼,都出在武当山的大树林里。传说,古时候,武当山森林密布,每种树都通人性,会说话。而这些树木像人一样,有的正直,有的狡诈,有的品格高尚,有的自私自利。所以它们之间也发生了很多故事。

  其中有一棵小树,长得又矮又瘦,可是却总爱抬高自己,坑害别人。白天,它把全身的叶子张大伸开,遮尽阳光雨露,不让别的树木享受大自然的供养;夜晚,它把叶片合拢,慢慢消化抢来的养料。所以,人们叫它“夜合合”。

  夜合合的邻居中有棵杉树,长得又高又直又漂亮,是修房盖屋的好材料。杉树也很有志气,从小立志要到紫霄宫去当大梁。夜合合很嫉恨杉树处处比自己好,它在雷神和风神面前拨弄是非说:“小杉树趾高气扬,目空一切,根本不把二位神仙看在眼里!”居心想叫雷神和风神把杉树吹倒打断,使它粉身碎骨。

  可是雷神、风神知道夜合合的诡计,他们没听它的话,反而更加喜爱小杉树。他们洒下雨露养它,霹雷闪电锻炼它。天长日久,小杉树越长越结实。

  整整过了1000年,要修紫霄宫了,木工头带领工匠到森林来选材料。按说,那杉树是最合适不过了。可是木工头喜欢听奉承话,居然喜欢上了夜合合,想把它当个正经材料使。工匠们都看不上夜合合,一致要选那根杉树去作大梁。

  工头见那杉树高大正直,不向自己弯腰低头,心想,求重用,还不想说好话,哪有这便宜的事,心中很不高兴。最终,他也没有选择杉树作大梁。

  千年愿望一朝破灭,杉树气得全身发抖,转眼就死去了。雷神、风神为这事愤愤不平,他们顿时狂风大作,雷电交加,连根拔起了杉树,把它卷上了天空。杉树穿云越雾,终于落到了紫霄宫前边的崇台上。所以人们又叫它“飞来杉”。

  真武大帝见这杉树来的蹊跷,问明缘故,便封它为诚挚之神,命名为“响铃杉”。叫人抬进金阙当神奉。同时,令工头将那夜合合凿成一个木鱼,让它一年到头挨打。

小贴士:

●最佳旅游时间:

  春秋两季。

●注意事项

  1、进入道观后不要以手指点神像,无论其造型多么令人惊叹;也不要背对着神像;进殿时不要踏在门坎上,也不要高声喧哗。

  2、俗话说:“僧不言名,道不言寿。”道人修炼是为长寿,所以最好不要问道人的年龄。入道门的原因很多,如果没有深交,也不要问其身世。

  3、进山朝贡步入武当神道后,就要静默清心,不说污秽不净的话。供品中不能有石榴、李子、红艳花及鸡、犬等,不吃雁、鳗、龟、鳖、牛、犬、猪肉及生葱、韭、蒜、姜等荤腥刺激食物,不饮酒。这些都是武当主神真武大帝所忌讳的。

  4、武当山上许多地段都没有人烟,如果你对地形不熟悉,或没有足够的准备,请勿贸然进入,最好请个当地向导。

29.“中华水塔”——三江源

【必去理由】

  三江源头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天然湿地分布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

  在这片高峻辽阔的土地上,不仅分布着众多的湖泊、雪山和冰川,也有着十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行走在那里,会突然明白,原来我们都是自然的孩子,虽然终将旅行,但生命的源头却永远在这里……

先睹为快

  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汹涌澎湃、波涛滚滚的江河,历来为世人所熟知。而它们的源头,则在同一个地方,那就是平均海拔近5000米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这三条著名的大川血脉相连,它们的源头竟然如此之近,恐怕这就是三江源头的神奇魅力吧!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的主峰格拉丹冬冰峰下,源头是冰雕玉琢的世界,绵亘几十千米的冰塔林犹如座座水晶峰峦,千姿百态,婀娜动人,体现出大自然的壮阔美丽;横空出世的金色长龙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河谷和约古宗列盆地,源头湖泊溪流星罗棋布,草美水丰,景色壮观;澜沧江源自唐古拉山北麓的群果扎西滩。这里沼泽遍野,地形复杂,是珍禽异兽的欢聚之所,景致分外迷人。

  它们都汇集在三江源,而三江源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占青海省国土总面积的43.88%。同时,它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海拔高达3450~6621米,这里不但是“中华水塔”而且还是“亚洲水塔”。由于它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这里成了野生动植物的天堂,也是非常珍贵的高原物种基因库。

  历史上,三江源曾是生态和生命的“净土”。这里水草丰美、湖泊星罗密布、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令人惊醒。近几十年来,由于天灾人祸等许多自然和人为的因素,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已在明显恶化,形势日益严峻。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三江源上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沙化、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长期的滥垦乱伐使大面积的草地和近一半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虫鼠害肆虐;珍稀野生动物盗猎严重;无序的黄金开采及冬虫夏草的采挖屡禁不止;受威胁的生物物种占总类的20%以上,远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部分地区的人类已难以生存,被迫搬迁他乡。

  可以看得出,三江的母亲已经是伤痕累累。为了保护好江河源头生态系统,保护好高原湿地,为高原特有的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2000年8月9日,在三江源地区成立了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这就是万众瞩目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同志亲自题写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碑名。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于保护好江河源头的生态系统,保护好高原湿地,为高原特有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保护青藏高原原始地貌和世界“第三极”自然景观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人和自然其实是一体,也许有一天,经过我们人类世世代代的努力,三江源会重新当年的风姿。到那时,美丽而富饶的三江源,一定会回报给人类更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景点导览

●星宿海

  星宿海位于黄河源头地区,东与扎陵湖相邻,西与黄河源流玛曲相接,海拔4000多米,比五岳之首的泰山还高许多。

  星宿海,藏语称为“错岔”,意思是“花海子”。这里的地形是一个狭长的盆地,东西长30多千米,南北宽10多千米。黄河之水行进到这里,因地势平缓,河面骤然展宽,流速也变缓,四处流淌的河水,使这里形成大片沼泽和众多的湖泊。

  在这块不大的盆地里,竟星罗棋布地密布着数以百计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湖泊,大的有几百平方米,小的仅几平方米。我们登高远眺,这些湖泊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星宿海之名大概即由此而来。

  星宿海的周围繁衍栖息着黑颈鹤、丹顶鹤等近百种鸟类和藏羚羊、藏野驴、黄羊等十余种珍稀野生动物。在星宿海碧绿的滩地上,紫色的高山紫苑、黄色的垂头菊、粉色的马先蒿、还有点地梅、报春花、紫云英等,一丛丛,一簇簇;在山坡山,野牦牛、藏羚羊等一群群野生动物悠闲地吃着草;溪流里,斑头雁、黄鸭拨水嬉戏,无鳞湟鱼成群游戈,真是美景天成。

●扎陵湖和鄂陵湖

  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黄河源头两个巨大的高原淡水湖泊,它们位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玛多县境内,上距黄河源头卡日曲190多千米,下距玛多县城60多千米,是黄河源头地区众水汇之所。

  黄河从卡日曲和约古宗列曲发源后,经星宿海流到这里,被巴颜郎玛山和错尔朵则山所阻,形成了黄河源头第一个巨大的湖泊——扎陵湖。

  黄河在扎陵湖中经过回旋喘息之后,从湖东南的草滩上散乱地流出,中间又经过一条长约20千米,宽约300多米的黄河峡谷,分九股注入第二个湖泊——鄂陵湖。扎陵湖和鄂陵湖海拔4300多米,这里地势高寒、潮湿,地域辽阔,牧草丰美,自然景观奇妙,是难得的旅游观光胜地。

●文成公主庙

  文成公主庙又名“沙加公主庙”,位于玉树县结古镇东南25千米的贝纳沟。这是一条大峡谷,两边的山脉不见边际,矗立在青藏高原的蓝天下,山上绿树成荫、山下小河流淌。

  文成公主庙紧贴百丈悬崖,风景幽静,金光闪闪的屋顶光芒四射。庙四周所有的悬崖和面积较大的石头上镌刻着数不清的藏经。

  该庙共3层,面积包括院落600多平方米,通高9.6米。庙中央竖立着文成公主坐像,端坐在狮子莲花座上,身高8米。坐像两旁有8尊石刻佛立像,分立在上下两层,每尊佛像高有3米,精雕细刻,形象生动。该庙是一座既有唐代艺术风格又有藏式平顶建筑特点的古式建筑。

  文成公主是唐太宗宗室女,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与吐蕃松赞干布联姻。文成公主一行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宁,翻日月山,长途跋涉到达拉萨。据传,玉树县的贝纳沟是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停留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这里的藏族首领和群众曾为她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文成公主深受感动,决定多住些日子,并教给当地群众耕作、纺织技术。文成公主离开这里进入拉萨后,这里的**便依据公主的画像,在石壁上造像,以示怀念,然后又建了这座庙宇,此庙是藏汉团结的象征。

  从此,这里便成了玉树地区的一大圣地,当地藏族群众把这里视为玉树高原上的“洞天福地”,成为信徒们顶礼膜拜的佛堂。1300多年来,这里一年四季香火都不间断,酥油灯昼夜常明,前来朝拜的藏汉群众络绎不绝,亲如一家。

延伸阅读

●黄河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叫黄河,长得一表人才。他骑的烈马,拉得硬弓,百步之内,指哪里射哪里,分毫不差。每天早晨天一亮,黄河就骑马出去打猎了,每次他都经过一家员外的花园。

  这天打猎回来,他经过花园时,看见墙头上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正笑眯眯地望着他。姑娘一甩手扔下了一只手镯就躲到墙后去了。黄河跳下马,拾起手镯,以为自己碰到了仙女。

  从此,每次经过那个花园他总要抬头张望。可是,再也见不到那个姑娘。半个月后的一天,黄河打猎回来晚了,月亮已经升起。快到花园那里,忽然道边闪出一个人来。黄河一看正是那个姑娘,高兴得不得了。姑娘说自己是背着父亲跑来和他相见的,两人谈了好久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可是,从那以后,黄河一连十多天都没见到姑娘。一打听,原来是那员外知道了此事,把他女儿关了起来。黄河听说后发誓:“就是天翻地覆,也要把姑娘救出来。”

  员外怕得罪黄河,便出了个难题,让人们在门前搭起架子,上面吊一个铜钱,并四处张贴告示:谁能在一百步之外把箭射进铜钱眼里,就把女儿嫁给他。消息一传出,来了很多人,但谁也没能把箭射进钱眼里。

  黄河走了出来,挽弓塔箭,只听“飕”的一声,箭像流行似的飞了出去,不偏不正地正射在铜钱眼里。员外又要求黄河的第二支箭必须将前一支箭顶出,黄河也办到了。员外再出难题,要黄河百步之外不但射下铜钱,还要将钱接住,不许铜钱落地。

  这时,连看热闹的人都知道员外在存心耍赖。黄河怒火烧心,一扭身子,“飕”的一箭向员外飞去。员外年轻时练过武,他头一偏躲过那箭,并连声喊手下人去把黄河抓起来。大家都替黄河抱不平,忿忿地嚷了起来。

  黄河挤出人群跑到了山上,他并不是怕员外来抓他,因为自己从来是箭不虚发的,这次没有射中,他觉得很丢脸。他决心在深山老林中苦练武艺,练好后再去救姑娘。

  过了一年,黄河把武艺练得更好了,于是动身去救那姑娘。中午时分觉得肚子饿了,举箭瞄准了一只大鸟。没想到大鸟开口说:“好汉你不要害我,我能告诉你那姑娘的情况。”黄河一听,忙把箭放了下来。?

  大鸟告诉黄河,员外逼着他女儿跟财主成亲,那姑娘气得跳楼了。临跳时,她大叫着:“黄河!黄河!黄河啊……”黄河听了,心像大山崩裂,他“噗”的一下坐在地上,泪珠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

  大鸟吓得飞走了,它往下一看,黄河的眼泪流成了河水,汪洋一片,滚滚向东流去,黄河成了“黄河”啦!黄河的水,总是浪滚翻天。人们说,那是黄河心里忿恨,老想靠近那个村庄去救那个姑娘的缘故。

小贴士:

●注意事项:

  1、本路线属原生态地区,注意保护环境。

  2、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及信仰。

  3、预防高原反应,防止因受凉而引发感冒, 请自备常用药品。

  4、三江源属高海拔区域,年老体弱者及对生活要求过高者慎行。

30.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峨眉山

【必去理由】

  峨眉山是佛教名山。长久以来,峨眉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神话般的佛教胜迹而闻名于世。她古雅神奇,巍峨媚丽。

  其山脉绵亘曲折、千岩万壑、瀑布溪流、奇秀清雅,故有“峨眉天下秀”之美称。

  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先睹为快

  峨眉山是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四川中南部,距成都约160千米,在峨眉山市西南7千米处。在我国的名山中,峨眉山可以说是最高的一个,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山体南北方向延伸,绵延23千米,面积115平方千米。

  峨眉山就像一道巨大的翠屏,耸立在成都平原西南,山体轮廓弯曲而柔美,就像少女的面容和秀眉,于是人们很早便称它为“峨眉”。

  纵横200余千米的峨眉山,与“亚洲脊梁”昆仑山的支脉邛峡山相连。峨眉全山由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山组成,一般游人所到,主要是奇峰攒聚、名胜荟萃的大峨山,这就是今日人们通常所说的“峨眉山”。

  峨眉山巍峨秀丽,古老神奇,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被人们称之为“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等。

  唐代诗人李白有诗赞美曰:“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明代诗人周洪谟赞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当代文豪郭沫若题书峨眉山为“天下名山”。千百年来,峨眉山香火旺盛、游人不绝,永葆魅力。

  峨眉山作为一座佛教名山,相传是释迦牟尼身旁的普贤大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它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道场。

  峨眉山原为佛道两教并存的宗教重地,东汉之初,山间便有了第一座以药农舍宅为寺庙的“初殿”。后来,在晋、唐、宋朝对寺庙进行了续建,明、清两代又继续修建,最后,在连绵百里的山峦中,先后兴建佛寺200多处,僧众达数千人。

  随着佛教兴盛和道教的衰微与绝迹,峨眉山逐渐成为佛教圣地。由于历史变迁,现在峨眉山景区内尚存十余处古寺,如报国寺、万年寺、仙峰寺、洗象池、金顶等,寺院内的佛教徒依然保持着正常的宗教生活。

  峨眉山不仅有很好的人文景观,其动植物资源也极其丰富。景区内生长着5000多种植物,数目远远超过了欧洲大陆的所有植物种属,其中被誉为“花中西施”的杜鹃花就有29个品种。还有古老的观赏树种“中国鸽子树”——珙桐;

  景区内野生动物资源也很丰富,达2300余种,像枯叶蝶、小熊猫、蜂鹰、牛羚、白娴鸟等,尤其山林中顽皮的猴群,常常向游人乞食或嬉戏,惹人注目。

  1981年,当英、美、法、德、日等十个国家的学者组成的英国国际树木学会专家团,在峨眉山考察后,以植物学家汤姆·塞蒂为团长的专家们异口同声地赞美:“峨眉山是世界上最美的国家公园,是难得的植物宝库和世界植物爱好者的乐园。”

  峨眉山以它的佛教文化和独到迷人的风光,吸引着四方游客,把人们带入那雄秀幻绝的奇妙境界。

景点导览

●金顶  

  金顶海拔3077.96米,这里高山层云,景色壮丽,游客可在陡峭的岩边欣赏云海、佛光、圣灯三大奇景。如果天气晴朗,还可远眺数百里外的贡嘎雪峰。但是,由于金顶地处高寒地带,游人必须注意防寒,体弱者不宜久留。

  佛光、云海、圣灯,是峨眉金顶的三大自然奇观。在金顶的睹光台眺望,台前白云平铺之时,阳光照在云层上,可见明亮艳丽的五彩光环。僧人称之为“佛光”,据说影入佛光可获吉祥,故名金顶祥光。

  云海是峨眉金顶的另一奇观。每当晴空万里,深谷雾起时,就能见云层弥漫于睹光岩前,越积越厚,一望无涯。峨眉顶部的山峰在茫茫云海中就像孤岛一样。如果空中无风,则云面似镜,寂静无声,仿佛置身于蓬莱仙境。如遇风起,云海波涛翻滚,犹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非常壮观。

  在月黑风清的夜晚,岩下幽谷中有时可以看到一种神秘的圣灯。实际上,圣灯既非来自阴间,又非出于神灵,而是由于大自然中的磷化氢燃烧而产生的。圣灯象征着美好吉祥,是人们一种良善的祝愿。

●万佛顶:

  万佛顶为峨眉山最高峰,海拔3099米,取名“普贤住处,万佛围绕”之意,是峨眉山原始森林生态旅游区,有万佛阁、高山杜鹃林、黑熊沟、仙人回头等景点。

  万佛阁高21米,雄伟庄严,悬于楼顶的“祝愿古钟”庄重威严。万佛阁的撞钟很有讲究,常撞击108次: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紧敲18次,慢敲18次,不紧不慢再敲18次,如此反复两次,共108次。

  这之中有很深的含义,寓意全年12个月、24节气、72气候(5天为一候),合为108次,象征一年轮回,天长地久,祈福国泰民安,人间幸福。佛教也有称击钟108次可消除108种烦恼与杂念。

●万年寺

  万年寺是峨眉山的主要寺庙之一,始建于东晋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当时叫普贤寺,宋代改名为白水普贤寺。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建无梁砖殿,第二年竣工,改名为圣寿万年寺。明代砖殿内宋代铸造的普贤骑象铜像为镇寺之宝。这尊铜像通高7.85米,重62吨。

  万年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殿宇五重:山门、弥勒殿、砖殿、巍峨宝殿、大雄宝殿。万年寺砖殿为我国古代建筑一大奇观,该建筑400年来经历了18次地震,却安然无恙,被誉为我国古建筑史上的奇迹。1986年以后又修复了弥勒殿、般若堂、幽冥钟亭、鼓楼长廊、山门等,宏伟庄严。

●峨眉山灵猴

  峨眉山的猴群举世闻名,它们主要生活在林密草深的中山地带,以海拔1800米的九老洞到海拔2100米的洗象池一带数量最多。由于多年来寺僧和游客喂饲成习,猴群已养成拦在路上向游人索取食品的习惯,人称“猴居士”。

  如果上山途遇猴群,可用花生、糖果等零食喂养它们,然后拍手示意已经喂完。猴群通灵,一般会开恩放行。可是,千万不可逗弄它们,以免不测。

  由于来峨眉山的游客众多,经常带一些富含营养的东西给猴子吃,使得猴子们的体重大大增加,猴子们的健康大大受损。为此,峨眉山管委会决定对这些猴子实行人工“减肥计划”,即每天供游客喂食的猴粮不超过500袋。

延伸阅读

●雪魔芋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峨眉山上就已经有人居住,也已建起了卧云寺,有和尚在里面修行。但是,因金顶地处峨眉山之颠,气候寒冷,不产瓜果蔬菜,和尚们的生活十分清苦。

  一年冬天,几场大雪之后,卧云寺外格外的冷清。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来到寺庙,见和尚们吃的下饭菜除了辣椒,就是豆干、笋干等,就问道:“这峨眉山满山遍野都是仙菜,你们为何不采来下饭呢?”但是,和尚们只能看见皑皑的积雪,什么也没有,于是不以为然。

  第二天,老者带着和尚们翻山越岭,来到一个积雪的山坡。老人用手一指说:“仙菜就在这里。”可是,众人却什么也看不见。这时,老人从身上摸出一个铜镜,往山坡上一照,山坡上的积雪立时融化,形成涓涓细流流下山坡。

  此时,山坡上的野树都绽出了嫩芽,奇花异草竞相斗艳,鸟语花香,一派大好春光。老者指着一片长着锯齿形叶片的草丛说:“这就是仙菜。”说着,他顺手扯起一株,只见根上长着一个象芋头一样的褐色块茎。老人摘满了一篮让和尚们拎回寺里。

  老人教大家把块茎洗干净,磨成浆,过滤后再放进大锅里煮成一块块豆腐般大小的灰黑色东西,最后摆到山坡上晾干。隔了一夜,雪过天晴,山坡上晾晒的“豆腐块儿”经过一夜的冰冻,又经过太阳的暴晒,已变得像冻豆腐一样了。

  老人叫大家把它们收回来,用净水泡软,再放在油锅里加上笋干烧熟,直烧得又酥又亮,放在口中滑溜溜的,十分鲜美。等到他们想起向老者表示感谢时,却发现他早已不见了。和尚们认为,这一定是佛祖显灵来帮助大家的,从此,念佛参禅更加**了。

  第二年春天,和尚们又在峨眉山上找到许多那样的块茎,照着老者的做法制成干贮存起来,专门用来招待进山烧香膜拜的客人。人们吃过之后赞不绝口,纷纷向和尚们打听它的名字。和尚们心想:它像芋头,又比芋头更加魔幻神奇,又是加雪做成的,就叫“雪魔芋”吧!于是,峨眉山雪魔芋的美名就很快传遍了天下。

●“佛光”的传说

  相传乐汉永平年间,在峨眉山的华严顶下面,住着一个姓蒲的老人,大家都叫他蒲公。蒲公祖辈都是靠采药为生,一年到头在峨眉山上到处采药,他和宝掌峰下宝掌寺里的宝掌和尚交情很好。蒲公采药,常去宝掌和尚庙歇脚,宝掌和尚也常到蒲公家里谈古论今。

  一天,蒲公正在一个名叫云窝的地方采药,忽然听见天空中传来了音乐声音。他忙抬头看,只见一群人马脚踏五彩祥云,直往金顶方向飘去。其中有一人,骑了匹既不象鹿又不象马的坐骑。蒲公心想,这些人一定是神仙。于是跟着那片祥云,往金顶追去,想看个究竟。

  蒲公来到金顶,见舍身岩下云海翻卷,光彩万道。在五彩光环中,有一人头戴束发紫金冠,身披黄锦袈裟,骑了一匹六牙大象,头上有五彩祥光,脚下是白玉莲台。蒲公连身称奇,想找宝掌和尚来看看这幅奇景。

  没想到,宝掌和尚一听大喜,忙说:“哎呀!那是普贤菩萨嘛!我就想见普贤,求他指引佛法,走,我们赶快去找他!”说完,拉着蒲公就向金顶跑去。走到洗象池,宝掌和尚指着池旁边一片湿象蹄印说:“你看,这不是普贤菩萨骑的白象在这里洗过澡么?”说着更加快了脚步。不一会儿他们就到了金顶。

  宝掌和尚到舍身岩上往下看,只见岩下一片茫茫云海中,有一团七色宝光。宝掌和尚说:“那七色宝光就是普贤菩萨的化身,叫做佛光。”

  这时,蒲公忽然看见光环中又现出了普贤的金身,就忙叫宝掌尚看。可是等宝掌和尚看时,却什么也看不见了。蒲公感到很奇怪,宝掌和尚对他说道:“你每天采药,救人苦难,为大家做了许多好事,所以感动菩萨,向你现了金身。我做的好事还不如你多,所以不能看见菩萨的金身,只能看见菩萨头上的宝光。”?

  以后,人们就把能看见佛光当作一种吉祥的象征,并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金顶祥光”。

小贴士:

●交通:

  从成都新南门车站,平均每30分钟便有班车发往峨眉山或乐山,车程约2小时,票价35元;乐山中心站、肖坝车站有班车发往峨眉山,中心站每10分钟一班,车程约30分钟,票价8元。

  重庆菜园坝车站每天有直达车发往乐山、峨眉山。至乐山:早上7:00发车,下午6:00收车,每1.5小时一班,票价:豪华车96元,普通车85元;至峨眉山:早上9:00发车,票价105元,11:00发车,票价90元。

●旅游注意事项:

  1、防寒:峨眉山海拔3099米,相对高度达2500米以上(山下的峨眉山市海拔仅420米),垂直高差大,气温常较山下低10℃左右,故登山者需早做御寒准备(金顶也有棉衣可供租用);

  2、防雨:峨眉山云低雾浓,细雨时停时降,终日不绝,故登山者应准备相应雨具(以轻便的塑料薄膜雨衣为佳);

  3、峨眉山部分路段非常险滑,游人应特别注意安全,不宜穿光底和硬底鞋。

31.中国古代园林的典范——苏州园林

【必去理由】

  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自古以来被人们誉为“园林之城”,其盛名享誉海内外。

  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实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1997年12月,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先睹为快

  苏州城历史悠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有“园林之城”的称号。苏州园林占地面积小,艺术风格变换无穷、不拘一格,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明清时期,苏州封建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阶段,造园艺术也趋于成熟,出现了一批园林艺术家,使造园活动达到高潮。最盛时期,苏州的私家园林和庭院达到280余处,至今保存完好并开放的有,始建于宋代的沧浪亭、网师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艺圃,清代的留园、耦园、怡园、曲园、听枫园等。

  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因其精美卓绝的造园艺术和个性鲜明的艺术特点于1997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有人说,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园内的四季晨错变化和春秋草木枯荣以及山水花木的季相变化,使人们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使人一入园林,便可享受到身在大自然惬意。

  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因此,苏州园林被人们称作“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在园林中游赏,像在品诗,又像在赏画。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与理想,园林建筑与景观又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如拙政园的“远香堂”,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有拙政园的“香洲”,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有怡园的“画舫斋”,以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荡怡然自得名;还有表现园主企慕恬淡的四园生活的,如网师园“真意”、留园“小桃源”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充满着书卷气的诗文题刻与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揉和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让人观之不尽,回味无穷。

景点导览

●沧浪亭

  沧浪亭,地处城南三元坊,在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全园布局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

  沧浪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矫揉造作,不妄加雕饰,不露斧凿痕迹。表现得法,力求山水相宜,就像自然风景一般。

  沧浪亭园门向北,门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溪水由西向东,环园南去。清晨夕暮,烟水弥漫,为整座园林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衣。

  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土石相间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机勃勃。建筑也大多环山,并以长廊相接。园内还有五百名贤祠,壁上嵌有五百余人像石刻,运刀细腻,非常值得观赏。沧浪亭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娄门内,是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最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时为大宏寺。明正德年同御史王献臣辞职回乡,买下此园,改建成宅园,取名“拙政园”。1860~1863年曾为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1954年对外开放。

  拙政园的特点是园林的分割和布局非常巧妙,把有限的空间进行分割,充分采用了借景和对景等造园艺术,因此拙政园的美在不言之中。

  近年来,拙政园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推出自己的特色花卉。每年春夏两季举办杜鹃花节和荷花节,花姿烂漫,清香远溢,使素雅幽静的古典园林充满了勃勃生机。拙政园西部的盆景园和中部的雅石斋分别展示了苏派盆景与中华奇石,雅俗共赏,陶冶情操。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留园

  留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齐名。坐落在苏州市阊门外,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始称留园。

  留园占地约30亩,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其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

  ?留园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雨快鱼之厅、林泉耆砍之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为留园的主要观景建筑。

  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是俯视全园景色的最佳地点,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

延伸阅读

●沧浪亭的说书人

   相传那一年,乾隆皇帝南巡路过苏州,住在沧浪亭。皇帝久闻苏州说书的很有名气,有一天,皇帝吃完晚饭,传下旨意要听说书。

   苏州城内有个说书的名角叫王周士,名气很大。苏州知府亲自去请王周士,到了沧浪亭,乾隆皇帝已经等得不耐烦了,要他马上开书。没想到王周士不动声色,慢吞吞地说:“万岁坐在明烛边上,难道不知道四周一片漆黑?小人在黑暗里弹唱动作,万岁如何看见?”

   乾隆听了觉得话里带刺,但也有几分道理。只好命左右赐王周士明烛一根,好令他快快开书。可是王周士仍然一动不动,皇上不禁生起气来,问道:“何故还不开书?”王周士不卑不亢:“启禀万岁,小人说书虽是小道,但只能坐下,立着不能说书!”

  乾隆不知道有这样的规矩。虎起了面孔,粗声粗气地说道:“赐座!”内待马上去搬座位,心里却一个劲儿地嘀咕:皇帝面前一等大官,也不敢坐着说话。眼前这个说书的,居然讨到了金凳,心里着实不服气。

  王周士大模大样地坐下来。把三弦一拔,“叮叮铛铛”的声音,既像百鸟朝凤,又像金鼓齐鸣,乾隆听得是眉开眼笑。王周士最拿手的是《白蛇传》,他挑了最精彩的一个片断说起来,讲得绘声绘色,活灵活现。乾隆听得津津有味,点头晃脑,脱口喊出“好”字。

  王周士字正腔圆,越说精神越足,一直说到白娘娘回到苏州救活了许仙,方才停下。王周士把三弦一放,讲一声“明日请早!”可是乾隆不肯罢休,他连连摆手道:“寡人兴致正浓,岂能扫兴?”内待上前禀报:“皇上,已是五更天了。”乾隆不得已,吩咐内侍,将王周士留宿在沧浪亭。

  后来,乾隆皇帝听书听得如醉如痴,一天也不能断,成了一个道地的书迷。他回京时,命令王周士随驾进京,外加赐七品冠戴。王周士到了紫禁城,住在皇宫里可谓平步青云。

  可是,这样的日子王周士反而过不惯。他自己就像一只身陷金丝笼的百灵鸟,唱不出新歌,伸不开翅膀。所以,他找机会借口生病,禀明皇上,又回到了苏州。这正应了王周士说过的话:“我们唱书,总想把书唱好,该怎样总是怎样呀!”

●狮子林的传说

  狮子林这是元朝时建造的狮林寺的后花园,也是苏州著名的园林之一。传说造狮子林的时候,请了不少能工巧匠,画了不少精巧的图样,建园的天如禅师都不中意。后来,大画家倪云林做了指点,才建成了这座狮子林。倪云林画的《狮子林图卷》一直流传至今。

  按照佛门的说法,狮子又名狻猊,是佛国之兽。狮子林的假山最出名,有的是大狮,有的是小狮,有的是狮舞,有的是狮吼,有的是雄师蹲坐,有的是母狮沉睡,有的是狮子滚绣球,有的是双狮在搏斗,真是千变万化。

  假山有许多好听的名字:有的叫“含晖”,有的叫“吐月”,有的叫“玄玉”,有的叫“昂霄”,最高的一座假山叫“狮子峰”。据说假山中隐伏着五百罗汉身,可惜一般人眼里看不出。啥人能全部看出来,啥人就是“罗汉身”,啥人看出越多越聪明。

  走进假山,峰回路转,就像进入深山一样,半天也绕不出来。就好比诸葛亮摆的“八阵图”,真是奥妙无穷。假山中还有许多山洞,每换一洞,向外张望,景色不同,有“桃园十八景”之称。

  其中有一个山洞叫“棋盘洞”,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呢!传说八仙中的铁拐李和吕纯阳有一次结伴游园,一头钻进假山,绕了半天走不出来。铁拐李一瘸一拐走得很吃力,坐在一个山洞里不肯走了,嘴里直喊:“走不动了!走不动了!”

  他对吕纯阳说:“我歇歇脚,下盘棋,谁输了,就把赢家背出去!”铁拐李晓得吕纯阳棋艺不高,一定输,哪里知道吕纯阳偏偏赢了这盘棋,铁拐李没办法,只好向吕纯阳求饶。

  吕纯阳到了洞口双手一拂胡须,口中念念有词,天上飘落两朵祥云,两位仙人这才驾云而去。狮子林中的棋盘洞,至今还留下了吕纯阳用宝剑刻的棋盘呢!

小贴士:

●交通:

  苏州园林坐落在市区小巷中。游客可乘公交车或人力三轮车前往。公交普通车单一票价1元,空调车单一票价2元,多为无人售票车。三轮车起步价2元,每千米加收2元,包车时,每人每小时5元。

●最佳旅游时间:

  西山太湖梅花节3月1日~10日,虎丘花会3月~5月,拙政园杜鹃花会3月~6月,南浩街神仙庙会5月,拙政园荷花节7月~8月,虎丘庙会9月~10月,中国丝绸旅游节9月20日~25日,苏州天平红枫节11月,寒山寺除夕听钟声12月31日23时起。

32.“人民艺术家”的家——老舍故居

【必去理由】

  北京老舍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丰富胡同19号,老舍先生于1950年购置,并在此生活了16年,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

  纪念馆是一座普通三合小院,房前两棵高大的柿子树为老舍先生亲手栽种,至今仍格外茁壮,年年硕果累累。北房三间和两侧耳房作原状陈列,向人们展现老舍先生当年的生活原貌。

先睹为快

  老舍,生于1899年,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

  抗战爆发后,开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解放后写了20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1966年去世,终年67岁。现有《老舍文集》行世。

  北京老舍故居位于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也叫做“老舍纪念馆”。1950年老舍先生在经历了山东岁月和美国风雨后应周总理之邀回国并购买了这处房子,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16年,写下了建国后的全部作品。

  1954年春天,老舍先生在这个小院中亲手栽下了两棵柿树,每到秋天树上坠满沉甸甸的柿子,老舍夫人胡絜青女士美其名曰:“丹柿小院”。

  小院是典型的北京二进三合院风格,大门坐西朝东。一进二门有一块很少见的五彩小木影壁。院中正房(北房)三间,明间和西次间为客厅,东次间是胡絜青女士的卧室兼画室。西耳房是老舍自己选的卧室兼书房,他说这是全院儿中最静的地方。其实,这个故居就是个“闹中取静”的地方。

  1999年2月老舍纪念馆开馆,不到5年时间观众留言足有40厘米厚,不到一个月一本。在故居的陈列室里,游客能看到《四世同堂》在国内外的各种版本、1936年《骆驼祥子》的手写稿,还能看到北京市人民政府1950年颁发给老舍先生“人民艺术家”的奖状,是繁体字、竖排版。

  1950年,老舍的女儿舒济还在上高中时,就跟随全家人一起搬进了这个“三合院”,离开时已经1997年,是全家生活在“丹柿小院”时间最长的人。老舍先生爱花,但统计过整个三合院里包括墙根儿和房粱上叫不上来名的花花草草的只有舒济,她说有100多种。每当说起那些花,舒济的脸上总是带着一副骄傲和留恋的表情。

  母亲和弟弟妹妹们早在1988年前后相继离开小院,1999年父亲的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期间近10年时间里,舒济和自己的小家依然在这个小院里生活,直到1997年11月才搬走。尽管已经是全家最后一个离开的人,她还是舍不得,总是念叨着“这里有很多故事和情景在,我舍不得”。

  丹柿小院太小,老舍先生的很多作品还不能完全在这里摆放得下。故居原来的陈设更是如此,舒济只能把家里上世纪50年代的生活用品放在琉璃河的一个仓库里,她觉得东西(瓦盆、腌菜缸等等)再破也不能丢,她说:“我们和父亲当年的生活就是这样,这是原原本本的东西,一个也不能丢啊。”

  院内东、西厢房,现辟为纪念性展室,通过大量珍贵的图书馆、照片、手稿及生前遗物等,从六个方面展示了老舍先生的童年和创作历程,老舍先生各个时期不同版本和各类文字的作品荟萃期间,仅《骆驼祥子》就有30多种译本,虽然展览规模不大,但也足以让人领略到老舍先生一生的创作成就,进一步感受到他作品的独特魅力,及对后人的影响。纪念馆现有图书、字画、木质家具及其他生活用品数千件,对外开放以来,已有国内外上万人前来瞻仰。

相关导览

●青岛老舍故居

  八关山北坡,一条小巷内,坐落着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的故居,原为黄县路6号,现为12号,小巷的对面就是青岛市博物馆。1934年到1937年,老舍先生在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期间曾在此居住。

  现代著名作家臧克家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说:“小门东前,一进门小院极幽静。一进楼门,壁上挂满了刀矛棍棒,老舍为了锻炼身体,天天练武。小楼不高,望不见大海,夜静更阑时,可以听到大海的呼吸。”庭院中的石板甬路、冬青树至今仍在。

  黄宗江、黄宗洛、黄宗英等黄氏兄妹曾住于楼上,楼下住着老舍。屋内面东的一间是书斋,朝南的是客厅及老舍夫人和孩子们的居室。在这里,老舍创作了已译为12国文字、20个国家出版过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以及《文博士》、创作经验集《破牛破车》和一批散文、小品等。

  1984年,青岛人民政府为纪念这位建国后被中央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的唯一作家,决定将老舍旧居作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前来缅怀的游人及国内外文学研究者数以万计。

●重庆老舍故居

  重庆老舍故居是老舍先生于1943年至1946年的居所,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短短三年的时间,老舍先生在这里创作了大量抗战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一、二部等;短篇小说《一筒炮台烟》《贫血集》等;话剧《桃李春风》《王老虎》《张自忠》等,以及散文、杂文、诗歌、曲艺等共计100多万字的作品。

  修复保护工程于2005年6月启动,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拨款支持。旧居修复设计方案、布展设计方案征得老舍先生的子女认可,子女们将旧居原貌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以作修复时参考,并向纪念馆赠送了部分实物。

延伸阅读

●老舍的六则小故事

   

   第一则 19岁当小学校长

  老舍直到9岁才进入小学,全是靠一位富有而善良的人的资助。老舍的小学同窗、大学者罗常培形容他“一个小秃儿,天生洒脱、豪放、有劲,把力量蕴蓄在里面而不轻易表现出来,被老师打断了藤教鞭,疼得眼泪在眼睛里乱转也不肯掉一滴泪珠或讨半句饶。”老舍考入北京师范学校后,更是样样出色,成了校长最得意的弟子。所以他一毕业,才19岁便做了方家胡同市立小学的校长。

  

  第二则 “最伟大的字——饭”

  老舍的生活一直不富裕,他曾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一个字——‘饭’——给我时间与饭我能够写出较好的。”在抗战时的重庆更是如此,那时,老舍特别关心好友吴组缃先生家养的一口小花猪。小猪病了,老舍建议吃药、发汗,又专程探病,不过,那时养猪不是为了当宠物,而是希望到了冬天大家都能分上几斤腊肉。

  老舍说那年月“猪比人还贵呀”!不过每逢有朋友来,老舍就不惜典当衣服买点酒菜。有一次卖了一套旧西装买了饭,碰巧遇上一个卖猫头鹰的,就顺便把猫头鹰也买回来了,一时传为笑谈。

   第三则 “写着玩”写出的大师

  老舍的第一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在伦敦东方学院教书时写的。闲着就写点,老舍说只是“写着玩”。完稿后念给同在伦敦的许地山听,许地山笑得一塌糊涂,建议老舍寄到国内去。两三个月后郑振铎编的《小说月报》连载刊出。后来老舍又写了《赵子曰》,念给宁恩承听,他也笑得把盐当糖放到了茶里。

  第四则 老舍如何写《四世同堂》

  老舍在重庆北碚安家后,许多朋友前去看望,向胡絜青询问北平(今北京市)沦陷后的情景。一次,胡絜青又一次讲述了北平沦陷后人民的苦难,这些真实的细节为老舍酝酿新作提供了详细的背景材料。

  1944年元旦,老舍开始写以沦陷了的北京为背景的百万字小说《四世同堂》。他说:“必须把它写成,成为从事抗战文艺的一个较大的纪念品。”

  老舍的卧室兼客厅兼书房,夏天三面受阳光照射,到夜半热气还不肯散,老舍说:“墙上还可以烤面包。我睡不好,睡眠不足,当然头昏。”头昏和常患疟疾,到年底才写完第一部30万字的《惶惑》。

  1945年老舍在《八方风雨》中写道:“三十四年,我的身体特别坏。这些病痛时常使我放下笔。本想用两年的功夫把《四世同堂》写完,可是到三十四年底,只写了三分之二。这简直不是写东西,而是玩命!”

  

   第五则 在美国上一当

  1946年老舍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在美国呆了3年半。老舍初到纽约,有一天碰上一位亲切、殷勤的美国老人主动和他攀谈,并邀老舍一起散步,聊得颇为愉快。走到一家商店门前老人突然说要去取手表,手头不方便暂借50美金,回旅馆后立刻奉还。

  老舍不疑有诈,接过老头儿递过来的一个沉甸甸的包裹就站在店门口苦等,过了好久不见老头儿出来,老舍心知不妙,冲进商店一看,老头儿早已从另一扇门溜走。打开包裹一看,里面是几层破报纸包着一块砖头。老舍活灵活现地给朋友们讲了这段上当的经历,逗得大伙儿哈哈大笑。

   第六则 “再见”

  1966年8月23日,红卫兵将老舍从北京市文联办公室押往国子监,和30多位知名作家、艺术家一起被批斗。老舍遭毒打,血流满面,当场晕倒。他的难友们说他眼中闪烁着一点奇特的光,就像他的小说《四世同堂》中描写的钱太太自杀前那样。

  《茶馆》里的王掌柜上吊前对小孙女说:“来,再叫爷爷看看!”“跟爷爷说再见!”老舍最后也对小孙女说了两个字:“再见!”

  8月24日,老舍在太平湖边坐了一整天;25日清晨,人们发现他死在水里,衣服、手杖、眼镜都整齐地放在岸上。

  

小贴士:

●交通:

  乘103、104、108、111路灯市西口站下车,向西,灯市口西街路北。

●门票:

  门票价格:10元; 学生、军人、残疾人、老年人:半价5元。

●开放时间:

  9:00~17:00。

33.中国最著名的学府——北大清华

【必去理由】

  北大和清华是中国高校最鲜艳的两面旗帜,北大清华都是令人心向往之的地方。它们各自有着秀丽的校园风景,有着中国最优秀的国宝级大师,有着最厚重的传统和独特的校园文化。

  北大的“兼容并包”与清华的“厚德载物”,铸就了各自卓尔不群的品格。北大的激情与清华的沉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先睹为快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前身为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在近代史上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

  北大传承着中华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的学统,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在现代的延续,可以用“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这句话来评价。

  她是目前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理科、文科、社会科学、新型工科和医学学科都是它的强项。在2006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THES)的世界大学排名里,北京大学位列世界第14位,也是亚洲排名最高的大学。

  作为新文化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祥地,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源头之一,也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根据地之一,北京大学都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这是一块神圣的土地,百余年来这里是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渊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独立思想,这一切与先天下的社会责任、耿正不阿的人格操守,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精神魅力。

  这是一片自由的阵地。从19世纪末到如今发100多年间,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者从这里眺望世界,以前仆后继的精神,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传播文明的种子。民主与科学已成为这块阵地不朽的灵魂。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当时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

  1914年,梁启超先生到清华以“君子”为题做演讲,以《周易》“乾”、“坤”二卦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奋图强。此后,学校即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字为校训,制定校徽。1917年,修建大礼堂即以巨徽嵌于正额,以壮观瞻。

  1925年,清华大学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

  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以及研究院讲师李济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风”,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大师,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谓光耀西山。

  在自然科学方面,清华培养的人才同样是群星璀璨。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3位功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截至2001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5%为清华大学校友。

景点导览

●北大西校门

  西校门,是燕京大学校友于1926年集资修建的校门,所以又称为校友门。西校门曾为北京大学的正门,坐东朝西,为古典三开朱漆宫门建筑,高不过七八米,风格古朴、庄严典雅,与颐和园东宫门相似,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在现代都市的建筑丛林中,尤其显得与众不同。

  据说当初修建此门时,曾广泛征集设计方案,力求设计出与校园内建筑风格一致的校门,最后终于选定现在这样一个三开大门的庙门式建筑。

  西校门作为燕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已经成为北大形象的重要代表,也是人们认识北大的重要窗口。如今的西校门已经不单单是师生进出的校园大门,而是已经演变为北大的象征,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进入西门,就进入了北大这块精神的圣地,登上了这座神圣的学术殿堂。

●未名湖

? ? 未名湖是北大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位于中北部,形状呈U形。湖南部有翻尾石鱼雕塑,中央有湖心岛,由桥与北岸相通。湖心岛的南端有一个石舫。湖南岸上有钟亭、临湖轩、花神庙和埃德加·斯诺墓,东岸有博雅塔。

  该湖以前靠万泉河供水,目前靠人工蓄水。冬天结冰期间为滑冰场。在清朝是圆明园附属的和珅花园淑春园中人工湖。2001年,湖附近的“未名湖燕园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们从西门进入,继续漫步向东,无论从哪条路进入以未名湖为主体的园林空间,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整个的燕园中,未名湖起到了点睛的作用。在光的作用下,湖面好像停泊着万千星辰,发出瞬息万变的光芒。在未名湖畔,东可观湖光塔影;西可看钟亭落霞;南可望湖山林木;北可览层楼幢影,处处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于是,有人把燕园的精髓概括为“一塔湖图”。

●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地处工字厅后门外。四时变幻的林山,环珑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

  下面两根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书写震泽沈广文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相信此处一定会令你神往。

  “清华”二字多来源于《圣教序》中“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的联句。而“水木清华”四字,则出自晋人谢混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近春园

  近春园原是清朝咸丰皇帝的旧居。前身是康熙皇帝时“熙春园”的中心地带,据记载熙春园在嘉庆年间,曾有过一次大修,并新添了一些房屋。至道光初年,熙春园被一分为二,西部的近春园建筑又作了调整和命名。

  据史料记载,近春园分为前后两院,前院叫“前所”,后院叫“后所”,时近春园的主体部分。两院共有264间房屋。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的房屋亦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120余年。到1979年,荒岛才被修复。

  近春园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园中有一亭,名“自清亭”。自清亭原名“迤东亭”,在工字厅东墙外的土山上。1978年改名“自清亭”以纪念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诗人和散文学家。他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至今脍炙人口。因自清亭设于此地,很多人误以为朱先生的《荷塘月色》即亦源于此地,其实不然。《荷塘月色》的原址是在近春园环池的西北隅。现在近春园东山建有“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

延伸阅读

●博雅塔的故事

  1924年7月,燕京大学为解决全校生活用水,在未名湖畔东南隅山地掘水井一口,井深164尺,水质清澈,水源丰足,喷水高于地面十余尺,喷水量达每小时60560升。

  为了向全校供水,急需建一座水塔。当时有人提议,在燕园的古典建筑群中应该建一座古塔式的水楼,才能使之与未名湖畔的风景相协调。这个建议在当时颇有争议,因为古塔在中国古代多建于寺庙内,建于学校校园内是否合适还是一个问题。后来燕大校方向当时的社会名流征求意见,得到赞同后才决定建立塔式水楼。

  时过境迁,在今天看来,当时一个颇有争议的建议,却成就了中国最高学府中永恒的经典。博雅塔位于未名湖东南的小丘上,水塔的设计参照了通州的燃灯塔,不过比燃灯塔要小,高仅37米。塔呈中空状,有螺旋梯直通塔顶,除基座外全是用钢筋水泥建筑,设计精良。

  据说当时的建筑施工单位因估工不准造成亏损而倒闭,不得不三易其手。由于当时燕京大学校园内的建筑都是以捐款人的姓氏命名的,这座水塔主要是由当时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晨光的叔父(当时居住在美国)捐资兴建的,所以被命名为“博雅塔”。

  巍峨的博雅塔和它周围的松柏以及波光荡漾的未名湖构成燕园的一大景观。由于建筑位置的巧妙,在北大内外,从梁柱、古树之间,时见它的身影,更增几分秀丽神奇

  湖和塔的天作之合是未名湖畔的神来之笔,永远富有哲理,永远耐人寻味。可以说,湖光塔影已经成为燕园风景中不朽的神话,湖和塔是有灵魂的,它们的灵魂是千千万万北大人的灵魂,也是北大的精魂。

  博雅塔吸纳了千千万万北大学子的智慧和灵气,它在北大的地位已经远远超出了塔本身,“博雅”二字,凝聚了北大精魂中最不朽的图腾。博雅塔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地站在湖畔,纵观着风云变幻,那紧锁的塔门,就像这位老人紧闭的心扉,包含着人生的悠悠岁月。

小贴士: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距离很近,因两个学校的校院都很大,清华大学的校院占地5000多亩,所以最好在清华大学西门租一辆自行车(每小时租金2元,押金200元,北大没有出租自行车业务),骑自行车游览北大、清华的校园,可以更加自在地参观这两座著名大学。

34.中国的符号——天安门广场

【必去理由】

  天安门位于北京市区中心的,它是中国的象征,是全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天安门广场是每一个来北京旅游、参观者的首选。

先睹为快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是当今世界名城中最大的广场,为新北京十六景之首。天安门广场是中国的心脏,是一个规模浩大、气势宏伟的广场,它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天安门广场最早呈倒“凸”字形,明代称“大明门”、清代称“大清门”、民国时期称“中华门”。当时的广场是一块禁地,普通老百姓绝不允许涉足,即使探头张望也会犯下“私窥宫门”的大罪。因此那时人们要从东城去西城只能绕到大明门以南或地安门以北。就是官员等到了门前也必须下马步行,可见广场之神圣。

  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广场才真正成了人民的广场,许多大型庆祝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天安门广场记载了北京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五?二○运动都在这里为中国现代革命史留下了浓重的色彩。

  天安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原名承天门,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改建后称天安门。城楼下是金水河,河上有5座雕琢精美的汉白玉金水桥。城楼前两对雄健的石狮和华表巧妙地相配合,使天安门成为一座完美的建筑艺术杰作。

  1949年10月1日,***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从此天安门城楼成为新中国的象征,它庄严肃穆的形象是我国国徽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十年来,天安门广场经过3次大的整修扩建,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坐落在广场北端,五星红旗在广场上空高高飘扬,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在广场中央,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壮丽的中国革命和历史博物馆在广场东西两侧遥遥相对,***纪念堂和彩绘一新的正阳门城楼矗立在广场南部。站在城楼上,放眼望去,这些气势轩昂的现代大建筑竖立在宽阔的广场上,使广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庄严的布局、磅礴的气势,会使每一个中国人油然而生自豪之情。

景点导览

●天安门

  天安门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北面,至今已有570多年的历史。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最初名叫“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是紫禁城的正门。

  天安门总高33.7米,最下面是汉白玉石的须弥座,座上为高10多米的红色墩台,以每块重达43千克的大砖砌成。

  墩台上的城楼大殿东西宽九间、南北深五间,用“九、五”之数,是取帝王为“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含意。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并炮轰天安门。此后,天安门城楼上长满蒿草,荒凉破败下来。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终于获得了新生。建国后,天安门城楼几经修缮,于1988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日均接待游客近3000人次,旅游旺季可达1万人次。天安门城楼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世界各地的游人。

●***纪念堂

  ***纪念堂位于市中心的天安门广场南端,于1977年9月9日落成,是一座庄严雄伟,具有我国民族风格的纪念性建筑。纪念堂是一座正方形大厦,建筑面积为2万多平方米, 高33.6米,坐南朝北,外观为两层。

  纪念堂的造型非常有特色,枣红色花岗石砌成的高大基座上,屹立着44根花岗石廊柱,高高擎起金色琉璃重檐屋顶,是一座具有我国民族风格的正方形宏伟大厦。

  进入纪念堂正门是北大厅,这是举行纪念活动的主要场所。厅中央设有一座高3.45米汉白玉石雕的***坐像。坐像背后墙上,装饰有表现祖国大好山河的巨幅绒绣画壁毯。

  瞻仰厅是纪念堂的核心部位,厅正中砌有一座黑色花岗石棺床,四周鲜花簇拥。棺床上安放着水晶棺,棺内躺着***的遗体,遗体上覆盖中国共产党党旗,十分庄严肃穆。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天安门广场中心。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建碑,***为纪念碑奠基。后经全国广泛讨论,确定碑型,于1952年8月正式动工兴建,1958年4月落成,同年5月1日隆重揭幕。

  纪念碑通高37.94米,碑座分两层,环绕汉白玉栏杆,四面均有台阶。底层座为海棠形,东西宽50.44米,南北长61.5米。上层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8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雕刻着170多个人物,概括而生动地表现出我国近百年来人民革命的伟大史实。

  碑心正面(北面)镌刻***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是***题写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碑身两侧装饰着用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浮雕花环,象征人民英雄的革命精神万古长存。整座纪念碑用1.7万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雄伟壮观,庄严肃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高46米,长336米,宽206米,占地15公顷,建筑面积171800平方米。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北部有可容纳5000人坐席的宴会厅,中部是万人大礼堂,南部是全国人大常委办公楼。建筑平面呈“山”字形,整个建筑庄严雄伟、朴素大方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和风格。

  大会堂的正面有12根大理石门柱,每根高达25米。中央大厅为桃红色大理石地面和汉白玉石柱,顶部挂着水晶玻璃花灯。

  中央大厅后面是万人大礼堂,大会堂的北部是可容纳五千个席位的宴会厅,大如足球场,装设富丽堂皇。

  大会堂所有厅室既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又吸取了外国的建筑精华,布置得大方雅致,极有特色。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办公的地方,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人民团体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主席、***总理、**委员长生前经常在这里举行重要会议和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贵宾。

  人民大会堂1958年10月动工,1959年9月建成,仅用了10个多月的时间。这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创举,它充分显示了我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

延伸阅读

●天安门城楼的建造者

  天安门城楼的建筑风格和装饰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它的设计者蒯祥生于明初洪武年间,江苏省苏州府吴县香山人。蒯祥的父亲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工匠,他深受父亲的影响,30多岁即“能主大营缮”,是位造诣很高的木匠了。

  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明成祖朱棣重建北京城时,蒯祥同大批能工巧匠一起被征集到北京。由于他技艺超群,在营造中充分发挥出建筑技艺和设计才能,很受督工蔡信等人的重用,明永乐十八年皇宫宫殿落成,蒯祥便被提升为工部营膳所丞。

  在北京宫殿的营建中,先后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工匠。而蒯祥正值年轻力壮,又擅长计算和绘画,在老一辈工匠去世后,大量的皇家工程都由蒯祥主持。蒯祥不仅对木工技术纯熟,还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和审美意识。据记载,蒯祥能以双手握笔同时画龙,合二为一,一模一样,技艺已达炉火纯青。营建宫殿楼阁时,他只需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来,待施工完毕后,建筑与设计图样大小尺寸分毫不差,就连明宪宗皇帝也很敬重他。

  1420年,承天门建筑完工后,受到众口一词的赞扬,称他为“蒯鲁班”。后来,蒯祥官升至工部左侍郎。在他任职期间,先后搞了不少修建工程,包括明英宗正统年间重建三大殿,明景宗天顺年间兴建裕陵。《宪宗实录》中曾这样评说他:“凡店阁楼榭,以至回廊曲宇,随手图之,无不称上意者。”“凡百营造,祥无不与。”

  除此之外,蒯祥的人品也受众人称赞。他官职大了,但为人仍恭谦正直,俭朴如初,就连出门也从不坐轿。晚年,他主动辞官隐退,但每当有营造工程向他请教时,他还是热心指导或亲临现场。

  蒯祥死于明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三月,终年84岁。过去北京曾有一条蒯侍郎胡同,据说他曾在这里住过。蒯祥的后代子孙大多继承了他的技艺,直到晚清时,仍有“仅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说法。

小贴士:

●交通:

  乘北京地铁1号线,1、4、5、10、20、52、726、728、22等公共汽车到天安门东站或天安门西站下;北京地铁2号线,7、17、9、48、53、54、59、66、120、337、808、826、特2、特4路等公共汽车到前门站下。

●最佳旅游时间:

  只要天气晴朗,都适合。建议选择夏季和秋季,晴天较多。

35.追寻“国父”的足迹——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必去理由】

  ?作为20世纪中国的巨人、伟大的爱国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建立了不朽的业绩。

  他推翻封建帝制创建了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他是辉煌的历史里程碑;他为建立一个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的中国而献出了全部精力和智慧。他是一面时代的旗帜他被人们尊称为“国父”。

先睹为快

  孙中山,学名文,字德明,号逸仙,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普通农家,1925年3月12日逝世于北京。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和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他是中国的共和国之父,亚洲的共和国之父。

  孙中山精神概括为:为建设一个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的共和国而努力的爱国精神;不屈不饶、愈挫愈奋的革命精神;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为建立和捍卫共和制度而奋斗是贯穿孙中山一生革命事业的一条主线。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孙中山先生倡导“博爱”、“天下为公”,他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不懈奋斗,“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是他的名言。

  孙中山故居位于翠亨村后边缘,坐东朝西,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40平方米。故居的主体建筑是一座赭红色二层小楼,建于1892年3月,是由孙中山亲自主持建造的。

  它的前院北侧是当年孙中山出生的房舍旧址,南侧有孙中山栽种的一棵酸子树。树种是孙中山在1883年从檀香山带回来的。它原来是直生的,1931年以后被台风刮倒,但至今仍然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这座两层楼房融合了中、西建筑的特点,首层居中是客厅,客厅正面悬挂的孙中山画像,这是他1912年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的形象。两边墙上挂着的是他父亲、母亲的画像。两侧分别是孙中山和其大哥孙眉的房间。二楼中间与首层客厅顶部贯通,两侧分别是孙中山的书房和客房。书房内悬挂着孙中山先生17岁时的照片,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他的最早的一幅照片。

  1892年,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曾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经常回乡,在这里为乡亲治病。孙中山在行医期间,目睹清廷腐败无能,希望上书清廷官僚而使清廷能改变国家落后面貌,是中国能强盛,人民得以富庶。

  1894年春,时年27岁的孙中山在这里起草了《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他认为“此四者治国之大经,富国之大本也”。1894年6月与同村好友陆皓东去天津见李鸿章,未获接见。

  随后,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这深深地刺激了孙中山,他感到依靠清政府自身的改革来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是绝对不可能的。他毅然走上反清的革命道路,并与陆皓东在这里商讨反清革命策略。

  现在,故居室内陈设依旧保持着1892年至1895年间,孙中山经常返乡居住时的原貌。孙中山最后一次在此小住是1912年5月,1934年,孙中山的亲属把这所房子交付给当时的国民政府管理。

  1938年至1955年,孙中山之姐孙妙茜曾断续在此居住并负责管理。1955年孙妙茜去世后,1956年成立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孙中山故居的西侧和南侧过去是树林和农田,现已开辟为公园供游人休憩。1959年8月,孙中山的夫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为本馆公园题词“中山故居公园”。

景点导览

●民居展示区

  为保护孙中山故居周围的环境风貌,在控制和保护翠亨村的部分民居的基础上,开辟了翠亨民居展示区,对清末民初时期翠亨村各阶层的家庭状况进行了精心的复原陈列,并展示了翠亨村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立体地再现了当年孙中山家乡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

  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清末明初翠亨村地主家的生活状况,也可以看到普通人家的生活状况,还有一些以居住和经营一体的小商贩家庭等等。使人们更深地了解这位伟大人物成长初期的历史环境,同时也让观众领略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部分民俗风情。

●农业展示区

  翠亨农业展示区占地60亩,设作物区、水稻种植区、禽畜饲养区、桑基鱼塘区、现代农业展示区、观众实践区、翠亨水稻种植农具展览等多个区域,占地60亩,其中有2亩多曾由孙中山家里所耕种,土名为“龙田”,孙中山和他父辈曾在此劳作。

  在农业展示区,人们可以认识一百多种作物不同的生长状况和水稻的春耕秋收,可以认识200多件翠亨村水稻种植农具, 如犁、灌溉水车、风柜、石磨等; 可以接近多种禽畜并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及特点,可以了解珠江三角洲特有的农业生态——桑基鱼塘和种桑养蚕的用具。人们还可以通过观赏无土栽培等现代农业方式和部分现代农业耕具,与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作对比,从而认识到科技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在农业展示区,人们还可以实地参与和操作各种农具,从而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农业,体验回味无穷的劳动欢乐。

●孙中山纪念馆

  孙中山纪念馆是本馆陈列展览综合楼,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山市政府投资建设,1999年落成。该建筑物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材料完美结合,为观众营造了一个高雅的、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并具有高度现代化水平的内外空间。

  纪念馆内外风格浑然一体,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肯定。其设计荣获广东省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和建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其施工,荣获广东省优良工程奖;其装饰,荣获全国建设工程装饰金奖;其陈列,荣获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它的首层布置了孙中山生平史绩陈列,这个陈列学术性和普及性相结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孙中山的生平史绩、革命精神、伟大人格、思想理论和他所领导的革命运动,也反映了孙中山革命事业主要追随者的情况。

  二楼展厅布置了孙中山的亲属与后裔陈列,反映了孙中山的亲属与后裔对其革命事业巨大的支持、贡献和牺牲,使人们加深对孙中山这一历史伟人的了解。二楼还设置有临时展厅,不定期举办一些展览。

延伸阅读

●孙中山先生二三事

  

   第一则 “我不会打你的”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当了临时大总统。有一次,他身穿便服,到参议院出席一个重要会议。然而,大门前执勤的卫兵,见来人衣着简单,便拦住他,并厉声叫道:“今天有重要会议,只有大总统和议员们才能进去,你这个大胆的人要进去干什么?快走!快走!否则,大总统看见了会动怒, 一定会惩罚你的!”

  孙中山听罢,不禁笑了,反问道:“你怎么知道大总统会生气的?”一边说着,一边出示了自己的证件。卫兵一看证件,才知道这个普通着装的人竟是大总统。惊恐之下,卫兵扑倒在地,连连请罪。孙中山急忙扶卫兵起身,并幽默地说:“你不要害怕,我不会打你的。”

  

   第二则 买书比吃饭还重要

  孙中山一生喜欢读书。他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有一天,几个中国留学生一起去看他,发现他的生活很艰苦,几乎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离开前,这几个留学生凑了40英镑,送给孙中山补贴生活。

  三天以后,这几个留学生又一起去看孙中山。来到孙中山的宿舍门口,他们敲了半天门,都没有人答应。“算了,先生大概不在。我们下次再来吧。”一个姑娘说。

  “等一下儿,我来敲。”一个不高不矮的年轻人说。他用力敲了一会儿,孙中山才来开门。孙中山不好意思地说:“请原谅,我正在看书,没听见你们敲门。快请进!”

  他们走进孙中山的宿舍,看见桌子上摆满了新书。大家一算,买这些书大概需要30英镑。他们觉得很奇怪,问孙中山:“你连吃饭的钱都不够,还有钱买书?”

  “这是用你们送给我的钱买的,我还剩下10英镑呢!”“你应该多买一些好吃的,不要把身体搞坏了。”孙中山笑著说:“我觉得买书比买吃的还重要。”

小贴士:

●交通:

  从广州坐大中巴到中山市富华汽车总站下车,再直接转乘12路公共汽车到孙中山故居下即可;若大中巴走番中公路,也可要求在中山港大桥前下车,然后短途打的去故居,也很方便。

●门票:

  全票20元,半票10元。每年的3月12日、5月18日、11月12日为免票日。

●开放时间:

  9:00~17:00。

36.探寻人类进化的秘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必去理由】

  周口店遗址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北部,是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早期的人类遗址。

  周口店遗址是中国主要古人类文化遗址,它不仅是有关远古时期亚洲大陆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历史证据,而且也阐明了人类进化的进程。

先睹为快

? 北京城郊周口店西北部,有一座馒头似的小山龙骨山。过去人们在此采石时经常发现古代动物的化石并作中药用,中医称之为“龙骨”,此山便由此得名。那时的人们也许不会想到,这里就是中华民族的远祖——北京猿人的故居。

  1921年,当时任中国政府矿政顾问的瑞典地质学家及考古学家安特生到周口店调查时曾来到龙骨山。他说:“我有一种预感,我们祖先的遗骸就躺在这里。”之后,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果然在此发现了两枚猿人的牙齿。

  1927年,正式的发掘工作开始进行。1929年,在一次以中国学者裴文中为主持的发掘中,第一个北京猿人完整头盖骨被发现了。这一发现轰动了全世界,使延续了20多年的“爪哇人”是人还是猿的争论终于有了答案,并由此把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50万年。从那时起,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就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化圣地。

  龙骨山北京猿人出土的第一地点是一个石灰岩洞穴,此穴堆积层厚达40多米,从上至下共分为17层,北京猿人就出现在3~11层。在此出土了6具头骨,15个下颌骨,150多颗牙齿和相当数量的肢骨,对它们以及所在层位进行科学测定后得知,北京猿人生活的时代为距今70至23万年。

  那么,北京猿人究竟是什么样儿呢?从对已出土的40多具猿人个体化石复原得出:他们身体矮小;四肢与躯体基本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迈步行走,只是他们脑量平均值只有现代人的2/3,且呈现出头骨低平;眉嵴明显突起;面部和嘴巴向前突出;下巴颏仅有微弱痕迹等古猿特征。

  从周口店地区地质、地貌及其出土的动、植物化石来追溯,可以想象出当时祖先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在龙骨山西北是起伏的山丘,山丘上生长着繁茂的森林,剑齿虎、野猪、斑鹿和犀牛出没于林中;东南方为成片的广阔草原,有成群的三门马、大角鹿、羚羊往返奔驰;河边、湖畔是河狸、水獭和水牛活动的场所;洞穴的居住者除了北京猿人外,还有洞熊和鬣狗。

  先人们就是生活在这里,以鹿类和其他一些小动物为狩猎对象,并经常以野果、树叶和根茎等为食。有时,为了捍卫自己的生命,他们还需同野兽进行顽强搏斗……

  与上述猿人化石同期出土的,不仅是人体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这充分表明:北京猿人在与自然界作斗争中,已会用多种方法制造各种类型的石器。这些石器可用来砍砸树木、割肉剥皮,也可修整木棒。此外,在北京猿人居住的洞穴内还发现有大量用火遗迹,有的灰烬厚达6米。可见北京猿人已能使用并控制火,他们算是已知最早的用火者了。

  1933年,在龙骨山顶的洞穴内还发现了距今18000年,被定名为山顶洞人的人类化石。他们的头骨特征已表明是原始的黄种人。同期出土的除石器外,还有骨针及各种装饰品,制作工艺已相当进步。

  经学者研究表明,山顶洞人以狩猎捕鱼为生,并已出现兽皮衣服,而且还有了原始宗教的萌芽。但令人痛心的是,1941年前发现的北京猿人及山顶洞人化石有绝大多数在珍珠港事变前后被几个美国人弄得下落不明,时至今日,这些珍贵资料仍如泥牛入海。

  新洞人牙齿化石则是1973年在龙骨山东北角被发现的,经科学测定,他们生存的年代介于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之间,距今约10万年。

  综合上述发现和研究表明,周口店是世界上迄今所知内涵最丰富,材料最系统的直立人阶段遗址,它在当今世界古人类学研究中享有不可动摇和取代的地位。因此,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它为“世界文化遗产”,从而使之成为全人类共有的财富。

景点导览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该馆于1972年进行改扩建,面积扩建到1000平方米,馆内陈列着从遗址中发现的古人类、古动物化石、石器及古人类的用火遗迹。

  内容分为:序厅——周口店遗址的简介;第一展厅——周口店遗址全景沙盘、地质图和大型浮雕;第二展厅——周口店发掘历史回顾;第三展厅——“北京猿人”,陈列北京猿人的化石材料和模型,北京猿人的主要文化遗物、石器以及用火遗迹;第三展厅——“北京猿人”的生活环境,与“北京猿人”伴生的动物化石;第四展厅—遗址各地点,展出了周口店遗址20多个地点的部分出土遗物;第五展厅—周口店第27地点田园洞发掘成果及国家领导人到周口店指导参观的图片。

●北京猿人洞

  北京猿人洞,即周口店第一地点,在此发掘出土了代表40个个体的古人类化石和十万余件石器及大量伴生的动化石,被称为“北京人”之家。

  这里原是一个天然石灰岩溶洞。从大约五六十万年前起,北京猿人在这里断断续续地生活到约20万年前,北京猿人的遗骨、遗物、遗迹和洞顶塌落的石块、洞外流入的泥沙,在洞内一层又一层填充起来,形成巨厚的堆积层(其范围东西长约140米,南北宽从40米到2米不等,厚40余米,共分13层)。

  这个遗址发现于1921年,1927年开始系统发掘,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断。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工作。几十年来,主要发掘了堆积的中段(约27000立方米),从中发现了近200件人类化石(代表40个猿人个体)、上万件石器、数层灰烬和近200种动物化石。这是迄今世界同时代遗址中材料最丰富、最全面、最具代表性的猿人遗址,在科学研究、人类远古文化史上占有重要而光辉的地位。

  发掘前,该洞穴洞顶早已坍塌,成为堆积物上部的大角砾和岩块、发掘时,除东部鸽子洞外因它们胶结坚硬,未被挖去外,其他地方的洞顶均无保存。

●山顶洞人遗址

  山顶洞人遗址是距今1~3万年前,山顶洞人生活过的洞穴。此遗址于1930年被发现,在1933年和1934年间进行发掘,发现了包括3个头骨在内的代表至少8个个体的人类化石材料及大量拌生动物化石。因发现于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

  挖掘时,与人类化石一起,还出土了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饰物,并发现了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18865±420年左右。

  山顶洞分为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4部分。洞口向北,高约4米,下宽约5米。上室在洞穴的东半部,南北宽约8米,东西长约14米。

  在上室发现有婴儿头骨碎片、骨针、装饰品和少量石器。下室在洞穴的西半部稍低处,深约8米,发现有3具完整的人头骨和一些躯干骨,人骨周围散布有赤铁矿的粉末及一些随葬品,说明下室是葬地。下窨在下室深处,是一条南北长3米、东西宽约1米的裂隙。发现了许多完整的动物骨架,推测它们是在人类入居以前,偶然坠入这个天然“陷阱”之中的。

  在山顶洞堆积中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共54种,其中哺乳动物有48种,大多数属华东、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的现生种,绝灭动物只有洞熊、最后斑鬣狗和鸵鸟3种,仅占动物总数的12.1%。由此表明山顶洞是晚更新世末的洞穴遗址。

延伸阅读

●“北京人”化石失踪之谜

  1929年,古人类学家斐文中首先在龙骨山猿人洞中发现了第一颗完整的、距今50万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1936年贾兰坡又先后在猿人洞发现3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27年正式发掘,此后的10年间周口店猿人洞中先后发掘出土5个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5个头盖骨神秘失踪。“北京人”的失踪,如同当年发现一样,再度震惊了世界。?

??? 1927年以后发掘的“北京人”化石一直保存在北京协和医院。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队侵占了北京,但当时协和医院是美国的机构,悬挂美国国旗,成了侵华日军铁蹄下的世外桃源。这时,“北京人”化石还安然无恙。

??? 到了1941年,日本和美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为了使“北京人”化石不被日寇抢走,有三种选择:一是把化石运到抗日战争期间的大后方重庆去;二是留在北京找一个妥善的地方秘密收藏起来;三是想办法送到美国暂时保管。后来,协和医院的负责人与重庆的中国政府协商后,决定还是采取第三种方案。

??? 1941年12月初,包装在两个大木箱里的“北京人”化石被移交给即将离开北京撤回美国的美国海军陆战队。12月5日,该部队所乘火车离开北京驶往秦皇岛,打算在那儿改乘预计8日到港的美国轮船“哈里逊总统号”去美国。

  巧合的是,12月8日爆发了珍珠港事件,日本军队迅速出动,占领了北京、天津等地的相关机构,“北京人”头盖骨从此下落不明,成为科学界的重大损失。

小贴士:

●交通:

  周口店位于北京西南48千米的房山区,可从天桥公共汽车站乘917路公交汽车到房山,再转乘环2路小公共车到周口店(票价1元,也可从良乡乘环二路小公共汽车),下车后步行150米即到。

  

●门票:

  票价30元/人,学生15元。

●开放时间:

  8:30~17:00。

37.最大的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科学技术馆

【必去理由】

  毫无疑问,科学技术已渗透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环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求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好的生活品质。

  我们的国家需要大批高科学素养并乐于献身于科学的国民,来建设日益强大的伟大祖国。

  为了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请到中国科学技术馆体验科学、感悟创新吧!

先睹为快

  有人把学习科技知识看成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到了科技馆,一切难题都解决了,学习化作了体验,掌握变成了启迪,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享受了探索的乐趣、感受到了科学的美好神奇。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但在科技馆,一个名叫“锥体上滚”的展品却一反常态,会沿着轨道自动向上爬!钢球放入水中会沉下去,木球放入水里会漂起来,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而在科技馆里,这些事却发生了逆转。在“离心现象”展品中,大家就能惊奇地看到钢球浮水面、木球入水底。

  这些真是奇怪的现象啊!而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像这样的展品比比皆是。就连最普通的跷跷板也显得与众不同,1个人就能轻松地跷起4个人。这是为什么呢?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请到中国科学技术馆来探索发现吧!

  中国科学技术馆目前向观众开放三个场馆,A馆(常设主展厅)、B馆(穹幕影厅)和C馆(儿童科学乐园、临时展厅)。中国科学技术馆的展品设计,注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鼓励观众亲自动手参与活动。用形象生动的方法来启迪观众的探索精神,这种教育可以使人们轻松地掌握科学知识,而且着力于培养思维方法和挖掘智能潜力。

  科技进步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过程,科技馆向人们展示了人类探求自然规律、不断创新实践的成就。科技馆目的是通过观众与展品的交流,使人们更全面地体验科技、了解科技,来激发他们探索科技的热情,从而投身于科技创新的行列之中。

  中国科学技术馆是对全社会进行科普教育的重要窗口,目前,国家奥林匹克公园内建设面积正在建设达10.2万平方米的新馆,预计2009年下半年正式向公众开放,它将是一座主题突出、功能完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科技馆。

  在新馆,观众将会看到人类探索大自然的艰苦历程以及有所突破时的喜悦,还会从中悟出人类与自然交互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在新馆里,人们可以对科技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科技带给人类的福祉和恩惠有更深刻的了解,能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科技就在你身边。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新馆将根据儿童的特点专设科技乐园,让孩子们在游戏和玩耍中体验探索的乐趣,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培养其对科学的热爱。

  除了上述内容,新馆还凸显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的伟大,和它对中国和世界文明进步的影响。除了精彩的展项,新馆还将提供优美、舒适、便利的参观环境,力图让观众在体验之余欣赏科学之美、感受人文关怀。

景点导览

●主展厅

  科技馆常设主展厅的内容着重反映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领域及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展览”主要包括:航空航天、能源交通、材料机械、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基础科学等学科领域,既有表现基础科学的原理和应用的展品,也有反映当今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成就的展项,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丰富的科技内涵。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科技和文化。“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展览”以四大发明为中心,择取古代天文、数学、医药学、机械、青铜冶铸、陶瓷、纺织刺绣、建筑等12项学科内容,展示了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本展览不足以代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全貌,仅以此激励后人继往开来,重创辉煌。结合一系列传统技艺的现场表演,充分展示中华民族先民数千年来在众多科技和工程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弘扬民族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穹幕影厅

  中国科学技术馆穹庐影厅是世界最大的同类影厅之一,代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电影技术。超大的电影画面和逼真的音响效果,使观众仿佛置身于电影情景之中,再“参与”中体验着极具震撼力的、无以伦比的艺术享受。

  穹幕影厅35米直径的球型网架建筑,给人以新颖独特的美感。27米直径1000平方米的球型银幕,给人以画面的包容感。30°坡度的观看环境,给人以视觉上的临场感。穷录影厅采用了世界上最清晰的胶片——世界最大宽幅70毫米影片。它是大信息量、高清晰度的电影胶片,比普通影片大10倍,它放映的图像,给人以清晰感、真切感。

  除此之外,高保真六声道加超重低音数字音响还音系统和科学合理布局的顶级专业音箱组合,极大的增强了临场感受。

  这些最先进的放映系统,超大画幅的电影胶片、超大功率的放映光源、超大视角的鱼眼镜头、超大面积的球形银幕,能产生的清晰的画面、逼真的音效,会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全新视觉和全新感受。

●儿童科学乐园

  儿童科学乐园是专为3~10岁儿童“量身定做”的,是小朋友们自己的天地。儿童科学乐园的内容特别强调趣味性和参与性,是孩子们寓学于乐,在无拘无束的玩耍和好奇的探索中学习最基本的科学知识,激发想象力,培养早期发明创新和解决问题能力,开发脑潜能的科研启蒙场所。

  科学乐园里面有人体旅行、森林乐园、恐龙复活、和天塔等15个展区,大量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科学原理变得更容易理解。

  比如,通天塔的主体就是一个差不多有7米高的大型机器人,孩子们进了机器人的身体以后,能自己动手操作并让它做各种动作。而在森林乐园,昆虫变成了巨人,孩子们可以细细地观察它们的身体和生活习性。

延伸阅读

●印刷术的发明

?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印刷术是由隋朝的雕版印刷开始兴起,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错,又要重新刻起,劳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北宋时期的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刻好,然后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然后按文章内容,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

  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原始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后来,元代著名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桢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后来又发明了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

  唐代的雕刻印本传到日本,8世纪后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罗尼经》以后又传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带和东欧。15世纪,德国人学会了用合金铸宇,从此毕升首创的活字印刷在欧洲各地推广开来。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

●贝尔发明电话的故事

  贝尔生于1847年,原是苏格兰人,24岁时移居美国,不久加入美国籍。1873年,年仅27岁的贝尔已是波士顿大学语言生理学的教授了。

  他的妻子梅布尔·哈伯德是位聋人,以前是他的学生。梅布尔家较富有,岳父对女婿的工作很支持,经常为他的科学试验慷慨解囊,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一次,贝尔企图通过一根电报线来同时传递几个信息。他的设想得到了妻子与岳父的支持。

  贝尔的很多朋友希望他钻研电报术,但贝尔却不以为然,他心里唯一惦记的事,就是要完成传递人声的工作。他先试制成“谐和电报”——在一根导线上连接由带电芦苇组成的两个竖琴模样的集合,每根芦苇在导线的那一头都有同频率的对应者。贝尔把两个“竖琴”挂在磁性薄膜上,这薄膜是模仿人耳的一种装置。

  有一天,贝尔的助手托马斯·沃森摆弄夹住了的芦苇,而贝尔却从导线上听到了邻室传来的拨动的弦音。他记下了事实,从而导致进一步试验。试验过程中,贝尔遇到不少困难。但他是个虚心好学的人,他向别的专家求教,得到了很多著名科学家的指导与帮助,其中有著名的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约瑟夫·亨利、爱迪生等等。

  1876年3月10日,贝尔通过送话机喊道:“沃森先生,请过来!我有事找你!”在实验室里的沃森助手听到召唤,像疯了一样狂奔出实验室,奔向贝尔喊话的寝室去。他一路大叫着:“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

  就这样,人类有了最初的电话,人类揭开了一页崭新的通讯史。1877年,第一份用电话发出的新闻电讯稿被发送到波士顿《世界报》,标志着电话为公众所采用。1878年,贝尔电话公司正式成立。

小贴士:

●交通:

  乘21、300、302、367、380、387、407、409、422、702、718、725、730、731、735、801、830、831、954、957(支)、967、运通101、运通201、特8、特2(单行)等路公交车至中国科学技术馆站下即到。

  

●门票:

  A馆:成人30元/人、学生20元/人, B馆:成人30元/人、学生15元/人, C馆:儿童20元/人,陪同成人10元/人。

  

●开放时间:

  星期二至星期日开馆,星期一闭馆。

  开馆时间:9:00-16:30;售票时间:8:30-15:30。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